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商务部约谈了沃尔玛,很多国内消费者没搞清楚状况,就开始叫嚷着要抵制沃尔玛。大家在没弄明白前,别这么冲动。具体怎么回事呢?我给大家讲讲。
美国提高了关税,沃尔玛在跨境业务这块,想让中国供应商降价,以此来承担因美国提高关税而增加的成本。这样一来,中国这些供应商降价后,基本上就赚不到钱,甚至可能亏损,所以商家们就不乐意了,于是抱团抵制这件事。国家也出面了,要调查沃尔玛并协调此事。
针对这件事,我们得认清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商家一开始不团结,原因有两个。其一,没找到组织者,缺乏统一规划。
其二,商家当时还有利润可赚。
要是没利润,赚不到钱了,不用找组织者,他们自然就会抱团形成组织。由此可见,国内电商的内卷程度还不够。为啥这么说呢?要是内卷够狠,商家赚不到钱,自然就不会去做以价格为核心的流量分配机制的电商平台了。可现在还在做,不就是因为还有钱赚,内卷得不够狠嘛。
第二,跨境业务的体量以及发展空间极为巨大。要是没有足够的体量和发展空间,商家也不会反应这么激烈。对于一个没希望又赚不到钱的市场,大不了不干了,还抵制啥呢?就因为这个市场能挣不少钱。比如沃尔玛在2024年的跨境销售总额达到648亿。市场规模足够大,而且沃尔玛的供应商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厂家。
第三,商务部介入调查此事,表明国家实力显著提升,给国内供应链撑了腰。但从侧面也说明,在面对经济实力、主权等各方面与我们差不多的经济主体和企业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是正确的相处之道。
我们可以爱国,可以有民族主义情怀,但别上升到民粹的程度。就拿这次很多消费者叫嚷着要抵制沃尔玛来说,为啥能约谈沃尔玛呢?
因为沃尔玛在国内有产业,商务部能对其进行约谈和反制。可像亚马逊,在国内业务很少,你想约谈、反制都没什么办法。所以别因为民粹把外资都弄走了,不然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就少了制衡的手段。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做跨境业务时,尽量选择能相互制约的电商平台,比如跨境“四小龙”,或者东南亚的虾皮。要是选了亚马逊,出了问题,就算国家想给你撑腰,可能都没太多有效的办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