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台湾名嘴:中国救灾能力全球第一!缅甸大地震只有中国有能力救援

0
分享至

3月28日下午两点多,缅甸曼德勒市西北方向突然地动山摇。

7.9级强震让300公里外的云南瑞丽都有强烈的震感,不敢想象缅甸本地得有多惨。

这场地震相当于177颗原子弹爆炸的威力,房屋成片倒塌,尘土里到处都是哭喊声。

就在全球网友替缅甸揪心时,台湾退役中将帅化民在电视节目里说道:

"现在能救缅甸的,全世界只有中国大陆!"

这位名嘴说的没错。

云南到缅甸震区开车三小时就到,中国救援队常备200多支队伍,一声令下两小时就能集合。

经历过汶川地震练出来的破拆高手、九寨沟地震用过的无人机测绘技术,全都能派上用场。

帅化民何许人也?

这位祖籍四川、在台军干到中将的老兵,退休后成了点评两岸事务的名嘴,是台湾电视节目里的大陆通。

他在节目里夸赞大陆地震救援能力是全球第一,这话到底有多少含金量?

当过台军后勤高官的帅化民特别看重速度。

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解放军的速度有多惊人。

2015年西藏地震,解放军4小时就装好物资,18小时冲到海拔4000米的灾区;

同年在缅甸地震时,云南医疗队接到通知6小时就带着装备出国救人。

他还提到,中国不仅救援队伍规模最大,而且地理位置上靠近东南亚地震带,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

云南救援队2023年就去过土耳其、叙利亚救灾,这些经验让他们的反应越来越快。

不过我们也不能盲从,虽然帅化民说的案例都是真的,但世界第一这个说法属于他的主观评价,我们还没有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的认证。

我国的救援能力确实强大,地震刚过去十几个小时,昆明长水机场凌晨六点半已经集结完毕。

37名云南救援队员带着生命探测仪、折叠手术台,还有20吨方便面和矿泉水,搭上专机直奔缅甸。

从接到命令到起飞只用了90分钟,简直比外卖还快。

陆路也开始行动,中缅边境的瑞丽口岸连夜开通绿色通道,重型破拆装备直接开上公路。

公羊救援队带着搜救犬从杭州出发,这些"狗鼻子特工"可是在土耳其地震中救过人的老手。

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派出的救援队今早8:35分已经落地仰光,成为第一支到达的国际救援力量。这场跨越国界的生死救援,再次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速度"。

地震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

汶川大地震后2小时首批救援队抵达震中,14.6万救援力量72小时内完成集结,创下单日空投物资106吨的纪录。

震后15分钟启动国家预案,1小时完成跨省救援调度,8小时打通生命通道,每一步都经过千锤百炼。

覆盖全国的三级物资储备网更显功力。

省级仓库常备300万人份应急物资,市县两级形成"半小时送达圈"。

2021年云南漾濞6.4级地震中,震后3小时就调拨了1.1万顶帐篷和2.2万张折叠床,物资抵达速度较十年前提升4倍。

这种战略储备和快速投送模式,让受灾群众不再无助等待。

科技装备的突破改写了生命奇迹。

我国自主研发的"蛇眼"生命探测仪,能穿透8米厚的混凝土废墟,声波、红外、雷达三模定位精度达到毫米级。

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正是这套设备在废墟6米深处锁定了幸存者的生命信号。

无人机矩阵构建起"天眼"网络。

运-20运输机搭载的雷达可在阴云天气绘制厘米级三维地图,翼龙无人机能在万平方公里范围保持通信畅通,甘肃积石山地震时72架次无人机完成380平方公里测绘,为救援指明方向。

国际舞台上,中国救援已成为速度标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别点赞:中国救援不是‘能不能’,而是‘多快能’。

500人建制的中国国际救援队,28个国家的物资预置点,12小时响应、24小时抵达的"中国速度",在莫桑比克飓风、土耳其地震等43次国际行动中屡建奇功。

从汶川到玉树,从国内救援到国际行动,中国救灾体系不断进化,但我们并非没有短板。

靠着全球最密集的地震监测网,中国在地震预警上已练就硬功夫。

1.5万个监测站点织成天罗地网,密度比日本还高出30%。

但现实总比理想骨感。

缅甸地震同时暴露了跨境救灾的软肋:我国监测网在境外300公里外就成了“睁眼瞎”,重型救援设备被震垮的机场拦在国境线,医疗队带着先进仪器却因语言不通,连伤员基本情况都问不清楚。

当时中国救援队同样被倒塌的跨境公路耽误了12小时黄金时间。

但是我们就在一次次的教训中吸取经验。

中老铁路沿线新增的20个跨境监测站,让下次地震预警能同时覆盖两国居民。

广西培训的300名“双语救援兵”,既会心肺复苏又能说东南亚方言。

灾难面前没有陌生人,天灾来临时,人类本能地会跨越国界伸手相助。

中国的经验证明,靠科技和制度能救更多人,但要想真正扛住灾难,还得靠全人类挽起袖子一起干。

潮新闻:2025-03-29《直击缅甸地震丨震后24小时:惊魂未定的震区民众,源源不断涌入的救援力量和物资》

大河网:2025-03-29《缅甸地震遇难人数升至694人 专家:威力相当于上千个原子弹爆炸》

界面新闻:2025-03-29《直击缅甸地震:震后一日,救援行动持续进行》

看看新闻:2025-03-28《帅化民:全世界有能力解决缅甸问题的一定是中国》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教育局还是很坦诚的

杭州教育局还是很坦诚的

林中木白
2025-11-07 10:35:49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常揉此穴,一辈子远离心梗!没事记得揉一揉

神奇故事
2025-11-04 22:03:24
女子水洗貂退货后续:老板娘起诉了,买家已社会性死亡,底裤被扒

女子水洗貂退货后续:老板娘起诉了,买家已社会性死亡,底裤被扒

阿纂看事
2025-11-06 08:06:17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GA环球建筑
2025-11-06 12:05:49
上海浦东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薛加良接受审查调查

上海浦东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薛加良接受审查调查

澎湃新闻
2025-11-07 15:58:06
梅毒脚的典型表现!多数人却以为是得了脚气,白白耽误了病情

梅毒脚的典型表现!多数人却以为是得了脚气,白白耽误了病情

小舟谈历史
2025-10-13 09:15:45
媒体人谈邵佳一:当年克林斯曼带德国前的履历更是一张白纸

媒体人谈邵佳一:当年克林斯曼带德国前的履历更是一张白纸

懂球帝
2025-11-07 15:05:35
河北青年杨茂之,30岁时娶了毛岸英遗孀刘思齐,他究竟是什么人?

河北青年杨茂之,30岁时娶了毛岸英遗孀刘思齐,他究竟是什么人?

青途历史
2025-11-07 04:49:46
辛芷蕾硬刚郝蕾!发文否认靠花钱运作拿奖,网友:声音越响心越虚

辛芷蕾硬刚郝蕾!发文否认靠花钱运作拿奖,网友:声音越响心越虚

小海娱计
2025-11-07 16:21:38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学医后才明白,增强骨密度最好的运动,不是散步游泳,而是这个

周哥一影视
2025-10-23 12:39:17
巴西可能没救了

巴西可能没救了

虚声
2025-11-06 20:45:05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与陈晓闪婚领证传闻真相大白1个多月,毛晓彤近况曝出,并不意外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6 13:03:13
价格翻倍!华强北集体暴涨!深圳卖家:不敢囤货,但可能更贵

价格翻倍!华强北集体暴涨!深圳卖家:不敢囤货,但可能更贵

鲁中晨报
2025-11-07 13:39:08
“聂副官”要来莆田啦!

“聂副官”要来莆田啦!

东南网莆田站
2025-11-07 20:24:19
郑丽文为赵少康发声,台媒爆多名蓝委或面临羁押,傅崐萁强硬出手

郑丽文为赵少康发声,台媒爆多名蓝委或面临羁押,傅崐萁强硬出手

阿代说事
2025-11-07 12:22:38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小女子不简单
2024-12-29 13:25:09
2025年年底前,贵人频现、事业开挂的三个星座,要发要红了

2025年年底前,贵人频现、事业开挂的三个星座,要发要红了

小晴星座说
2025-11-07 19:44:46
全运会7日金牌榜及赛程:广东超浙江,山西第5!石宇奇陈幸同出赛

全运会7日金牌榜及赛程:广东超浙江,山西第5!石宇奇陈幸同出赛

求球不落谛
2025-11-07 09:19:05
蜂蜜立大功?研究发现:蜂蜜可在48小时清除体内49%的炎症因子?

蜂蜜立大功?研究发现:蜂蜜可在48小时清除体内49%的炎症因子?

游者走天下
2025-11-07 14:39:03
独行侠扎心了!NBA历史最差数据!状元弗拉格直接破防

独行侠扎心了!NBA历史最差数据!状元弗拉格直接破防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07 18:27:42
2025-11-07 21:47:00
80后房车生活
80后房车生活
香椿一家房车旅行,分享快乐,记录生活!欢迎关注
936文章数 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头条要闻

美媒:卢拉乘中国电动汽车抵达峰会会场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手机
本地
数码
游戏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荣耀再“卷”大电池?曝行业首台 10000mAh± 中端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海信RGB-Mini LED电视携手帝瓦雷亮相巴黎歌剧院

《GTA6》跳票震动业界 微软这些大作或受影响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