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王亚鹏
北京时间2025年4月3日10时1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平三号A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是长征六号(CZ-6)火箭第14次发射,今年是其服役的第十年。
01、长征六号要“退役”?没听说
今年以来,有关于CZ-6可能“退役”的传言,甚至提到4月的长六发射将是最后的任务。
实际,并未从官方得到任何关于CZ-6将退役的消息。
CZ-6曾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首飞型号,是我国首型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小型运载火箭,具备无毒、无污染、低成本的特点。
- 2009年8月,长征六号立项被正式批复,代号CZ-6。
- 2010年底,CZ-6火箭转入初样阶段。
- 2013年9月,CZ-6火箭转入试样阶段。
- 2013年12月,CZ-6火箭在太远卫星发射中心完成场箭合练。
-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一箭20星”首飞成功。
图/CZ-6历次任务徽章
自2015年首飞以来,CZ-6已成功执行十余次发射任务,创造了多项纪录,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02、长征六号面临挑战
不过,随着最近十年我国航天的发展和多型新火箭的研发,长征六号在运力、性价比上都面临挑战。
仅以航天八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最近十年研发的煤油主动力火箭对比来看,长征六号在LEO和SSO的运载系数上的数据对比更直观。(2015年以前研发的CZ-2D、CZ-4系列未列入)
在与CZ-6同级运力上的国家队火箭、民商企业火箭并不稀缺(受限于不便公示火箭成本和发射报价)。
长远来看,CZ-6虽然面临同级竞品火箭的“挑战”,但这一运力区间的火箭也是我国航天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CZ-6尚无“要退役”的官方消息,随着我国航天任务的复杂化和商业航天的崛起,未来“旧火箭”为更高效、更经济的“新火箭”让路是必然趋势。
通过长征八号、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长征十二号以及多型民营商业火箭等新型号的陆续服役,我国航天将构建更完善的运载体系。
03、未来,我国火箭的发展方向
刚刚结束的2025商业航天大会上,中国工程院、航天科技一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李东院士介绍航天运输系统发展历程与现状谈到。
我国第四代运载器将按照两种起降技术路线,发展可重复使用的第四代运载器,实现运载器从一次性到重复使用的升级。发展重型运载火箭,实现运载能力跨越提升。
- 1、重型运载火箭
采用10米级箭体直径和高性能液氧/甲烷、液氧/液氢发动机。
主要承担月球探测、火星/小行星探测及大型高轨卫星发射等任务,执行大规模近地轨道(LEO)任务。
LTO运载能力不小于50吨,LEO能力不小于150吨(一级重复使用)、80吨(两级重复使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有力支撑航天强国建设。
目前处于方案深化论证阶段。
- 2、长征十号(CZ-10)
在充分继承CZ-5运载火箭、CZ-2F载人运载火箭研制成果和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立足5米直径和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高性能氨氧发动机等基础,正在开展新一代登月载人运载火箭研制工作,其LTO运载能力不小于27吨,支撑我国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
- 3、商业航天火箭
商业航天为我国航天发展提供新动能,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35家商业火箭公司,多家已完成入门级一次性火箭首飞。
瞄准2025-2030年产业化需求,我国已规划3米、4米、5米级中大型可重复使用火箭。当前,国内研制中的重复使用火箭运载能力区间覆盖10-20吨级。
- 4、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总体思路
未来,我国航天运输系统产业化的总体思路上,将围绕运载能力、利润、履约周期、可靠性四个敏感要素。
而在实践和思考上,将从设计、生产、运营、管理四个大项,14个小项目展开。
不论长征六号是否真的在今年“退役”,2025都将是一个重要的拐点之年。
新星座的组网,新市场的开拓,新体系的实践,新火箭的首飞……都将预示着中国航天将迈向更高水平的新起点。
“当YF-100发动机点火时,整个控制室都在震动,数据完美得让人想哭。”工程师老王还记得十年那个清晨的一幕。
应被访者要求,文中老王为化名。
参考及引用:
2025商业航天大会。
央视新闻、航天科技集团、灰机wiki及网络公开信息。
卫星百科编辑部对本文亦有贡献。
为分享有价值的观点发布,并经过排版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难以确认原始出处,请作者联系后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