4月12日8时,随着D87次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从昆明南站缓缓驶出,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盛宴在飞驰的列车上拉开帷幕。值此中老铁路通车两周年之际,中国铁路昆明局于列车内举办了一场融合文化、服务与人文精神的沉浸式庆祝活动。
来自中老两国的旅客代表、铁路先进工作者、老挝留学生及多国青年代表等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以艺术、美食与温情诠释“一带一路”倡议的丰硕成果。
文化列车:移动的丝路会客厅
当D87次列车穿行于滇南的青山翠谷间,一场名为“钢铁丝路好风光”的跨国联欢活动在车厢内热烈展开。老挝、泰国、越南等国的留学生身着传统服饰,以诗乐舞交融的方式演绎《将进酒》《青花瓷》等中华经典,同时献上《占芭花开》《如意金湾》等东南亚风情歌舞,千年丝路文明在流动的车厢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铁路客运团队则以“中国服务标准秀”展示职业风范,从双语引导到应急演练,专业素养赢得旅客阵阵掌声。活动尾声,乘务员向每位旅客赠送了象征“美好生活”的鲜花束与两周年纪念文创礼品,与车厢旅客分享特制主题蛋糕更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舌尖上的丝路:美食架起民心之桥
中老铁路不仅承载着文化交融,更以特色美食传递友好情谊。列车餐饮团队将生肖文化与边境特色符号巧妙结合,创新推出“银‘蛇’报春,‘象’往美好”童趣餐食,同步上线了“一路咖香”云南精品咖啡专列,让旅客在醇厚香气中品味“中国咖啡之都”的地域魅力。
这些兼具颜值与寓意的餐品,成为旅客社交平台分享的热门话题,让“坐着高铁吃遍云南”成为跨境旅行新时尚。
榜样力量:‘一带一路’下的匠心守护
在特别设置的铁路先进代表访谈环节,三位铁路标杆人物向世界讲述中老铁路的奋斗故事。全国劳模胡军以“闸把上的守望者”身份,分享1460次穿越磨憨-磨丁口岸的晨雾与星光;电力检修工长迟少英带领团队在原始密林中配电设施,已然是“云雾中的光明使者”;车辆电工王超躬身入局的时代追光者,以守护钢铁动脉为己任,在精检细修的千锤百炼中擦亮“中国名片”,更以“服务者心系乘车人”的赤子情怀,让青春在钢轨的延伸处绽放,将人生华章书写在每一道精准校准的辙痕里。诠释“铁路名片”背后的服务哲学,他们的故事串联起这条北起昆明,南抵万象的黄金动脉,用钢铁轨迹书写着“硬联通”的恢弘与“心联通”的温暖。
特色服务,温暖每一位旅客的心
随着“银发经济”“跨境旅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老年旅客、青年游客选择乘坐中老铁路开启跨境旅行。为此,铁路部门精心设计了“丝路漫游”二维码,乘务员在核验旅客证件时主动引导扫码,让旅客轻松获取老挝出入境通关流程、中老铁路境内外景点简介、老挝当地风俗禁忌等十余项实用信息。
此外,昆明南站、磨憨站等车站还积极推广应急改签、英语翻译、重点旅客接送等特色服务,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车站内商务候车专区、重点旅客候车区、母婴“爱心屋”等系列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依托12306手机App和“昆铁+”融媒体综合服务平台,为旅客提供动车点餐购物、商务候车通道预定、列车正晚点查询等便捷服务,全方位满足旅客需求
水花绽放国门:泼出睦邻新篇章
当列车抵达中老边境磨憨站,一场别开生面的“泼水祝福”仪式点燃国门欢庆热潮。两国青年手持银钵,以象征吉祥的清水互致祝福,晶莹水花映照着一张张笑脸。
据悉,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两周年间,累计运送跨境旅客48.7万人次,服务覆盖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这条日均开行62列、跨境货物品类拓展至2700余种的钢铁丝路,正以“人享其行、货畅其流”的澎湃活力,重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地理。随着中老泰铁路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这条被寄予厚望的国际大通道,将继续以车轮丈量合作深度,用钢轨谱写命运与共的新篇章。未来,这条钢铁巨龙将继续承载着友谊与希望,在中老两国人民之间架起一座更加紧密的桥梁。
图文:陶润丹
审核:方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