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大学生猪倌”张祖庚:扎根泥土的青春最动人

0
分享至

于帅平 李彦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

近年来,针对德州籍在外学子对家乡不够了解、对企业不熟悉、对引才政策信息掌握不对称等情况,团山东省德州市委实施了“青衿兴德计划”,通过创建“青鸟驿站”“驻外青工委”“德州籍人才库”,建立起德州籍在外学子及专家人才了解德州、回到德州、来到德州、留在德州的平台和机制。

23岁的张祖庚便是在毕业时看到了家乡推送的“青衿兴德计划”,坚定了返乡创业的信心,凭借所学知识和政策扶持,回乡养了近300头黑猪、50余头肉牛,成为一名职业“猪倌”。

生态循环链激活乡土经济

朝阳初升,德州市夏津县白杨村,张祖庚开始了雷打不动的猪舍巡检。唤醒猪舍里沉睡的小猪崽,顺手抓一把猪槽里剩余的饲料看一看、闻一闻,再清理一下昨天积攒的猪粪。这样的工作,张祖庚每天都会准时完成,虽忙碌却乐在其中。

张祖庚日常猪舍巡检,喂养黑猪。受访者供图

创业之初,张祖庚面临不少质疑:“没人养过,谁知道养不养得活?”“一刚毕业的大学生能有什么经验?”类似声音让他一度失落。好在父母非常支持,拿出大半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帮助他办厂创业。团夏津县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协调创业就业培训、联系导师结对帮扶、落实创业补贴等,帮助他规避创业风险、提升管理能力。

在家人的支持和政策的帮助下,张祖庚建起大棚,引进了黑猪和肉牛。结合所学专业,他在承包的30余亩地里种植玉米,用玉米喂猪、秸秆喂牛,动物粪便则用作有机肥改善土壤品质,探索出“5亩玉米”与“1头牛+5头猪”互养的“515”生态循环模式。最近,他还实验种植了有机萝卜和白菜,采用地养畜、畜养地的循环农业模式。

尽管创业艰辛,张祖庚始终不忘回馈乡邻。面对乡亲们关于家畜养殖技术的求助,他总是耐心指导,或亲自示范。渐渐地,周围的养殖户认可了这位“大学生猪倌”,一有问题就找他帮忙。

青年联盟织就共富网络

在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的带动下,张祖庚积极筹建养殖合作社。黑猪养殖合作社的成立,为农户带来了新的创收渠道。

为持续推进乡村好青年助推乡村振兴,团夏津县委每年组织两期交流会,搭建优秀青年回乡创业就业的桥梁,并遴选创新创业、农业技术、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青年专家,组建“乡村创业青年导师服务团”,下乡进行志愿式创业辅导和结对帮扶。

张祖庚通过网络直播推广养殖技术、开拓市场。受访者供图

“我们依托好青年联盟平台,实行统一管理,共享养殖经验和技术,由联盟平台提供价格合理的饲料,降低农户养殖成本。在种畜选择上,量大时可以从新疆、内蒙古、东北三省引进整批种苗,由联盟平台统一防疫、统一出售,更有利于后期保障和管理。”张祖庚介绍。

作为一名团员青年,张祖庚立志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依托党建带团建的改革成效,他规划延伸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旅体验等业态,同时辐射周边乡镇,激活乡村经济多元活力。

“我们当地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政策很好,这更坚定了我回乡的决心。我也希望更多大学生看到家乡的发展,回到家乡创业。我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支持,农村创业大有可为。”张祖庚说。

愿做一粒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破土

如今,昔日的青年“猪倌”已成长为农场负责人,原来的小型养殖场也发展成为集动物养殖、蔬菜种植采摘、团建聚会、池塘垂钓于一体的“农业+旅游”网红打卡地。周末闲暇时光,不少年轻人选择来这里体验骑驼峰、钓鲫鱼、围炉煮茶等充满自然乡土气息的娱乐项目。

张祖庚与前来参观学习的村民交流养殖技术。受访者供图

从手握畜牧专业书的学子,到脚踩泥土的新农人;从单打独斗的创业者,到共同富裕的引路人,3年里,在当地党组织和村企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张祖庚让黑猪养殖跑出了生态经济的加速度,让秸秆综合利用燃起了绿色发展的新热度,更让返乡创业成为青春选择的新温度。

正如他在日记中写的:“我愿做一粒种子,在乡村振兴的春天里破土;更愿成为一团星火,点燃更多青年心中的原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长辈网购的东西能有多奇葩?网友:我爸买了个3寸的平底锅

长辈网购的东西能有多奇葩?网友:我爸买了个3寸的平底锅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0 00:20:03
最近5年,撤离中国大陆的日企数量高居榜首

最近5年,撤离中国大陆的日企数量高居榜首

随波荡漾的漂流瓶
2025-11-10 16:50:08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凭啥只给弟弟钱?”女儿控诉偏心,母亲一句话收获数万网友点赞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7 18:12:59
工业母机概念尾盘拉升

工业母机概念尾盘拉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0 15:11:12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上海交大发现:不吃酱油和味精的人,血压马上就降低了?真的吗?

南权先生
2025-11-08 14:52:26
王毅最新照显老,网友直呼心疼,谁会成为下一任部长?

王毅最新照显老,网友直呼心疼,谁会成为下一任部长?

热点菌本君
2025-11-10 15:43:45
读懂《庄子》才明白:你焦虑了一生,其实没啥意义

读懂《庄子》才明白:你焦虑了一生,其实没啥意义

洞见
2025-11-08 22:23:06
日本外援:我想一直在沈阳踢到退役,这座城市非常吸引我

日本外援:我想一直在沈阳踢到退役,这座城市非常吸引我

茜子足球
2025-11-10 11:04:00
重大事件!乌克兰要变天了!

重大事件!乌克兰要变天了!

忠于法纪
2025-11-10 08:57:03
我给公司拿下3.2亿大单,庆功宴所有人都去了唯独没叫我

我给公司拿下3.2亿大单,庆功宴所有人都去了唯独没叫我

故事那点事
2025-11-07 11:20:06
泰王为何此时破例访华?专家:不只为了旅游和铁路,有三大信号!

泰王为何此时破例访华?专家:不只为了旅游和铁路,有三大信号!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9 17:18:23
A股:两个信息来了,明天,周二走势要变盘了?

A股:两个信息来了,明天,周二走势要变盘了?

明心
2025-11-10 16:02:20
全澳炸锅! 加拿大一刀砍印度签证, 全送澳洲! 大批澳人抵制印度移民! 中国网友也崩溃了...

全澳炸锅! 加拿大一刀砍印度签证, 全送澳洲! 大批澳人抵制印度移民! 中国网友也崩溃了...

澳洲红领巾
2025-11-10 14:42:00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交通运输部:暂停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等,为期1年

交通运输部:暂停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等,为期1年

界面新闻
2025-11-10 12:24:03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天冷了,少吃猪肉多吃它,比鱼肉便宜,比牛羊肉鲜美,随手一炒

阿龙美食记
2025-11-08 14:10:15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滕帅刚到手的“苏超”最佳射手奖杯,被儿子弄坏了!

半岛晨报
2025-11-09 20:30:03
当年香港都看不起大陆,唯有周星驰的中山装

当年香港都看不起大陆,唯有周星驰的中山装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09:42:07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李湘回湖南娘家!父母住大别墅,客厅堆满鲜花,她却不敢露全脸

娱圈小愚
2025-11-10 09:10:46
近年力度最大!亚马逊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 “腰斩”

近年力度最大!亚马逊裁员1.4万,有国内部门 “腰斩”

南方都市报
2025-11-10 11:42:13
2025-11-10 19:00:49
中国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青年报
有重大影响力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146795文章数 59377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头条要闻

20年驾龄"老司机"一踩油门就失控了 新能源车企回应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最终,万科只成全了一个人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健康
本地
亲子
房产
公开课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怎么养出有担当的娃

房产要闻

封关倒计时!三亚主城 2.3 万 /㎡+ 即买即住,手慢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