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李颂文。在探讨人类行为时,赌博现象一直备受关注。你是否想过,人们为何对赌博如此热衷?这背后其实与两个大脑机制紧密相连。想了解更多详情的请移步dou音搜-李颂文!
首先,当大脑预期有好事情即将发生时,多巴胺便开始分泌,并非要等到好事情真正降临才启动。这就好比我们期待一场精彩的演出,在等待过程中,内心就已充满兴奋与愉悦,而这种愉悦感就与多巴胺的分泌相关。
其次,在赌博活动里,“差一点就赢” 同样会促使多巴胺分泌,且分泌程度仅比 “真的赢” 稍逊一筹。人类本能地趋利避害,这里的 “利” 在主观感受上体现为愉悦感。无论是享受美食、进行性行为,还是运动、学习、捐赠善款,这些行为都会激发大脑中负责奖赏的区域,促使多巴胺分泌,让我们主观上感到开心,进而更愿意重复这些行为。赌博也不例外,在赌博过程中,多巴胺的分泌会让我们获得愉悦感。
以美食和性行为为例,它们能激发多巴胺分泌的原因不难理解。人类需要觅食以维持生存,需要繁衍后代延续种族,因此在长期演化中,神经机制将觅食与性行为和愉悦感关联起来,激励我们不断重复这些行为。然而,精神药物的情况有所不同,它对人体并无实际益处,却能通过生理化学方式直接促进多巴胺分泌,或降低多巴胺回收以提高其浓度,仿佛是 “搭了便车”。
赌博所带来的快感机制与之类似。相较于确定的收益,人们对不确定的收益更为青睐。假设我们进行一个游戏,我每一轮都固定给你 10 元,共玩 50 轮,这个游戏虽有收益,但略显平淡。而若改为抛硬币,正面朝上给你 20 元,同样玩 50 轮,此时你会在我抛硬币时就开始预期可能获得的收益,这种不确定性让你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就已心生愉悦。当你亲自抛硬币时,这种愉悦感会更强烈,因为你会产生一种掌控游戏的错觉。抛硬币开始时、结果为正面时,甚至结果为反面时,你的大脑都会分泌多巴胺,只因 “差一点就正面了” 也能带来快乐。
那么,人类为何会有这样的神经机制呢?从演化心理学角度来看,不确定的奖励之所以格外诱人,是因为它能在关键时刻助力动物做出抉择。敢于冒险往往能获取更大收益,而冒险本身就意味着不确定性。例如,一个食物短缺的穴居人面临两个选择:A 选项是在周边寻找食物,风险低但收益小,毕竟周边食物早已被多次搜刮;B 选项是前往更远处寻觅,风险大,可能遭遇猛兽,但收益也更高,因为更远处或许有更多食物。若穴居人没有冒险奖励机制,可能会习惯性选择 A 选项。但拥有这种机制后,当他考虑 B 选项时就已开始开心,从而更有可能选择 B。即便未收获猎物,“差一点就打中” 带来的愉悦感也会促使他下次继续冒险,这样的穴居人更易生存并繁衍后代。我们作为这类人的后裔,天生热爱冒险,这本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与繁衍。只是大自然未曾料到人类会发明赌场这类 “不确定奖励制造厂”,导致部分人深陷其中。了解这些大脑机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在面对赌博诱惑时保持清醒,做出更理智的选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