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横琴自然周正式启幕
7大主题、60余场活动轮番登场
更有全年超10万棵树苗
等你来种!
快跟随镜头直击开幕盛况
解锁你的春日绿色计划吧~
3月12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三届自然周开幕仪式在天沐河赛艇公园举行。
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符永革、李翀,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苏崑,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魏以军、叶真,执委会及省派各机构、广东省林业局、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澳门市政署、澳门科学馆等相关代表,以及横琴一中师生等逾百人受邀参加,共同揭开合作区年度自然盛会的大幕。
开幕仪式上,嘉宾们共同浇灌象征绿色和希望的小树苗,为这场年度自然庆典拉开帷幕。现场,还播放了第三届横琴自然周年度概念片。
横琴自然周是由合作区执行委员会指导,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主办的大型环保公益品牌活动,结合中国植树节、世界森林日,以及广东省爱鸟周等生态节日,并与澳门绿化周联动,旨在全面展现横琴自然之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推动粤澳两地生态交流与合作区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届横琴自然周将于今年3月12日至26日举行,其间将开展涵盖义务植树、古树保护、自然摄影、嘉年华、自然展览、爱鸟护鸟、自然课堂等七大主题,60余场活动供市民参与,通过一系列自然科普与生态体验活动,为市民游客打开一扇亲近自然的窗口,向社会各界传递可持续发展理念。
参与方式:关注“横琴湿地”公众号或通过“一户通”APP,一键报名!
当天恰逢第47个中国植树节,现场也举行了本届横琴自然周正式开幕以来的首场义务植树活动,粤澳两地有关部门、横琴学校和市民群众等共同参与,为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凝聚绿色共识。
植树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浇水一气呵成,每一道工序都细致认真。经过一番辛勤劳动,高山榕、红花玉蕊、水黄皮、小叶榄仁……60余株树苗落地安家,为初春的横琴增添了一抹新绿。
义务植树是横琴自然周的一项重要主题。本届活动延续“万树计划”目标,在3月份的活动期间将开展40多场植树活动,计划种植树苗1万棵。此外,全年将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超过百场,预计种植树苗10万棵,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生态理念,让“爱绿植绿护绿”深入人心。
现场还设置了“你好,横琴种树人”互动式留影墙,以及多个自然科普互动摊位,向现场的市民游客展示横琴生态魅力,普及垃圾分类、爱鸟护鸟、古树保护等知识。
活动现场的互动摊位人气爆棚!新奇有趣的植物样本和活灵活现的鸟类照片,吸引了不少学生和群众驻足观看。“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亲近了解自然,寓教于乐,受益匪浅。希望能多举办这类活动,让更多人感受自然教育的快乐和魅力。”来自横琴的一位教师由衷称赞道。
合作区执委会副主任、省委横琴工委委员李翀表示,近年来,合作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示了以生态为媒不断深化琴澳融合的奋进之姿。横琴自然周作为品牌性大型环保公益活动,将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进一步探索琴澳生态合作新路径,深化两地“心联通”,共建宜居“桃花源”,助力湾区绿色发展。
自2023年以来,横琴自然周已连续举办三届,受到琴澳两地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而在一系列自然主题活动的背后,一条绿色的脉络也将琴澳两地紧密地连接起来。
今年1月份,合作区执委会正式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以“山水琴澳岛、合美新家园”为未来发展愿景,塑造琴澳一体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并探索跨境联合保护生态资源,共同守护自然生态本底。
以绿为底
不断拓展“澳门+横琴”的新场景
琴澳两地将携手书写出
更多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横琴湿地”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