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日≠忌日
山东/孙延宜专辑/2025年/098(随笔)
时间过得真快,还有一个月就又到了父亲的祭日。父亲已经离开我二十二个年头了,但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梦里。对于父亲的思念,也随着岁月的增加非但不减而愈发浓烈了。还记得上中学时,学习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当时虽然有些东西还理解不了,但那些感性的文字,也会有意无意地触动了柔肠,不免心情波荡。然而在父亲离去的日子里,再读这些文字时,是那么沉重,那么痛心,每每都会在不知不觉间泪流满面。
这是网文《我的父亲》首段的内容,其中的“祭日”宜写作“忌日”。
《现代汉语词典》中只收录了“忌日”,而没有收录“祭日”。忌日,也叫忌辰,指先辈去世的日子。旧俗这一天忌举行宴会或从事娱乐,所以叫忌辰。网上虽有“祭日”一说,但它与忌日不同:祭日是古代祭祀日神或泛指祭祀活动的日子,而忌日特指逝者去世的纪念日。因此,引文中所说的“父亲的祭日”应为“父亲的忌日”。
作者简介:孙延宜,山东省滕州市人。1980年于滕州一中高中毕业后考入空军一机校,1982年秋军校毕业后,分配至兰空航空兵部队工作,历任师直修理厂军械师,航空兵团定检中队军械分队长、政治指导员,飞行大队政治教导员等职,空军中校军衔,2001年选择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转业。喜欢文字,坚持读写,在军内外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乡村精短文学》专栏作者。《大众日报》特约评报员。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投稿须知:
投稿本平台必须为首发原创作品,凡在其它媒体或网络平台上刊发过的作品请勿投稿。
1.投稿需先关注《乡村精短文学》公众号。
2.投稿微信号:13877397223
投稿邮箱:835853wmsh@163.com、1964392700@qq.com
3.投稿被平台刊发且收到赞赏费7天后,赞赏费的80%发放给作者本人,其余20%用做平台运营管理。(字数在300字以上的能申请“原创”标识的作品才可以获得读者赞赏费)
4.本平台刊发的作品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且侵权与否均与本平台无关,如作品涉及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删除。
凡投稿者均表示自愿接受并同意上述声明,由此产生的一切责任均由投稿者承担,本平台不负其任何连带责任。
本文由《乡村精短文学》原创,欢迎长按下面二维码图片识别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