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追风筝的人》:做个不伤害别人的人

0
分享至

作者:赤海贝

如果你的朋友被别人施暴或欺负,你会为对方挺身而出吗?我想这是个开放性的答案,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说实话,我不想知道答案,因为每次人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说,愿意为对方挺身而出,可是到了真正在施暴现场,每个人往往是懦弱的。前几年,著名的“江歌案”便是个典型案例,有时候我们人身在安全的法律框架内,不代表我们的道德没有缺陷。

看过一个很让人感慨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阿富汗的喀布尔,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兄弟。哈桑是哈扎拉人(阿富汗少数族裔),饱受歧视,却始终以赤诚之心守护阿米尔。十二三岁时,两人痴迷风筝比赛,哈桑是追风筝的天才,常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1975年的一场风筝大赛中,阿米尔为赢得父亲认可割断对手风筝,哈桑在追回风筝时被恶霸阿塞夫性侵。阿米尔目睹惨剧却因懦弱选择沉默,事后因无法面对愧疚,诬陷哈桑偷窃,迫使哈桑与其父亲阿里离开。自此,阿米尔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

苏联入侵阿富汗后,阿米尔与父亲逃亡美国,在贫困中艰难谋生。阿米尔成为作家,娶妻定居,但童年的阴影始终萦绕心头。

多年之后,父亲去世。父亲的好友拉辛汗临终告知真相:哈桑竟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为守护阿米尔的老宅被塔利班杀害,他的儿子索拉博落入塔利班头目阿塞夫之手。拉辛汗的遗言“这里有重新成为好人的路”唤醒了阿米尔的良知。

阿米尔冒险重返塔利班统治下的喀布尔,目睹家园满目疮痍。他历经生死救出索拉博:与阿塞夫搏斗时几乎丧命,索拉博用弹弓(曾属于哈桑的武器)击伤阿塞夫,两人侥幸逃脱。

阿米尔带索拉博回美国,但孩子因创伤封闭内心,甚至自杀未遂。最终,在一场风筝比赛中,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逐风筝,喊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以哈桑的方式完成自我救赎,也为索拉博重燃希望。

这个故事就是小说《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的处女作,自2003年问世以来便成为全球畅销书,并被改编为电影、舞台剧等。这部小说以阿富汗的历史动荡为背景,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探讨了人性中关于背叛、罪恶、宽恕与救赎的永恒主题。

《追风筝的人》并未刻意追求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个体的脆弱、矛盾与成长,让读者在阿米尔的故事中照见自己。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性的阴暗面(自私、懦弱、偏见)与光明面(爱、勇气、责任)始终共存;它也证明,救赎不在于成为圣人,而在于在裂痕中坚持向善的微小努力。

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真实刻画,以及对“人如何与过错共存”的深刻探索,或许才是其普世价值的核心。无论是阿富汗的战火、美国的移民社区,还是任何一片土地上的普通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共鸣——因为我们都曾是“追风筝的人”,在生命的狂风里追逐着救赎、自由与希望。

在读这个故事时,我发现人身上的人性,有时候让人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内心苍凉,就像一句名言写的那样:只有人心和太阳不敢让人直视。在我看来,《追风筝的人》阐述的是关于救赎是永不停歇的追寻‌。从“偷走真相”到“直面罪行”,救赎需打破自欺的牢笼‌。就像小说结尾写道:“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

我读到:“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地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我才知道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是多么的艰难。

可是朋友,要面对那些让我们自己自惭形秽的内心深处的最阴暗的东西,真的需要勇气。

在我看来,《追风筝的人》里最懦弱的人不是阿米尔,而是他的父亲。

在小说中,父亲被塑造为“英雄式”人物,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曾徒手与黑熊搏斗,在阿富汗社会享有极高声望,甚至被形容为“像太阳吸引向日葵”般的存在‌。他的商业智慧与政治远见同样突出,精准预言阿富汗政局动荡,在美国仍能理性评价国际关系,展现出超越民族偏见的格局‌。从这些方面来看,阿米尔的父亲诗歌完美的,勇敢的,精明的人。可是显示或许并不是如此,父亲年轻时目睹盗贼杀死他的父亲,却懦弱的不敢发声;等到壮年,他竟然背着最忠实的仆人,与仆人的妻子出轨,生了私生子哈桑,对此却从来不敢承认。父亲隐瞒哈桑是自己私生子的真相,既偷走仆人阿里的尊严,也剥夺哈桑作为儿子的权利,违背了自己宣扬的“盗窃即罪行”的信条‌。

除此之外,父亲对阿米尔的冷漠与对哈桑的隐性偏爱(如为哈桑修复兔唇),加剧了阿米尔的嫉妒与自卑‌。因阿米尔性格懦弱而对其失望,却忽视自身教育缺失(如用“盗窃论”说教却未解释深层含义),导致阿米尔长期陷入自我否定‌。

在父亲的眼里,以善行抵消罪孽‌是最好的途径。父亲通过建立孤儿院、救助他人等善举,试图弥补对哈桑母子的亏欠,印证“当恶行导致善行,才是真正的救赎”‌。这一行为既是自我救赎,也是对社会形象的维护,暗示其道德挣扎的复杂性‌。至死未向阿米尔坦白哈桑的身世,将救赎的责任转嫁给儿子,凸显其性格中逃避与自私的一面‌。

父亲角色不仅是阿米尔成长的镜像,更是阿富汗社会裂变的隐喻,其复杂性深刻诠释了“人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的阴暗面抗争”的主题‌。

父亲临终前鼓励阿米尔写作,并为其婚姻牵线索拉雅,暗示他希望儿子能完成自己未尽的道德责任‌。作为普什图人,父亲深陷阿富汗的种族等级制度,即便内心承认哈桑的血缘,仍迫于社会压力将其视为“仆人”,暴露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

父亲在美国因癌症去世,象征旧时代阿富汗价值观的终结;而阿米尔收养索拉博并重返故土,则暗示其精神遗产通过代际救赎得以延续‌。

父亲在《追风筝的人》中是英雄与罪人的双重身份‌,既是被仰望的“飓风先生”,又是背叛友谊、逃避责任的懦夫‌;父亲也是善行与谎言的共生‌,通过公共善举掩盖私人罪行,揭示人性中光明与阴影的不可分割‌;更显示了传统与现代的撕裂‌,在阿富汗传统价值观(种族、荣誉)与美国移民身份之间挣扎,成为文化冲突的缩影‌。

现实是复杂,朋友如果你也遇见类似的情况,或许不需要太悲凉,毕竟人性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就像书中那句话:善恶并非对立,而是共存于个体抉择中。

读完这本小说,我觉得给我众多启示。善恶并非对立,而是共存于个体抉择中(阿米尔的懦弱与勇敢、哈桑的忠诚与隐忍)‌。未解决的创伤会持续侵蚀灵魂,“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呼唤对过去的主动和解‌。哈桑的悲剧不仅是个人命运,更是阿富汗种族压迫的缩影,打破偏见需从自我觉醒开始‌。

1.救赎的本质在于直面过错与持续行动‌

阿米尔通过重返阿富汗寻找哈桑之子索拉博,将“弥补过错”转化为具体行动,揭示了救赎需要直面罪责而非逃避‌。阿米尔父亲通过建立孤儿院等善举试图抵消过往的背叛,印证“当罪行导致善行,才是真正的获救”‌。

2.自我认知的觉醒需要勇气与行动‌

阿米尔从目睹哈桑受辱时的退缩,到为救索拉博与阿塞夫搏斗,展现了直面内心恐惧是打破人性枷锁的关键‌。阿米尔最终接纳哈桑的同父异母血缘关系,象征对阿富汗种族歧视制度的反抗,也暗示人性高于社会标签‌。

3.战争与暴力对人性与社会的双重摧毁‌

哈桑之子索拉博在战乱中失去纯真,印证“在阿富汗,有很多儿童,却没有童年”‌。阿米尔家族两代人的流亡与回归,映射战争不仅撕裂国土,更割裂了文化认同与代际关系‌。

4.谎言与真相的博弈决定命运走向‌

阿米尔诬陷哈桑盗窃,导致哈桑父子被驱逐,揭示“说谎即剥夺他人真相权”的伦理崩塌‌。

索拉雅向阿米尔坦白过往,以坦诚建立信任,证明“被真相伤害胜过被谎言安慰”‌。

5.风筝的隐喻是自由与救赎的双重象征‌

童年的风筝‌:象征纯真与友谊,却在割断的瞬间预示人性裂痕的不可逆‌。

成年的风筝‌: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的场景,既是代际救赎的完成,也暗示希望需以行动延续‌。

这些启示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洪流,在背叛、谎言与战争的阴影中,始终指向人性的坚韧与救赎的可能‌。

写在最后: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都需要努力做一个不伤害别人的人,因为你的一个善举就会结束别人内心的创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文雅笔墨
2025-11-04 09:18:55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郑丽文称台湾是“国家”,马英九落泪,洪秀柱亮明立场:谋求统一

乐天闲聊
2025-11-03 16:01:45
破防?40岁C罗语出惊人:夺世界杯非我梦想!7场比赛定义GOAT不公

破防?40岁C罗语出惊人:夺世界杯非我梦想!7场比赛定义GOAT不公

我爱英超
2025-11-04 23:12:05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女孩称洗澡时被父亲偷看,相关部门:系口角矛盾产生误会,父亲回应:只是递牙刷,无不妥举动

极目新闻
2025-11-04 19:30:08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阿根廷总统米莱向自己开刀,居然取消国家媒体和总统特权

深度报
2025-11-03 22:51:46
65岁大爷和40岁女人搭伙1个月分手,女人:每天分手费要3000元

65岁大爷和40岁女人搭伙1个月分手,女人:每天分手费要3000元

烙任情感
2025-11-03 21:22:08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古二成功毁掉王家卫,《繁花》电影版流产,导演生涯基本结束

光影新天地
2025-11-04 14:48:35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月薪0-1000元?江油二医院就“护理岗招聘信息出错”致歉:系审核不严所致

界面新闻
2025-11-04 19:20:16
上海女子崩溃:支付宝被连续扣款8笔!多人中招,警惕这项服务!警方紧急提醒

上海女子崩溃:支付宝被连续扣款8笔!多人中招,警惕这项服务!警方紧急提醒

上观新闻
2025-11-03 17:29:06
韩国一公益组织曝光“坏爸爸”:为约5万名韩菲混血儿讨要抚养费,发起人曾被控诽谤

韩国一公益组织曝光“坏爸爸”:为约5万名韩菲混血儿讨要抚养费,发起人曾被控诽谤

红星新闻
2025-11-04 17:54:53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大家都被特朗普给骗了!原来中美贸易战只是幌子!特朗普目的曝光

百态人间
2025-11-04 16:03:39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你怎么不去帮美国打仗?”质问上官正义的警官应给出个说法

方清云
2025-11-04 12:52:42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悄悄4连胜,球队老大不可替代值+0.9!就这么打,离冠军不远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5 00:05:55
朝鲜为他举行国葬,曾任国家元首逾20年

朝鲜为他举行国葬,曾任国家元首逾20年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4 20:52:03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高三生被恶意撞伤身亡,肇事者是邻居

中国新闻周刊
2025-11-03 20:38:11
向太陈岚直播时狂怼王家卫:他没有张叔平是个屁,投资他的老板基本都亏钱,还称自己绝不录用他,他不受控

向太陈岚直播时狂怼王家卫:他没有张叔平是个屁,投资他的老板基本都亏钱,还称自己绝不录用他,他不受控

观威海
2025-11-04 14:58:03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坐过两次牢的郭美美,昨天又提劳斯莱斯了,她的钱哪来的?

坐过两次牢的郭美美,昨天又提劳斯莱斯了,她的钱哪来的?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4 21:06:40
大规模闭店!曾经的排队王!很多阜阳人吃过…

大规模闭店!曾经的排队王!很多阜阳人吃过…

掌上阜阳
2025-11-03 18:13:53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制裁风暴来袭之下:我国炼油厂集体避开俄罗斯油!看来不过如此…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1-04 09:37:00
2025-11-05 01:31:00
元启智创
元启智创
教师&心理咨询师,作家&诗人?不,世界这么大,只想跟大家聊点有趣的/赤海贝&焱贞茱
78文章数 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她是年赚5000万的女神,却选择在农场养鸡,背后真相令人震惊!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头条要闻

男子被警方扣押1000万元无罪后申诉要求返还 警方回应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家居
游戏
时尚
亲子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年轻态度 功能舒适兼备

《鬼灭:无限城篇》引进版无删改? 博主因名誉权侵权被判赔偿米哈游11万元

卷首语 | 拒绝和解的勇气

亲子要闻

越来越多的男人养不起家了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