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SEAS NEWS
海外桥讯
第218期
本期涉及国家:芬兰、印度、瑞士、比利时、日本
芬兰拟建波罗的海跨海大桥以加强与欧洲的交通连接
芬兰正研究加强与欧洲公路和铁路交通连接的方案,其中包括一座横跨波罗的海、连接瑞典和爱沙尼亚的跨海大桥。
芬兰工业联合会在最新报告中指出,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和欧盟推进泛欧交通网络计划,芬兰应考虑修建通往瑞典的桥梁或隧道,以确保更稳定的陆路运输通道。
芬兰工业联合会交通与基础设施首席政策顾问Tiina Haapasalo在接受 Euronews Next 采访时表示,芬兰在保障波罗的海海上运输的同时,还需建立新的物流路线,以确保欧洲交通网络更加稳固和畅通。
此外,芬兰企业界提出了一项可能的路线规划,即经斯德哥尔摩延伸至哥本哈根,以进一步融入欧洲交通网络。该计划一旦实施,将大幅提升芬兰的国际运输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并提升该地区的交通保障水平。
(来源:euro news)
亚洲最宽六车道大桥比哈尔邦莫卡马-贝古萨莱大桥即将通车
印度比哈尔邦的莫卡马-贝古萨莱大桥即将完工。这座横跨恒河的六车道斜拉桥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宽的同类桥梁,预计4月向公众开放。
该桥全长8.15公里,连接莫卡马的阿恩塔与贝古萨莱的西马里亚,其中主桥长1.865公里,引道长6.285公里。目前工程已完成92%,预计3月底全面竣工,其中一侧车道将在4月通车,另一侧预计5月开放。
该项目由印度总理莫迪于2017年奠基,并于2018年8月11日正式动工,总投资116.1亿卢比。通车后,该桥将大幅改善比哈尔邦南北交通,巴特那至贝古萨莱的通行时间预计缩短约2至2.5小时,并有效分流圣雄甘地大桥和拉金德拉大桥的交通压力。
该桥全宽34米,两侧各设三条13米宽的车道,并配有1.5米宽人行道及夜间照明设备,以确保通行安全。该桥的建成将显著改善比哈尔邦的交通网络,并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来源:NDTV)
瑞士学者开发AI助手优化桥梁检测与干预
瑞士铁路管理机构与学术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款AI工具,用于评估简单混凝土桥梁的安全性。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AI模型,以评估瑞士铁路系统中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桥梁。
该研究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混凝土结构与桥梁设计教授Walter Kaufmann领导,博士研究员Sophia Kuhn重点研究机器学习算法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她与同事及瑞士铁路局合作,开发了一种AI模型,用于优化刚性框架桥的结构评估优先级,并辅助维修干预决策。
Sophia Kuhn还参与了基于AI的桥梁设计研究,以确保其满足特定项目目标和边界条件。该技术的应用有望提高基础设施维护效率,并推动桥梁工程的智能化发展。
(来源:Bd&e)
比利时桥梁拆除过程中坍塌造成1死3伤
比利时瓦隆大区小镇拉卢维埃一座横跨运河的桥梁在拆除过程中突然坍塌,桥体坠落至一艘停泊的无人货船上,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
据悉,该桥自2月24日起开始拆除,以便日后修建新桥。事发时,桥下货船正在装载拆除的桥梁材料,事故发生后,至少两台起重机从桥上掉入水中。
现场共有十余名工人正在施工,至少4人落水。救援人员迅速展开行动,但其中一名工人因伤势严重不幸身亡。此次坍塌事故不仅影响了施工进度,还导致周边道路和航运交通受到严重干扰。相关部门已封闭事故区域,并加强安全评估,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来源:新京报)
每周
一桥
江岛大桥
现实版的“过山车”挑战极限的工程奇迹
在日本,有一座桥远远望去宛如一条直通天空的“过山车”。它的陡峭坡度让人望而生畏。这座桥就是江岛大桥,横跨鸟取县境港市和岛根县松江市之间的中海湖,全长1.7公里,最高点达44米。这一视觉冲击的背后,隐藏着一项精密而严谨的工程设计。
陡峭的设计背后
江岛大桥如何破解交通难题?
在江岛大桥建成之前,往来境港市与松江市的车辆必须经过中浦水门上的道路。然而,这条道路存在两个严峻的问题:每当船只通过水门时,车辆需等待约八分钟,导致交通严重拥堵;此外,该道路无法承载14吨以上的大型车辆,极大限制了货运运输的效率。
面对日均1.4万辆的车流量,日本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无需开合的高架固定桥,以确保车辆能够不受水门交通管制影响,实现全天候通行。这座桥不仅要满足日常交通需求,还必须为500吨级的轮船提供通行空间,因此桥面高度被设定为44米。为了在有限的距离内达到这一高度,桥梁的两侧坡道设计为岛根县方向6.1%,鸟取县方向5.1%。尽管从数据来看,这一坡度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但由于摄影角度、远摄镜头的压缩效应以及人们对陡坡的天然恐惧,江岛大桥被赋予了一种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形象。实际上,这座桥虽然对驾驶员的操作有一定要求,但远没有看上去那么危险。
视觉错觉下的惊险幻象
江岛大桥真的如此陡峭吗?
许多关于江岛大桥的照片都呈现出一种惊险的画面,仿佛这座桥近乎垂直,一辆汽车一旦驶上去,就会因坡度过大而倒滑下来。然而,这其实只是视觉错觉所造成的误导。
当摄影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江岛大桥时,远处的桥面和近处的桥基在画面中被压缩,使得坡度看起来比实际更为陡峭。再加上从桥底仰拍的角度,进一步增强了视觉冲击,使人误以为这座桥几乎是垂直的。事实上,在驾驶过程中,江岛大桥的坡度更接近普通高速公路上的陡坡,只要合理控制车速,就可以轻松驶过,并不会出现看上去那样的极限挑战感。
桥面的路面材质经过特殊处理,采用了高摩擦系数的防滑涂层,以减少雨天或冰雪天气下车辆打滑的风险。其次,桥面坡度的变化是逐步进行的,而非突然提升,让驾驶员有足够的时间调整车速。此外,桥梁的限速标志和警示牌设置明确,引导车辆在上下桥时保持合理的速度,避免发生危险。由于江岛大桥的坡度较大,为了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安全,自行车和行人被禁止通行。这座桥只允许机动车驶入,确保桥上的交通更加顺畅。
广告造就的传奇
江岛大桥如何意外走红?
江岛大桥原本只是一座普通的基础设施,但真正让它声名远扬的,却是一则汽车广告。2013年,日本大发汽车在此拍摄了一支广告,展示旗下轻型汽车“Tanto”的强大动力。画面中,车辆毫不费力地攀爬上陡峭的江岛大桥,仿佛完成了一项极限挑战。这支广告不仅成功塑造了“Tanto”可靠的动力形象,也让江岛大桥以“最惊险的驾驶体验”在网络上迅速走红。
随着广告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亲自体验这座“现实版过山车”。然而,真正驾驶在江岛大桥上时,人们才发现它远没有看上去那般惊险。所谓的极限坡度,不过是视觉错觉与工程智慧共同营造的幻象,但这一误解,反而成就了江岛大桥的独特魅力,使其成为网红地标。
江岛大桥的陡峭坡度并非为了制造惊险,而是现实需求下的工程选择。它巧妙平衡了通航需求、城市发展与交通流畅性,既改善了物流运输,也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尽管它因视觉错觉成为“网红”,但真正的价值在于其科学设计与精湛工艺。
(来源:人民网、yahoo、JNTO、wiki等)
欢迎各位看官为【海外桥讯】栏目投稿交流,期待与您多多互动。
栏目邮箱:
international@bridgecn.org
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公众号“桥梁视界”
编译 / 《桥梁》杂志社国际部
责编 / 黄馨怡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王硕 廖玲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552183635
稿件投递
联系人:王硕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3910070564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010-64282959-503
联系人:穆玉
联系邮箱:xmt@bridgecn.org
联系电话:18910480043
喜欢请转发吧!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