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4日长和集团宣布将23个国家43个港口资产打包出售给美国的贝莱德财团后,这一交易引发全世界的关注。按照之前的消息,双方将最后的签订合同日期定为4月2日。
在中美经贸关系遇冷,特朗普政府挥舞大棒,明确剑指巴拿马运河,想利用霸权抢夺这一航道,对中国船只进行打压的关键时刻,这一交易等于给敌人递上了刀子,自然迎来了舆论的口诛笔伐。
随后官方先后发声,目前可以明确的是,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已经介入,对相关交易开展反垄断调查。另外港府也一直与长和进行接触,对交易进行合规审查。
种种的压力下,李嘉诚和长和都选择了默不作声。经常出现在媒体面前的李嘉诚在发布出售公告后,一直没有公开露面。长和也对相关交易不做任何回应,只是在临近最后签约日期时,通过媒体放话称,4月2日只是最早可以正式签约的日期,而不是最后日期。
4月2日已经到来,这笔交易却没有传来任何消息。毫无意外,这笔交易最终被搁置了,至少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没有正式签约的可能。
巧合的是,4月3日,媒体捕捉到许久没有露面的李嘉诚,低调现身一项公益活动。这次活动是李嘉诚基金会携手新加坡国家投资公司淡马锡旗下的信托基金会,共同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医疗合作,将一项肿瘤临床试验引入新加坡。
这项技术被视为癌症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李嘉诚通过预录短片在发布会上致辞,对该技术表示了高度赞赏,认为其“不可思议”。
视频中,97岁的李嘉诚满头黑发,精神矍铄,心情极佳,丝毫没有受到外界舆论的影响。对比之前的照片,反而有种更加年轻的感觉。
尽管所谓的露面,只是在录制的视频中,而不是本人出现在公共场合,但他的露面仍然有很深的含义。在这样的敏感时刻,李嘉诚用录制视频的方式出现在公益活动场合,背后应有为自己正名的考虑。
不能看出,李嘉诚在国家相关部门发声后,是感受到了社会压力的。作为一名即将百岁的华人首富,经济领域的风云人物,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被贴上“卖国”的标签,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李嘉诚出售港口除了“在商言商”的趋利心外,还有对政治胁迫的妥协,这笔交易败光了李嘉诚之前积下来的好名声。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李嘉诚必然会利用各种场合展示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来冲洗被骂汉奸的负面形象。
可以预见,这场交易对长和来说可能无法如愿以偿,而带给企业的影响缺失显而易见的。李嘉诚看似捡到了一笔好买卖,最终却可能是肉没吃到却惹了一身骚。
身处漩涡中的李嘉诚选择在原计划最后签订合同后的第一天,在媒体上公开露面,除了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之外,可能也是在向外界传递一种信息,他用自己风轻云淡的表现,证明长和并没有遇到什么大不了的困难。
在股价跌跌不休的情况下,李嘉诚的露面无疑会给投资者传递正向信号。看似不经意的露面,意义却非同寻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