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的“临时家人”

0
分享至

随着人口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的加速演进,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就医陪诊需求日益凸显。老人看病出行不便、手机挂号不会操作、外地来沪就医不熟流程......

面向持续增长的助医需求,被称为“临时家人”的陪诊师逐渐被更多人了解与接受。近日,上海等地相关部门也官宣启动助医陪诊服务试点。那么,陪诊师到底从哪里来,陪诊服务怎样温暖特殊人群的就医之路?

陪诊究竟服务些什么?

今年30岁的夏春露是一名职业陪诊师,每天,她都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为客户挂号、排队、缴费、取药、陪检,填补着患者家属无法陪伴的空白,也被这些老人亲切地称为“临时家人”。夏春露告诉记者,她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三年,陪诊的患者不下千位。在她的客户需求中,排在前三项的分别是“挂号”、“协助就诊”和“缴费”,独居高龄老年人是陪诊的主力需求人群。

不少老年人表示,现在去医院就诊,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难:一是腿脚不方便,但子女不在身边;二是身体不舒服,但无法跟医生准确表达;三是体力不支,又对医院科室情况不熟悉容易多跑路。对此夏春露表示,“如果接到的订单是一些不常去或者没有去过的医院,她都会提前1小时到医院踩点,把医院所有可能要经过的地方、流程、步骤都走一遍,以便规划一个更好的路线,节省客户时间,提高陪诊效率”。

她还讲述了一个自己刚开始这份工作时,由于自己粗心发生的一个小插曲,“我在帮客户挂号缴费,缴完费,就拿着单子直接走了,他的医保卡忘在了自助机上。当时自己很慌乱,在寻找的过程中,客户的情绪也上来了,就开始抱怨,甚至已经不认可整个服务环节,最终失去客户”。

“临时儿女”不好当

只要在网上搜索“陪诊”,就会发现有大量自荐贴,价格可谓五花八门,最低的只需几十元,最高的要数百元,也可以按小时算,首小时100元,后续60元每小时。除了个人外,一些机构也在尝试开展陪诊服务,大体上分为198元和298元两档,其中198元是陪同就医,提供基础的陪诊服务298元则包含一些高附加值服务。

就人员构成来看,目前活跃在上海的陪诊师主要是两类人群:一是来自养老行业的工作人员;二是社会上的灵活就业群体。灵活就业的好处是可以大量提供就业机会,而且最让求职者心动的是陪诊师的入行门槛不高,许多完全没有从事过相关行业的年轻人,经过短期培训后也能上岗。现阶段,上海不少区还补贴培训费用。

尽管陪诊师的身影越来越多,不过,大众对于这一职业似乎仍有“偏见”。“有的客户会让我们帮忙挂专家号,或者让我们直接去代问诊。有的人还会认为我们是黄牛,是医托”。采访中,夏春露还分享了她早些年从事陪诊师工作中,遇到的一件最委屈的事——

在一次陪诊的过程中,她被以扰乱就医秩序为由带到医院保安室并被送往派出所,“我当时觉得委屈极了,我觉得我做的是一份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在帮助别人,我也没有插队,一切都是按照候诊顺序来的,”夏春露说,“我害怕极了,开始哭起来,我当时在警车里的时候,把最坏的结果都想了一遍,我觉得以后完了,会不会留案底或者对我以后的事业会有影响,将来对孩子会不会有影响......”。

最终夏春露在派出所待了12个小时。“出来以后我就想,虽然我已经有了陪诊师的一些相关证书,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后我还需要多考一些相关证书,同时政府是否也能出台一些政策,能够让我们陪诊师有一个官方的身份,不再被人误解”。

“正规军”正在路上

为了规范市场,特别是进一步满足老年群体的高品质服务需求,上海正在培育一支陪诊师“正规军”。今年3月24日,上海正式启动陪诊师培训,11个区约1100名学员线上线下同步接受培训,培训既有理论课又有实操课,内容包含职业伦理、相关法规详解,也包括了急救技能等医疗专业知识,教材中还提供了案例和法律文书模版,学员们普遍反应,“干货很多”。

据介绍,这些培训学员将纳入上海开放大学养老服务人才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培训成果还将与市养老服务平台、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账户对接,数据互通共享。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陪诊师的专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对于如何规范这个行业,夏春露表示“考证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建立监督、监管机制,以及对于陪诊师在工作中的保险。一些高龄老人,如果在陪诊过程中发生跌倒、走失、突发疾病等情况,监督、监管机制可以用来判断陪诊师在工作中有没有存在失职失误的情况,而保险则可以对于陪诊师在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分担”。

正在成长的这支陪诊师队伍,不仅是上海应对老龄化的“专业力量”,更承载着“老有所依”的城市温度。

编辑: 朱声波

责编: 秦扬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8名战友来旅游,我招待7天花22万,他们走后老婆却拿给我一个包裹

8名战友来旅游,我招待7天花22万,他们走后老婆却拿给我一个包裹

温情邮局
2025-09-30 11:32:27
没人抢的大闸蟹!降价也卖不动,这届消费者清醒了?

没人抢的大闸蟹!降价也卖不动,这届消费者清醒了?

鬼谷子思维
2025-11-05 19:40:03
王楚然现身机场,被网友吐槽:腰好粗,和照片上天差地别。

王楚然现身机场,被网友吐槽:腰好粗,和照片上天差地别。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5 14:32:50
男子突患尿毒症住进ICU急需用钱,妻子把自己的“五金”卖了6万多元救丈夫的命

男子突患尿毒症住进ICU急需用钱,妻子把自己的“五金”卖了6万多元救丈夫的命

观威海
2025-11-05 16:50:13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为什么中国要不顾一切玩了命的发展军事?因为怕,中国人怕极了!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00:03
最后2天,全世界都在等待这场判决,特朗普突然打起“退堂鼓”?

最后2天,全世界都在等待这场判决,特朗普突然打起“退堂鼓”?

星辰故事屋
2025-11-05 19:47:42
帕金斯称,只有一支球队能让灰熊队的贾·莫兰特重回正轨

帕金斯称,只有一支球队能让灰熊队的贾·莫兰特重回正轨

好火子
2025-11-06 02:18:03
十五运会广州临时交通管制明起施行,启用专用车道!指引公布

十五运会广州临时交通管制明起施行,启用专用车道!指引公布

南方都市报
2025-11-05 19:22:18
45岁依然拍三级片寻求刺激?从亿万富豪到烂片女王,她在追求什么

45岁依然拍三级片寻求刺激?从亿万富豪到烂片女王,她在追求什么

牛牛叨史
2025-11-05 14:10:58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马英九:若大陆统一台湾的手段不和平,过程不民主,台湾人不接受

红色鉴史官
2025-04-11 20:15:02
蔚来ES9内饰门板疑似曝光:暗红配色 还有脚踏板

蔚来ES9内饰门板疑似曝光:暗红配色 还有脚踏板

手机中国
2025-11-05 10:34:04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贵州茅台:拟以15亿至30亿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财联社
2025-11-05 21:00:37
巴媒:内马尔的身体各项数据指标远低于顶级球员标准

巴媒:内马尔的身体各项数据指标远低于顶级球员标准

懂球帝
2025-11-05 10:09:09
马特-劳:热刺希望与范德芬涨薪续约,以体现他的地位

马特-劳:热刺希望与范德芬涨薪续约,以体现他的地位

懂球帝
2025-11-06 02:24:28
突然闪崩!杭州一市场足金每克暴跌70元

突然闪崩!杭州一市场足金每克暴跌70元

极目新闻
2025-11-05 14:54:25
得到合同,于德豪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广东,目标冲冠,杜锋祝福

得到合同,于德豪发声,正式加盟,出发广东,目标冲冠,杜锋祝福

乐聊球
2025-11-05 13:52:32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买淀粉肠的学生,抢钥匙的校长,撒谎的通报

空瓶子
2025-11-04 18:18:24
荷兰正式宣布!荷兰管制范围扩大,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荷兰正式宣布!荷兰管制范围扩大,敏感领域的新合作都一刀切禁止

百态人间
2025-11-04 16:00:18
“家里没人,就别学法律!”父亲哭诉法学女儿的失败,现实又心酸

“家里没人,就别学法律!”父亲哭诉法学女儿的失败,现实又心酸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5 18:55:27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李兰娟院士提醒:胃部开始癌变的第一信号,吃东西可能就知道

阿纂看事
2025-10-23 09:38:57
2025-11-06 03:56:49
看看新闻Knews incentive-icons
看看新闻Knews
上海广播电视台视频新闻产品
281941文章数 156113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头条要闻

俄士兵连遭乌军7架无人机袭击奇迹生还 视频披露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大转弯!特朗普再提名马斯克盟友任NASA局长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教育
公开课

亲子要闻

孩子夹腿触摸自己不一定都是坏事,但这种情况除外!

艺术要闻

一眼摄魂的魔术手:泰国画师 Razaras 的作品唯美圣洁!自带发光特效!

数码要闻

小米POCO X1平板现身Geekbench 搭载骁龙7+ Gen 3

教育要闻

最新:2026年南京中考体育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曝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