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作品《深圳打工》2023年获全国散文二等奖,在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作家王伟如何能同时兼顾工作与文学创作?他的创作源泉来自哪里?
从小有个“作家梦”
上世纪70年代,王伟出生于陕西延安富县葫芦河畔。葫芦河,清澈见底,静静地流淌着。小时候,他最爱在葫芦河畔钓鱼、游泳、洗衣服。葫芦河无论遇到怎样的干旱或洪涝,始终默默流淌,从不干涸。在这片山水的滋养下,他学会了坚持,懂得了生命的顽强。
家乡陕西,有唐尉迟敬德点兵的南北教场,诗人杜甫躲避战乱的羌村故居,道教圣地-太和山,石窟寺的千佛殿、东村宝塔,震惊中外的直罗战役纪念馆等众多历史文化古迹。西北民风淳朴,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沃土。很多人年少时都有一个梦想,王伟从小就有一个“作家梦”,他把成为作家列为人生的重要目标之一。
对文学的热爱,源于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是袁静和孔厥合著的小说《新儿女英雄传》让王伟深深痴迷,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更是让他的灵魂深受震撼。每天早晚,他都蹲在家门口的墙角边或院子里,如饥似渴地阅读一部部文学作品。四大名著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战争与和平》等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阅读的。在这些作品的滋养下,少年王伟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文学的种子播进他的心里。
家乡长久以来的耕读传统更让他养成了一种坚韧、倔强的性格,有了与自然、命运抗争的毅力和勇气,他知道,所有愿望的实现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搏取。
王伟对作家潜意识就有一颗敬畏之心,从长辈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中,特别是邻居爷爷每到晚上向他讲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滋润了他心田的这颗文学种子,它渐渐发芽了!参加工作后,并没有阻止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尤其喜欢路遥的作品,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书,更是与家乡对话的桥梁,是对陕西这片土地深沉情感的寄托。在路遥构建的文学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根,懂得了家乡人血液里流淌的勤劳、善良和对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2023年12月15日,“东京梦华”第十届全国文艺大典举办。王伟作品《深圳打工》获全国散文二等奖。
在都市打拼中兼顾创作
2005年,王伟来到深圳工作。改革开放的热土令他心潮澎湃,观察社会、体验真实生活、以及不断的练习写作使他逐渐成熟起来。广东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这里的人们思想解放、敢想敢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乘势而起的企业家、小老板,有靠打工勤劳致富的老实人,有成功人士的精彩故事,也有失败者形形色色的眼泪。耳濡目染,五光十色的社会舞台,给了王伟创作的灵感和动力。他写小说,写散文,陆续有作品发表在《人民日报》《火花》《山花》《中华文学》等报刊杂志,散文《深圳打工》获得首届深圳“莲花山”杯散文优秀奖,《故乡》获得2019年度《中华文学》全国小说三等奖。小说《驻村干部》为国家文化部主管人才库收录。成为《中华文学》、《今古传奇》、《文学艺术》、《西北作家》签约作家,先后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深圳作家协会、深圳文学学会、深圳福田作家协会、中国散文协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等文学组织。
2014年,王伟曾有幸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见证了历史的诞生。在这段工作经历中,他结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事与朋友,他们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文化,在与他们的交流中,王伟拓宽了视野,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团队团结一心的精神让他深受感动,他收获的坚韧、技术、荣耀与友情,将一直陪伴着他。在这期间,他感受最深的是中国建筑的速度,国人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这对他影响极大。
曾经有人问王伟,怎么能够同时兼顾工作与文学创作?其实文学对王伟而言是深入骨髓的一种爱好,上班时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业余时间用来读书、写作。
王伟离开了故乡已经多年了,在繁华的都市中奔波、忙碌、打拼。每当生活的浪潮将他拍打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的时候,他会翻开书籍,在熟悉的文字里汲取力量,再次坚定地踏上前行之路,带着陕西人的热忱与豪迈,奔赴生活的战场。他从未忘记家乡那片山水,葫芦河的潺潺流水声,常常在他的梦中响起。那河畔的柳树、青山、田野,都成为他心中最珍贵的记忆。他知道,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葫芦河畔的山水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是他生命的根。
2023年12月获《今古传奇》年度全国十佳优秀签约作家。
扎根群众创作多部优秀作品
经过多年努力,王伟长篇小说《追梦》完成,以独特视角和生动描写,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青年人的生活与追求,一群追梦的青年男女,承载着年轻人的思想抱负和激情梦想,演绎着不同的人生遭遇。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画卷,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不能做到不食人间烟火。王伟深入到现实生活之中,扎根群众,去除浮躁心态,坚守为人民奉献精品的职业精神,通过与时俱进、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提供优秀文学作品。不故步自封、闭门造车,通过参加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学习和培训,不仅充实丰富了自己,更增加了深深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下,王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故乡记忆》描述了家乡的冬景,包括风卷雪花的狂野景象,以及农村冬季的生活场景,如碾米、做油糕、杀年猪、准备年夜饭等,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展现了独特的人文风光和传统习俗。《深圳追梦》展现了在深圳的奋斗与梦想,讲述了打工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划旱船》围绕春节过年办社火的秧歌汇演,展现了地方文化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一种和谐、温暖的情感。系列作品极大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2023年12月15日“东京梦华”第十届全国文艺大典举办,王伟作品《深圳打工》获得全国散文二等奖。
作品《深圳打工》获首届“莲花山”杯散文优秀奖;作品《暴雨前后》获2019年度《中华文学》全国小说三等奖;小说《驻村干部》被国家文化部主管人才库收录,并获得“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小说类二等奖;作品《故乡》获得《中华文学》2020年度全国优秀散文二等奖。
2021年度《中华文学》作家名录凤凰榜一等奖;
“华夏杯”中国诗歌华诞七十周年优秀奖。
作品《中山一家亲》获得《中山日报》优秀奖。
王伟现为《今古传奇》《中华文学》《西北作家》《中国好诗》《文学与艺术》签约作家。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等。评为广东省四级作家职称。
陆续在《名家名作》《延河》《奔流》《中华文学》《中华诗词》《青年文学》《今古传奇》《鸭绿江》《文汇》《人民作家》《陕西广播电视报》《火花》《秦风》《中国诗歌》《叁花》《法制周报》《莲花山》《龙华文学》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
作者:蔡秀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