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老师介绍,初中地理教材将夏至日改为6月21日前后,这引起了不少地理老师的关注。
人教版部编版2024版
此前,无论是初中地理教材还是高中地理教材,夏至日的日期都注明在6月22日前后,这是很多地理老师和学过地理的学生的共同记忆。翻阅人教材等高中地理教材,今年也都没有改动。
0 1
夏日并非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其实并非是一个日期。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依据的是“大阳黄经度数”划分,即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所到达的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为夏至点。
所以,夏至等二十四节气本质上都是个“点”,是个时令点。
0 2
夏至并不固定哪日
夏至出现在太阳运行至黄经90°,这一天在6月20日-22日左右。
原因有以下两点:
(1)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是呈椭圆形的,而不是完美的圆形。同时,地球的自转也是有微小变化的,因此节气时间并不完全一样。
(2)历法也是导致夏至日期不同的一个因素。公历纪年法将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确定为365天,而实际上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准确时间为365天48分46秒,这意味着公历纪年法与节气确定原则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为了弥补这个时间差,公历纪年法中引入了闰年的概念,即年份是4的倍数且不为100的倍数时为闰年,闰年在2月份最后一天增加一天,以此来调整时间差。尽管如此,闰年的调整仍然存在细微的误差,因此节气日期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导致节气日期不固定。
0 3
夏至日在提前
2024年夏至出现在6月21日4时51分,这也是228年以来最早出现的夏至。为何夏至出现的时间,会有越来越早的趋势?
这种逐年提前的趋势还是由于前面所说的阳历(公历)与回归年计算方式的差异所导致。 具体而言,一个回归年约为365.2422天,而阳历年份为365天,闰年则为366天,四年累计为1461天,相比之下,四个回归年总计1460.9688天。 由于阳历四年的总天数略长于回归年,因此导致了夏至时间的逐年提前现象 。
查阅近三十年夏至日日期,1991、1995、1999、2003、2007、2011、2015年是在6月22日,其余均在6月21日。没有一天的夏至日是在6月23日,因此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这个“后”不大准确。
根据历史数据预测,到2096年,夏至将进一步提前至6月20日的14时30分。
教材做出夏至日调整,应该是基于夏至日当前的实际和接下去的趋势做出的。这样的调整贴近生活,也符合学生认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