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体重比楼价更难控制」
在深水埗唐楼的3.5㎡空间里,我的体重随房租一起飙升。药房体重秤要价$500+,且只会冷冰冰报数字。直到淘到内地爆款智能体脂秤——能测内脏脂肪、骨量、肌肉率,APP生成健康报告,终于实现“肥宅数据化自救”。
一、验货:提前备注后的安全感
包裹到仓后没多久就收到了鑫航集运仓的验货反馈:
全方位无死角的验货视频,展示了包裹外观、电子秤的外观
确保货物在内地段物流没有受到损坏
二、打包:阿叔的防震玄学(易碎品真的需要加固包装)
珍珠棉裹成寿司卷,附纸条:“千祈唔好当凳坐!”
气泡垫塞缝,捏爆声引得楼下茶客抬头找下雨
迷你木架刻符咒:“轻过鸿毛”四个毛笔字震慑快递小哥
三、搬运:单手托举的港式轻功
师傅单手托箱爬3楼,边刷视频边哼:“呢个箱仲轻过阿婆买餸车!”
在60cm窄梯用膝盖顶箱底,笑称:“1980年代搬大哥大都係咁!”
入户后神秘提醒:“电池要倒转放,防漏液仲防老鼠咬!”
四、我的肥宅数据化大业
晨间仪式:光脚上秤,APP尖叫:“内脏脂肪超标!今日行多两个地铁站!”
自欺模式:脱光外套+憋气,硬把体重压进“标准区间”
意外功能:
测出室友猫主子4.5kg,兽医直呼专业
梅雨季当湿度计用,数据比天文台还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