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notebookcheck(下文简称为NBC)独家授权译者在中国境内编译发布。
译文和原文相比,部分有所加强、部分有所删节;全文7000余字和80多张图片表格,预计阅读时间约为45分钟。
兼顾游戏和创意
华硕最新上市的游戏本旗舰Rog Strix SCAR 18,采用了酷睿Ultra 9 275HX和RTX 5090 显卡强悍配置,还有着显示效果非常出色的、刷新率高达240Hz 的Mini-LED屏幕;
除此之外,全新设计的机体,使其拆装维护便利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还有着丰富多彩的RGB LED照明灯效。
译者注:
华硕的Rog Strix SCAR 18,在中国境内,官方称为“ROG枪神9 Plus 超竞版”。
最终评价:功能强、外观靓、屏幕好
ROG Strix SCAR 18 是华硕的游戏本旗舰,在其规格书中看到这一点:
- intel最新的 Core Ultra 9 275HX CPU;
- nvidia最新的 GeForce RTX 5090 lp GPU(lp=Laptop=笔记本电脑版=移动版)。
这是当下笔电能够用上的性能顶级的部件。
然而,在运行游戏时,和上代使用 RTX 4090 lp GPU的笔电相比,其优势相对较小,尤其是在原生WQHD分辨率之下。
只有,在使用 MFG4x 等新增功能时,新一代的RTX 5090 lp GPU的笔电脑才能明显地脱颖而出。
所以,对于使用RTX 3000 lp系列GPU的游戏本用户来说,升级到这一代绝对更有意义。
译者注:
NBC的言下之意,就是本次GPU升级,对于在不使用MFG4x 等新增功能之时,似乎意义很有限。
新一代的Strix SCAR 18,机身外观和上代相比变化明显,机身底部带有环绕一周的LED RGB光带,屏幕上盖有了名为AniME Vision显示屏,设计更加浑然一体。
机身基座还是采用塑料材质,光滑的外表并不耐脏。
现在,无需任何拆机工具,即可打开机身底盖对内部组件进行维护,并且维护选项非常好。
目前,NBC对其SSD组建的RAID 0 阵列的测试成绩,并不是很理想;
NBC认为,应该充分利用其M.2 SSD插槽支持PCIe 5.0的功能,使用单个PCIe 5.0 SSD,才可以获得更高的硬盘性能。
其采用的240赫兹(Hz)的mini-LED屏幕,几乎在显示品质的各个方面都令人信服;而且,其附带的附加模式也非常有趣。
出厂预置非常精准的P3和 sRGB 色彩配置文件;
可以手动停用屏幕局部调光,以便进行图像编辑;
在HDR模式下,当没有显示HDR内容时(如Windows桌面),可以将泛白的sRGB颜色转换为P3色彩空间。
目前,主要缺点是在性能模式和增强模式下散热噪音较大,功耗较高;
然后,其价格非常高,尤其是NBC本次评测的配置,价格高达5799欧元(约合人民币46560元);
不过,可以选择购买内存最低的配置,然后在必要时再升级内存。
Strix SCAR 18 ,是2025年度NBC测试的首款18 英寸游戏本,其他厂家同等级的竞品会紧随其后,到那时,NBC才能对新一代的SCAR 18 的性能做出最终评价。
优点
- 游戏/系统性能非常高;
- GPU为最高功耗175瓦
- mini-LED屏幕优秀;
- 雷电5端口有两个;
- 维护拆装非常方便;
- LED RGB灯光丰富多彩;
- 配件丰富(依型号而定);
- 键盘舒适。
缺点
- 游戏时风扇噪音高;
- PCIe 5.0 SSD无预装;
- 塑料机身易脏;
- 功耗偏高;
- 机身背部无端口。
价格和配置
本次评测的ROG Strix SCAR 18 G835LX,CPU为Intel酷睿 Ultra 9 275HX,GPU为Nvidia GeForce RTX 5090 lp GPU,240Hz mini-LED屏幕,64GB内存和 4TB SSD,官方建议零售价为 5799 欧元(约合人民币46560元)。
机体外观:光效十足
新一代Strix SCAR 18的机身外壳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更加浑然一体。最显眼的是其底部的LED环绕灯带和屏幕上盖的全新AniME Vision点阵显示,还有键盘的 RGB 灯效和 ROG 标志。
AniME Vison点阵显示是一个很炫酷的噱头,除了可以展示官方预制的刻字或动画之外,还可以展示用户自行制作的图像和动画。
和上代一样,屏幕上盖为铝材质,机身基座为塑料材质。
机身整体稳定性非常好,但底座的光滑表面对指纹极为敏感,必须定期用湿布擦拭。
屏幕的最大展开角度为135度,屏幕铰链(屏轴)定位精准,但存在轻微摇晃的小问题。
总体而言,机身外壳还可以,但对于这样的高价高端产品,应该使用全金属外壳更佳。
在当下新一代的18英寸游戏本中,新一代的Strix SCAR 18 仍然属于相对紧凑的机型,重量为3.3公斤属于是中等水准,其380瓦的电源重量达986克。
端口布局:带有双雷电5端口
和上代相比,端口布局没有改变,但现在两个USB-C端口升级为支持雷电5,有着高达120GB/s的理论传输速率。
机身背面一直没有布置任何端口(例如电源、视频输出、以太网等),NBC认为这并不理想。
由于Arrow Lake CPU的NPU较弱,所以名称上没有使用Copilot+,不过还是可以支持摄像头的工作室效果或实时字幕等功能。
机身左侧端口,从左至右依次是:
- 电源接口;
- RJ45以太网端口:2.5 Gbps;
- HDMI端口:2.1;
- USB-A端口:3.2 Gen.2(10 Gbps);
- 两个USB-C端口:支持雷电5;
- 3.5毫米音频插孔。
机身右侧,只有两个USB-A端口,同样是3.2 Gen2(10 Gbit/s)。
网络通信
除了支持2.5 Gbps 的RJ45以太网端口外,SCAR 18采用了最新的Wi-Fi 7 模块,包括蓝牙5.4。
和NBC测试使用的华硕无线参考路由器连接使用,实测传输速率很高且也很稳定。
在测试过程中,信号质量没有问题。
摄像头
和上代一样,仍然还是采用了 200 万像素的摄像头,而且没有物理防窥快门,对其图像质量不能期望过高。
此外,还有一个支持Windows Hello 进行面部识别的红外摄像头。
摄像头的色准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Delta-E均值为8.5、最小值为2.75、最大值为13.42。
摄像头清晰度测试结果如下:
配套附件
官方包装中,包含如下附件:
- 双肩背包;
- 有线耳机 ROG Fusion II 300 耳机;
- 游戏鼠标Gladius III 游戏鼠标;
- 额外的100 瓦USB-C电源。
维护保养
这是新一代Strix SCAR 18的一个大亮点:全新设计的机身底盖拆装非常方便。
机身底盖,使用滑动开关锁定;
滑动开关解锁之后,将底盖向前拉,即可轻松轻松取下底盖:
然后,就可以对两个M.2 2280 SSD、两个SO-DIMM内存插槽和风扇进行维护操作。
只不过,改为螺丝固定的电池,需要进一步的拆卸才能进行维护。
可持续性
华硕没有提供Strix SCAR 18相关碳迹或环保材料使用的任何信息。
包装材料几乎全部是纸和纸板。
键盘鼠标
Strix SCAR 18的键盘带有数字小键盘,打字体验舒适,行程足够键馈精准,不过在这方面不如机械键盘,但Strix SCAR 18的键盘更为静音。
每个按键都可以单独设置背光。
触摸板较大,尺寸为13.5 x 8 厘米,玻璃材质在操作时非常丝滑,下部的点击区域在按压时,发出的咔哒声非常清晰而低沉。
屏幕:240Hz mini-LED面板表现出色
ROGRIX SCAR 18 的 mini-LED屏幕分辨率为 2560 x 1600 像素(16:10),显示图像品质出色,即使是在高亮度画面之下的其表面也不会有颗粒感。
由于刷新率高达240赫兹(Hz) ,显示动态图形非常流畅。
屏幕还有一些有趣的功能和模式。
在SDR下,有三种图像模式可选,每种模式可实现不同的最高亮度:
- 强化模式:分区调光启用,最高亮度约750 尼特;
- 平衡模式:分区调光启用,最高亮度约 490尼特;
- 单帧模式:分区调光停用,最高亮度约 611尼特。
单帧模式对于图像编辑特别有用,可以确保整个屏幕亮度均匀。
在HDR下,最高亮度达1450 尼特,图像显示几乎完全为白色,除了正常模式外,还可以使用 P3 模式,该模式可自动将非HDR内容(例如Windows的桌面)从 sRGB 转换为 P3 色彩空间,虽然这可能会降低色准,但可以使非 HDR内容在HDR之下看起来不那么泛白。
屏幕子像素实拍微距图:
SDR之下屏幕背光漏光实测图(为了方便展示,照片有增加曝光):
还有一个特殊功能是:
在SDR 模式下的黑值不为0,即使启用分区调光功能也是如此,所以此时存在有轻微的光晕现象(在停用分区调光功能的单帧模式下此现象较为轻微)。
只有在 HDR 模式下,才能显示真正的全黑色,即黑值为 0。
SDR之下最高亮度约为750尼特(cd/m²) ,比上代略低,但仍然属于非常好的水准。此时黑值为0.1尼特,具有超过7000:1的出色对比度;
在仅使用电池运行时,最高亮度不会降低,但是,此时传感器无法自动控制亮度和色温;
相关实测数值如下:
- ΔE Color 1.2 | 0.5-29.43 Ø4.88
- ΔE Greyscale 1.5 | 0.5-98 Ø5.1
- 87.2% AdobeRGB 1998 (Argyll 2.2.0 3D)
- 100% sRGB (Argyll 2.2.0 3D)
- 99% Display P3 (Argyll 2.2.0 3D)
- Gamma: 2.17
和之前一样,官方为SDR之下提供了多种色彩配置文件,原生模式(native mode)配置文件颜色有点过饱和,而P3 和 sRGB 模式的配置文件就非常准确。
NBC有尝试进行校准,但无法进一步提升。
屏幕和竞品机型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由于屏幕背光闪烁的原因,使用NBC目前的测量方法无法可靠地确定 mini-LED 面板的响应时间,因此下面的测量数值只能作为参考----华硕官方说是3毫秒,NBC在运行游戏进行测试时没有发现有什么问题。
屏幕响应时间
黑到白:上升0.6毫秒+下降9.8毫秒,合计10.4毫秒,比所有测试设备的平均值(20.8毫秒)要短(要好)。
50%灰到80%灰:上升2.4毫秒+下降5毫秒,合计7.4毫秒,比所有测试设备的平均值(32.5毫秒)要短(要好)。
在所有亮度下,显示屏都存在屏幕闪烁现象,但闪烁的频率非常高达20000 Hz,对于用户肉眼来说,应该不会觉察到有闪烁存在。
在户外阳光直射下使用的显示效果,实测如下:
在户外晴天无阳光直射下使用的显示效果,实测如下:
广视角效果实测如下:
性能:Arrow Lake-HX加RTX 5090 lp
硬件一览
CPU-Z检测信息如下:
HWiNFO检测信息如下:
测试设置
官方提供了三种预设的电源模式:静音、性能和增强(Turbo),
还提供了手动模式,用户可以手动设置GPU频率和调整风扇运行策略。
需要注意,在仅使用电池运行时不能启用增强(Turbo)模式。
NBC期望在实测中,能看到性能模式和增强模式之间的成绩有着明显的差距。
三个模式之下,实测CPU的TDP、GPU的TGP、测试成绩和散热噪音,如下图表所示:
CPU:Core Ultra 9 275HX
Core Ultra 9 275HX为intel全新的Arrow Lake系列处理器,有8个性能内核和16个效能内核合计24个内核,不支持超线程,短时功耗峰值可达175 瓦,长时功耗为150 瓦。
此台ROGRIX SCAR 18,使用Cinebench基准测试得到的相关成绩如下:Cinebench R15 OpenGL 64Bit 287 fps
- Cinebench R15 CPU Single 64Bit 343 Points
- Cinebench R15 Ref. Match 64Bit 99.6 %
- Cinebench R15 CPU Multi 64Bit 6060 Points
- Cinebench R20 CPU (Multi Core) 15517 Points
- Cinebench R20 CPU (Single Core) 866 Points
- Cinebench R23 Multi Core 39001 Points
- Cinebench R23 Single Core 2252 Points
- Cinebench 2024 CPU Multi Core 2223 Points
- Cinebench 2024 CPU Single Core 138 Points
ROGRIX SCAR 18之上CPU综合基准测试的成绩非常好,平均而言,与参与对比的竞品相比优势至少有11%,和上代相比优势达到18%。
在仅使用电池运行之时,功耗受到严重限制,短时只有54瓦长时只有34 瓦,多核性能由此下降高达43%。
CPU性能评级(Performance Rating)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R23多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R23单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Geekbench 6.4多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Geekbench 6.4单核性能对比,如下图所示:
Cinebench R15多核性能循环测试的得分曲线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系统性能
Strix SCAR 18在实际使用中响应速度非常快,但其基准测试成绩只是平均水平。
由于nvidia的Advanced Optimus图形切换技术的缘故,在游戏开始时会出现短暂的挂断,这属于正常现象。
PCMark 10 Standard基准测试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 Essentials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生产力(Productivity)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PCMark 10数字内容创建(Digital Content Creation)子分数,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译者注:
在上面四图可以看出,Strix SCAR 18在PCMark 10生产力(Productivity)子分数对比中偏低,但在PCMark 10数字内容创建(Digital Content Creation)子分数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内存性能
AIDA64内存性能基准测试成绩,和竞品机型的对比,如下图所示:
译者注:
此台Strix SCAR 18的内存读、写和复制的成绩能表现优秀,但在内存延时上较高。
DPC 延迟
在NBC的标准化延迟基准测试(网页浏览、4K YouTube 播放、CPU 负载)中,此台Strix SCAR 18在当前 BIOS 版本之下表现优秀。
虽然有一个驱动程序存在问题:
但最关键的 “interrupt-to-process-latency” 的数值很低,只有810微秒。
存储设备
新一代的Strix SCAR 18有两个M.2 2280 SSD插槽:
译者注:
Strix SCAR 18的两个SSD插槽,都支持PCIe 5.0 SSD,从Arrow Lake HX系列处理器的PCIe通道数量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安排,因为两个PCIe 5.0 x 4 SSD,需要占用8条PCIe 5.0通道……
所以,下文中GPU部分,可以看到GPU和CPU之间的连接通道是PCIe 5.0 x 8,而不是其他同类机型的PCIe 5.0 x 16,NBC为何对此只字未提?
此台Strix SCAR 18出厂安装了两个西数的 2 TB SSD,并组建了RAID 0 阵列,首次开机用户可用空间为 3.6 TB。
RAID 0是可以提高最大传输速率,但在某些方面,RAID 0的基准测试成绩明显落后:
如果其中一个 SSD出现了问题,RAID 0 阵列的固有缺陷会造成无可避免的问题。
官方应该预装PCIe 5.0 SSD会会更好,这样即使一个 SSD,不用组建RAID 0,也会获得更好的性能。
还不错的是,这两个SSD组建的RAID 0 在连续负载下性能保持稳定。
GPU性能
Strix SCAR 18配备最新的GeForce RTX 5090 lp GPU,具有24 GB的显存,最高频率达2340 MHz。
其TGP为175瓦=150瓦特+25瓦特动态增强(Dynamic Boost),是RTX 5000 lp系列中功耗最高的版本。
NBC此前有文对此款GPU的新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评测。
GPU-Z检测如下图所示:
译者注:
注意GPU和CPU之间的连接通道是PCIe 5.0 x 8,而不是其他同类机型的PCIe 5.0 x 16
在GPU综合性能基准测试中,新一代的Strix SCAR 18的成绩,比上代领先约20%。
3DMark综合性能和竞品比较,如下如图所示:
3DMark相关项目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Geekbench 6.4 GPU OpenCL/GPU Vulkan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Blender v3.3 Classroom OPTIX/RTX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Blender v3.3 Classroom CUDA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Blender v3.3 Classroom CPU测试得分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译者注:
从上面三张Blender v3.3成绩对比图片可以看出,在Blender v3.3 基准测试的OPTIX/RTX和CUDA方面,此台Strix SCAR 18之上的成绩全面偏低,远不如去年使用RTX 4090 lp GPU的机型;但在Blender v3.3 基准测试的CPU方面,成绩对比位居第一。
在手动模式下,核心频率和显存频率最高可以增加200 MHz,这会使3DMark Time Spy Graphics的得分达到25200分,比增强模式还要高约700分。
即使在长时间的压力测试下,GPU性能也保持不变;
在仅使用电池运行之时,GPU的功耗最高只有55瓦,在这种情况下其性能明显较低,下降高达64%。
游戏性能
游戏性能总体上非常好,但不使用新功能之时的原生性能优势并不大,特别是与去年的 GeForce RTX 4090 lp 相比,这次升级几乎没有意义。
但和RTX 30系列GPU相比,情况会完全不同。
游戏综合性能和竞品比较,如下图所示:
赛博朋克2077、侠盗猎车手5、刀塔2和博德之门3以及最终幻想XV的实测帧速,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GPU性能在压力测试之下表现稳定, 在运行《赛博朋克2077》1080p Ultra画质的测试中,帧速会偶尔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帧速峰值为147.1,谷值为124.3,均值为144.2:
在运行《赛博朋克2077》1080p Ultra画质的测试中,CPU和GPU的温度、频率和功耗实时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测多款游戏在不同设置下的帧速,如下图表所示:
如果想在运行对显卡要求较高的游戏----如《赛博朋克》等 ----之时,使用完整的光线追踪或路径追踪,即使在 WQHD 分辨率下,也无法避免在不启用DLSS4的条件下获得改善。
使用 Frame Generation,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NBC之前对RTX 5090 lp GPU性能分析的专文中也详细说明了这一点。
排放与功耗
散热噪音
风扇噪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功耗,新一代的Strix SCAR 18的散热系统如下:
译者注:
此散热系统,官方华丽用词如下:
ROG冰川散热架构3.0增强版;
双二代液金+三风扇内吹+端到端均温版;
立体进风后出风+三明治冰翼鳍片;
ROG智能降噪技术安静运行。
在日常使用时,NBC建议使用静音模式,因为此时风扇经常处于不转动的状态;
而且,在运行游戏时选择静音模式,也是一个有趣的选择,最大噪音只有34.8分贝[dB(A)]。
一旦设置为增强(Turbo)模式,风扇会一直转动,噪音至少有30分贝。
在运行游戏和压力测试中,散热噪音非常大会达到53.7分贝,此时,用户必须使用耳机才能获得舒适的环境;
在性能模式时也类似,最高噪音达到49分贝。
不过,必须指出,部分竞品的散热噪音比它还要高。
系统噪音和竞品机型的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在部分GPU综合性能基准测试的过程中,NBC发现此台Strix SCAR 18存在有轻微的电子高频噪声;
但在日常使用和游戏中,这点不是问题。
机体温度
此台Strix SCAR 18的机体表面温度没有问题,NBC在满载的情况下测量,只有几个地方的温度达到45摄氏度左右。
即便如此,键盘----尤其是WASD区域----也只是表现为稍微升温,在玩游戏时用户的手能保持凉爽操作。
压力测试时,此台Strix SCAR 18C面和D面的红外测温图,如下图所示:
在压力测试期间,CPU初始功耗峰值达172.9瓦,但末期下降到57瓦左右略有波动。
GPU在压力测试中表现很好,几分钟后稳定在175瓦左右,同时温度也保持良好为74摄氏度左右。
在空载、运行《赛博朋克2077》和满载之时,此台Strix SCAR 18的CD两面9区温度、室温和电源外表温度,如下图所示:
在不同状态下的机身温度,和竞品机型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音频播放
此台Strix SCAR 18的扬声器系统,由四个模块组成,音频播放效果不错,但在此方面有表现更好的竞品。
而且,由于其高负荷运行时散热风扇发出的噪音很高,在玩游戏时其扬声器的良好效果几乎无济于事。
电源管理:电池续航短
整机功耗
Strix SCAR 18 并不是一台特别高效节能的笔电,至少其高亮度mini-LED屏幕的功耗就较高,这就是为什么在完全没有任何负载的空闲状态下,整机功耗就已经高达40 瓦左右的原因。
就算是在所有灯光都完全关闭的待机状态下,其整机功耗也有1.9 瓦,实在是太高了。
不同状态的整机功耗,如下图所示:
在最高负载下,它甚至出现了短暂的一秒钟430瓦的功耗,但立即下降并稳定在320 瓦;
据此,其官方标配的380 瓦电源是足够的。
不同状态下的整机功耗,和竞品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电池续航
Strix SCAR 18 的内置电池容量高达90 瓦时,但面对如上高功耗的需求,其电池续航成绩也无法好起来。
在屏幕亮度设置为150尼特(cd/m²)的无线上网测试中,NBC测得的电池续航时间约为 5.5 小时;
在屏幕最高亮度下,相同测试成绩没有超过三小时;
不同测试下,此台Strix SCAR 18的电池续航时间如下:
上面两个测试中,屏幕的刷新率都设置为功耗最低 60赫兹;
Strix SCAR 18和上代相比,这两个成绩都有所不如,但比不少竞品的成绩要好;
运行游戏《赛博朋克 2077》,电池续航时间仅仅只有44 分钟。
电池续航时间和竞品对比,如下图所示:
NBC评级和评分
本次NBC评测的华硕 Strix Scar 18 G835LX,由德国华硕提供。
NBC评级
非常好(88%)/ very good (88%)
NBC评分
评分详情如下图所示:
可替代方案
和NBC选定的定位类似竞品的评分、配置、价格、重量、厚度和屏幕尺寸分辨率的比较,如下图表所示:
编译后记:独家授权,盗版必究!
原文发表:
2025年4月2日
原文标题:
The 18-inch gamer with great mini LED and an RTX 5090 Laptop - Asus Strix SCAR 18 G835LX review
(直译:配备出色迷你LED和RTX 5090笔记本电脑的18英寸游戏玩家-华硕Strix SCAR 18 G835LX评测)
https://www.notebookcheck.net/The-18-inch-gamer-with-great-mini-LED-and-an-RTX-5090-Laptop-Asus-Strix-SCAR-18-G835LX-review.990635.0.html
原文作者:
安德烈亚斯·奥斯特霍夫(Andreas Osthoff),NBC德国总部商用笔电总编,自2013年以来在NBC上发表了 1761 篇作品
作者自我介绍:
NBC评测的透明原则
- 评测的项目选择,由NBC的编辑团队决定;
- 测试样品由制造商或零售商借给评测文章的作者,供NBC进行评测;
- 借出方对本次评测没有任何影响,制造商在文章发布之前也不会收到本次评测的副本;
- NBC没有义务发布本次评测;
- NBC从不接受任何报酬或付款作为评测的回报;
- 作为一家独立媒体公司,NBC不受制造商、零售商或出版商的管辖。
NBC测试标准和方式
- 每年,NBC都会使用标准化程序独立评测数百台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以确保所有结果都具有可比性;
- NBC持续开发测试方法已有大约 20 年,并在此过程中制定了行业标准;
- 在NBC的测试实验室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编辑使用高质量的测量设备;
- 这些测试涉及多阶段验证过程;
- NBC复杂的评级系统基于数百个有根据的测量和基准,从而保持客观性;
- 有关NBC测试方法的更多信息,请前往NBC官网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