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时代ZJC-50KV电压击穿试验仪典型用户:绝缘子避雷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均匀电场中,电极间的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时,间隙中的电离过程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例如,d=3cm时,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击穿场强等于28.6kV/cm,电子电离系数α=8.5cm-1(见图2-11),而当电压降低仅10%后,α就减小一半,电子崩中的电子也降至只有万分之一。因此均匀电场中,随着电压升高直至击穿电压,间隙中的空间电荷实际上是可以忽略的。因而可以认为放电是在事先没有积累起空间电荷的条件下开始发展的。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发展的条件就不同了。例如,内、外半径分别等于0.1cm及5cm的同轴圆柱电极间,标准状态下空气的击穿电压为90kV,出现电晕的电压约30kV,因而内电极表面的外电场强度(不计入空间电荷的电场)相应地可分别达230kV/cm及77kV/cm。也就是说,即使当电压低于电晕起始电压一半并只及击穿电压的1/6时,内电极表面的外电场强度也超过30kV/cm,而电子电离系数已高达约50cm-1。所以随着电极间电压逐渐升高,这里甚至早在爆发电晕(自持放电)之前,就已发展起相当强烈的电离现象(非自持放电)了。大量空间电荷使电场畸变,对放电过程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棒-板间隙是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因此,以下讨论棒-板间隙中的放电过程。这种间隙中,电离过程总是先从棒电极附近开始。棒的极性不同时,空间电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还存在着所谓极性效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