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利率低至2.4%!银行拼命借钱给你消费,什么信号?

0
分享至

作者 | 布语

快醒醒,银行喊你去借钱了!

最近,有不少人都收到了关于推销消费贷的电话广告,自称是各种银行的都有,但核心话术都是一样:

您最近有资金需求吗?我们这里可以给您发放一笔大额消费贷……


一夜之间,“杨白劳”们都成了座上宾,各大银行挤破了头也要把钱借给你,让你去消费。

为了吸引人们借钱,有些银行的消费年化贷利率已经降到“2字头”,比市场上很多理财产品收益率还要低:

江苏银行推出年化利率2.58%起的消费贷产品;

宁波银行“宁来花”叠加优惠券后利率最低可达到2.49%

浙江萧山农商行个人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至2.4%

银行纷纷打折促销消费贷,拼命借钱给你消费,什么信号?


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家在政策上“松绑”了。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近印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提高个人消费贷款额度:

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

此外,新规还提出完善个人消费贷款尽职免责要求,统筹考虑履职过程、履职结果和损失程度等因素,区分客观情况与主观过失,合理确定不良容忍度。

简单来说,就是鼓励银行经理们大胆放贷,口子松起来。

站在国家的角度,给消费贷松绑当然是为了让大家敢花钱。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会议里,就明确提出了:

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而且这一条,是写在了2025年九大重点任务的首位,高层对消费的重视可见一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花呗额度”,就是在金融领域释放的促消费“大招”之一。


为什么在发钱和发消费券之间,国家选择了发贷款?

比起前两者,发贷款的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尽管在很多人朴素的逻辑里,在经济前景还不太明朗的时候,主动加杠杆贷款去消费,并不明智。

央行披露的两项数据印证了这一点:现在的人们,还在拼命存款。

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44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5.73万亿元,仅2月份住户存款就增加3.2万亿元;

贷款则显得疲软:

2月居民贷款减少了3891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减少2741亿元,虽同比少减2127亿元,但1-2月合计仍同比多减1898亿元。

存款增加,贷款减少,说明居民对于未来预期转弱,消费和投资的意愿下降。

普遍的避险情绪下,要扭转预期,国家必须给贷款端“上强度”才行。

对于很多银行来说,推销消费贷也有充分的理由:这是一门“薄利多销”的买卖,而且有助于银行转化一些不良资产。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3.4万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6%,其中信用卡、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等不良贷款余额增幅较大。

在此背景下,银行密集转让手头不良资产,迫切出清。据银登中心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转让额达到1100亿至1300亿元,这一规模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消费贷虽然原则上是只能用来消费,但从实际操作上,能给很多即将陷入债务困境的人起到纾困效果:

说明白点,就是银行再借一笔钱给你防止你逾期,而且利率还要比之前低很多。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个人的“债务置换”


接下来一段时间,依靠利息差进行套利的贷款中介,也许会成为一门生意。

不过,消费贷的低利率,其实暗含着长期的债务陷阱。不少银行的优惠政策,都限定了必须是“第一次借款”,如果后续还想续贷或者加杠杆,那利率就要往上浮动了。

考虑到消费贷普遍的还款周期在2-3年左右,如果坚持一直借,消费贷利率水涨船高的速度会非常快。按照现行的法规,金融借款年利率最高可达到24%左右。届时需要偿还的利息,恐怕是个很大的数字。

一切命运中的馈赠,都早已标好了价格。出来混,总是要还钱的。

责任编辑:逯文云_NB2581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南师大事件:都不是好东西

南师大事件:都不是好东西

17谭
2025-02-26 15:39:33
美国主动“求饶”?中国为何连台阶都不给?这场经济战打醒了全世界

美国主动“求饶”?中国为何连台阶都不给?这场经济战打醒了全世界

起喜电影
2025-04-19 14:43:12
这一次,消失多年臭名远昭的唐国强,终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这一次,消失多年臭名远昭的唐国强,终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小俎娱乐
2025-04-01 15:43:37
“阴花入户生活不富”?这5类植物室内禁养

“阴花入户生活不富”?这5类植物室内禁养

手工制作阿爱
2025-04-17 11:09:31
如果美国多余的大豆卖给印度,到底可不可行?

如果美国多余的大豆卖给印度,到底可不可行?

武当云中客
2025-04-19 10:46:21
网传上海两大公立医院大裁员!清退近30%后勤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被分流

网传上海两大公立医院大裁员!清退近30%后勤人员,连院长秘书都被分流

医脉通
2025-04-16 20:05:48
大S最后的体面被撕碎了!葛斯齐再爆料:S去世前存款疑只剩133万

大S最后的体面被撕碎了!葛斯齐再爆料:S去世前存款疑只剩133万

娱圈小愚
2025-04-18 09:56:45
唉!粤晋战0分0板0助4犯,他在场上除了想打架,剩余啥都没干

唉!粤晋战0分0板0助4犯,他在场上除了想打架,剩余啥都没干

金山话体育
2025-04-20 08:06:48
武汉一女教授称病在家12年不露面,警方进门搜查,当场震惊失语

武汉一女教授称病在家12年不露面,警方进门搜查,当场震惊失语

林林故事揭秘
2025-04-18 17:59:29
51岁钟汉良再演霸总!这次爱上保洁阿姨,网友:中年偶像剧有救了

51岁钟汉良再演霸总!这次爱上保洁阿姨,网友:中年偶像剧有救了

老梁观影
2025-04-18 18:55:11
63岁做完拉皮,肿的像气球,疼的直哆嗦,1个月后判若两人

63岁做完拉皮,肿的像气球,疼的直哆嗦,1个月后判若两人

白宸侃片
2025-04-17 12:18:30
61岁潘石屹近况曝光:清仓全身而退,没有烂尾楼和负债,人在纽约

61岁潘石屹近况曝光:清仓全身而退,没有烂尾楼和负债,人在纽约

诗词中国
2025-04-14 13:15:24
没拿下日本,美财长对华发出邀请,中方换谈判代表, 事情不简单

没拿下日本,美财长对华发出邀请,中方换谈判代表, 事情不简单

大局盘观
2025-04-19 23:43:47
突然又火了!成都有人组团开捡,多方提醒:危险!

突然又火了!成都有人组团开捡,多方提醒:危险!

封面新闻
2025-04-20 00:42:20
足球报谈国安大胜:周金辉批评了球队,塞蒂恩给球员放假

足球报谈国安大胜:周金辉批评了球队,塞蒂恩给球员放假

懂球帝
2025-04-20 13:36:49
不再谈判!澳总理态度强硬:将强行收回港口?中国霸气表态

不再谈判!澳总理态度强硬:将强行收回港口?中国霸气表态

帝王崛起
2025-04-20 10:55:08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变成“教育集团”?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学校,变成“教育集团”?

正解局
2024-10-24 13:01:14
凯尔特人霸主塔图姆创27岁奇迹!37年纪录已成历史

凯尔特人霸主塔图姆创27岁奇迹!37年纪录已成历史

智凌纵横
2025-04-18 20:30:05
郭宝履新湖北黄石副市长 曾在长江产投、湖北资管任职

郭宝履新湖北黄石副市长 曾在长江产投、湖北资管任职

财联社
2025-04-19 18:54:40
1988年我正营转业,战友都选择城市,我却去乡镇,却改变了人生轨迹

1988年我正营转业,战友都选择城市,我却去乡镇,却改变了人生轨迹

红豆讲堂
2025-04-17 11:26:46
2025-04-20 15:39:00
智谷趋势 incentive-icons
智谷趋势
十大最具影响力财经微信公众号
2329文章数 67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不到8个月,购买量何以超亿台?

头条要闻

上海近十家楼盘密集发出严正声明:请个别中介自重

头条要闻

上海近十家楼盘密集发出严正声明:请个别中介自重

体育要闻

广东男篮不是没输过,但从没如此狼狈过

娱乐要闻

分手了?鹿晗生日关晓彤未送祝福,

科技要闻

机器人半马:摇摇晃晃21公里,跌倒也燃!

汽车要闻

把探险刻进DNA,2025长安福特年度福探长盛典举办

态度原创

健康
手机
教育
家居
房产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手机要闻

全新 vivo X200s / X200 Ultra 手机支持朋友圈发布动态照片

教育要闻

上海某名校小升初,难度很大,求梯形面积

家居要闻

天台月光 灰白简约空间

房产要闻

白鹅潭C位新品登场!抢占主城晋阶改善,盯紧新世界·天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