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神粟裕到底多厉害?毛主席盛赞苏中七战七捷,其实有这4个原因

0
分享至

粟裕大将是我军公认的“战神”,位列十大将之首,他擅长险中求胜,“总打神仙仗”,还被称为“常胜将军”。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集团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的同时,还调集重兵进攻华中解放区,一场全面的内战爆发了。面对强敌压力,7月13日至8月31日,粟裕、谭震林指挥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六师和第七、第十纵队共19个团3万余人,在苏中连续取得宣泰、皋南、海安、李堡、丁堰、邵伯、如黄路等七次战斗的胜利,全歼5.3万余人 ,这是解放战争以来第一场大规模战役的胜利。



粟裕在绝对劣势下连战连捷,他在40天内歼灭几乎是自己两倍的敌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这就是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后来回忆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消灭的敌人,比他自己的部队兵力还要多。

那么在当时,粟裕将军面对综合实力大大占优的国民党军队,又是怎样能连续打出这样的胜仗呢?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原因:



第一: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指导和支持
苏中的七场战役虽然都没有提前计划,但每场战役都以相同的战役指导思想为基础,就是按照中央军委“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的指示,着眼于战争初期的作战要求,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兵力,尽可能消灭任何敌人。
其实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初步制定了从外部进攻的战略方针,但是随着战争实践的深入,最初粟裕提出“先在内线作战,最后演变成战略防御阶段内线歼敌的战略方针”的建议,随后,在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粟裕跟进,再接再厉,直到七战七捷。

第二:出其不意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苏中七战七捷打完后,毛主席曾在给全军的电报中称赞华中野战军:“指挥正确,既灵活,又勇敢,故能取得伟大胜利”。这是对七战七捷中战略战术运用的高度肯定和详细概括。
七场战斗中粟裕将各种战略战术运用到极致,达到了“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高度。比如在第一场战斗中,敢于打强敌,先发制人,到人家门口打。 第二场战斗中,有远距离突袭作战,以及后来的“钻到敌人的肚子里去打”,等等。而第六战和第七战,攻黄救邵不仅采用了围魏救赵的策略,还及时运用了专用兵力战术,弥补了兵力的不足。
七场战役中,有五场为进攻作战,有两场为防御作战。 海岸防御战采用运动防御,创造了敌我双方15:1伤亡的记录。
总之,七场战斗七种打法。 有长途奔袭,有围点打援,有声东击西, 用兵如神,打得相当精彩,展现了粟裕炉火纯青和精妙绝伦的指挥艺术。



第三:天目山之战后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战略战术的提早转变
首先,华中野战军在第一战的策略中就能够打得这么好,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抗战后期粟裕指挥下的天目山战役,粟裕麾下的部队缴获颇丰。特别是缴获的大量美军武器装备,“不仅使新四军各班排的近战火力普遍增加,有的还配备了火焰喷射器,所有团和营都增加了重武器的机炮连”,这些都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奠定了非常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通过天目山之战,粟裕部队“在全军率先实现了从分散游击战向大兵团运动战的战略转变”,而且各部队也对粟裕打运动战、歼灭战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这一切都给苏中战役做了最重要的实战演练。

第四:苏中老百姓们对战争的大力支持
粟裕和他的新四军第一师在苏中抗战多年,建立的苏中根据地更被称为“汉高祖的关中”,可以说粟裕的军队和苏中人民建立了无比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所以七战七捷的胜利实践很好地印证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一点。



战后粟裕认为,这次战役是为了学习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同志在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和作战指导,为了学习我军的传统战法在解放战争中的运用,可以为战役组织指挥中的运用以及研究某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苏中战役结束后,延安总部新闻发言人指出它对未来战争的发展影响显著,还对指挥战斗的粟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 粟裕将军的历史是一部为民族和人民解放而艰苦奋斗的历史。今天,粟裕将军已成为苏皖军民胜利的旗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荣亭小吏
荣亭小吏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602文章数 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韩国反华集会被采取限制措施后 韩外长率先访华

头条要闻

媒体:韩国反华集会被采取限制措施后 韩外长率先访华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中国将依法依规开展TikTok技术出口审批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本地
时尚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2025秋冬靴子八大流行趋势!

教育要闻

防沉迷系统,为啥防不住孩子的网瘾?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