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合肥千万人。︱刘德科

0
分享至

文︱刘德科

合肥又晋级了。日前,安徽省统计局公布了新数据:2024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到达了1000.2万。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常住人口突破千万,是一个关键节点。截至2024年末,中国人口超过千万城市一共有18座,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武汉、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杭州、石家庄、临沂、东莞、长沙、青岛与合肥。

过去十年,中国进步最神速的城市是合肥,没有之一。合肥在短短五年之内跨越了两个关键节点:2020年合肥GDP首次突破万亿,2024年合肥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八年前,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合肥的委屈》;现在回头再读,有一种事过境迁的感慨。

八年前我们的感慨是:「这一轮的城市竞争,更加残酷; 合肥正在胜出,继续胜出的概率也大。她生猛,并不莽撞,并且问候了明天。」八年之后,我们还能看到她的生猛与不莽撞。

人口过千万的合肥,拥有着「一树春风千万枝」的未来;GDP早已过万亿的合肥,不断迸发出「亿万斯年」的穿越感。

每一座城市,都有几扇通往未来的门;生猛并且不莽撞的你,只需要破门而入。

合肥的委屈

*原载于2017年7月17日「德科未来城市」

合肥怎么了?有那么夸张吗?

前些日子,有条新闻很炸眼,说「合肥房价过山车」,说「从全球涨幅第一到部分楼价几近腰斩」。

用常识判断,这是不可能的。不止合肥,任何一座城市,倘若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容易:用几个不具有可比性的数据,张冠李戴一下;用几宗裁掉关键部位的案例,偷梁换柱一下。

吸睛,炸眼。然后,获得情绪流量。这是新闻伦理的事情,我们不关心。

房价我们也不太关心。我们只关心,为什么是合肥。

本轮行情,有一个著名的并称,「二线城市四小龙」,南京、苏州、厦门与合肥。

除了合肥,其它三座城市,你应该都是熟悉的,她们有很多故事,有历史的情调,也有情欲般蓬勃的经济态势。

合肥似乎什么也没有。我们认知一座城市,通常是通过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这四个思维。合肥惟一被广为人知的历史差不多就是李鸿章——在「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谚语中,李合肥同学甚至不是一位正面人物。什么?周瑜和包拯也都是合肥的,那太久远了,不说也罢。

就连饮食文化,也简单得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严重好色,轻度腐败」,盐用得重,酱油放得多,喝轻度白酒,吃腌制发酵的菜品,臭鳜鱼啊、毛豆腐啊之类的。

她惟一被广为人知的政治地位,差不多就是「安徽省会」而已。

她的经济,如果你不关心她,她的经济给你感觉肯定是很一般的,毕竟她只是「安徽省会」而已,安徽给你的感觉应该不是富庶之省,恐怕是「安徽黑暗料理」吧。这种习惯性的直觉,甚至让你懒得去查看一下她的宏观数据。你不会关心她的GDP,她的人口净流入,她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她的政府财政收入……

合肥凭什么?合肥凭什么全球房价涨幅第一,以逾40%的涨幅,在胡润同学的2016年全球房价指数中?

房价飙升,通常很惹人厌,尤其是富有正义感的人。但是惹人厌有两种:一种是涨了,我很生气,但只能认了,比如北上广深;另一种是,怎么连你也敢涨成这样,比如合肥。

北上广深涨得,合肥涨不得。承认吧,我们心底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暗黑的等级观念。

可是,我们或许并不了解合肥,尤其是那个正在生猛变幻的合肥。

这一轮的城市竞争,更加残酷。合肥正在胜出,继续胜出的概率也大。她生猛,并不莽撞,并且问候了明天。

合肥,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大的城市变革。

简而言之:11条高铁抬势能,15条地铁拉骨架,滨湖新区造头部,新产业练肌肉。

看起来挺简单的,但即使在我们这些局外人看来,背后的故事也是说来话长。

我们可以从1958年9月说起。那个遥远的月份,发生了两件事:一是毛主席给合肥写了一封信,二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北京创建。

这两件事,分别给了合肥一颗定心丸,与一个魔法球。

毛主席的信是写给时任安徽省第一书记曾希圣的。因为,1952年中央定合肥为省会之后,还是有很多意见要把省会搬到芜湖。

你看安徽之名,取自安庆与徽州(今黄山市),这说明最初这两个城市是最重要的,合肥是排不上号的。你再看隔壁省份:江苏,是江宁(今南京)与苏州的合称,直到现在这两座城市依然生猛;福建也是合称,虽然我们已经不太清楚「建」是哪里,但至少知道「福」是福州。

毕竟,合肥的底子太薄了。在成为省会前,它的人口只有5万左右,城区不过5平方公里而已,虽然在国家不太平时做过两次临时省会,但都极短暂。

当时定合肥为省会,应该是出于「战备」需要:她处在安徽腹地,很安全,敌人很难沿长江把她攻克。

说得好听点是「襟江带淮」,说得不好听一点是远离长江,也远离淮河。在那个交通落后的年代,远离水路的城市,想要崛起,只怕是妄想。

当时的合肥实在太落后了。省委书记去北京开会,因机场跑道太简陋,雨天无法让飞机滑行,只能被迫改乘火车从蚌埠中转,再到北京。

所以,最初那几年,「把省会搬到芜湖」的念头,从未断过。

人心思动,不好。毛主席轻描淡写地给合肥去了一封信,用了两个看起来是商量语气的问号:「合肥不错,为皖之中,是否要搬芜湖呢?从长考虑,比较适宜,以为如何?」

▲毛主席的信

从此,省会就安心地呆在了合肥。在中国的现行制度中,省会拥有更大的资源调动能力。只有保住省会的资格,才有可能举全省之力让今天的合肥在全国的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有那多大省会城市,为什么合肥可以迅猛崛起?

还是回到1958年9月,当时在北京创建的中科大,最终给了合肥一个魔法球。

1970年,中科大从北京迁入合肥,同样是出于「战备」需要。这种「阴差阳错」,为合肥种下了一个日后意外崛起的诱因。

一座大学,能改变一座城市?在高度商业化的今天,恐怕不能。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浙大算是厉害了,但能改变杭州什么呢;改变杭州的,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这种生态量级的超级企业,几乎重塑了今天的杭州。没有阿里巴巴,杭州不过是一座只有西湖的平庸城市。

你肯定知道,在BAT之外,中国还有一个生态量级的超级企业,科大讯飞。中科大蕴育出来的,它就在合肥。

前些日子(6月27日),美国权威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2017全球最聪明50家公司榜单,科大讯飞名列中国第一、全球第六。

对比一下BAT在这个聪明榜上的排名,你就清楚了:百度排名全球第五十,阿里巴巴第四十一,腾讯第八。

聪明有什么用?聪明意味着在接下来的AI人工智能时代,科大讯飞将分得一大杯羹。

科大讯飞不就是做语音识别的吗?是啊,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关键,语音识别是人工智能的「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科大讯飞所做的,当然不止是识别,更是收集、归纳、演绎,最终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大数据的入口。

倘若没有科大讯飞这样的企业,中国的人工智能也可以很厉害,但恐怕也只能像阿尔法狗那样下几盘无声的围棋,恐怕无法在日常生活中跟你来一场关乎柴米油盐、风花雪月、生老病死的人机交互吧。

好吧,就算科大讯飞很厉害,但与合肥何干?不就是总部在合肥吗,它还能怎样。

你去看看阿里巴巴对杭州这座城市的革命性影响。阿里巴巴甚至改变了杭州的城市布局逻辑——当然,这是另一个故事。

如果不出意外,合肥会成为「中国声谷」。中国有很多「硅谷」,北京、深圳、杭州都号称是,但「声谷」恐怕只有合肥。「硅谷」是IT时代的地理景象,「声谷」属于AI时代的产物。

科技迭代太快了。合肥有可能弯道超车。未必超得过北上广深,但至少可以甩开其它省会城市几个身位。

目前中国只有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个是上海,第二个合肥,都是年初批下来的;第三个是北京,今年5月份刚批复的。

为什么是合肥?恐怕多少跟中科大在合肥有关系吧。除了科大讯飞,合肥还有什么?写出来全是看不懂的汉字:「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和「同步辐射」,这三大科学装置合肥已经都有了;接下来还要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和「未来网络实验设施」,还有「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

「量子信息」我们多少还是略有耳闻吧,这可能是中国在尖端科技上弯道超车欧美的关键领域。

合肥自己喊出来的新口号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如果你两耳不闻窗外的这些事,恐怕也会凭直觉这样蛙叫,用井底的黑暗心理:合肥?创新高地?她也配?

但是,合肥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合肥了。

纵观当今中国城市的口号,合肥堪称最佳,「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读起来很平淡啊,它佳在哪里?呃,照刚才那么说,「创新高地」是有那么点意思,看起来确实不是在空喊口号;那么,「大湖名城」又有什么玄机呢?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再造城市新头部。

很多城市都在造新头部,具体到地理上的逻辑,基本上是沿江沿海。最早是上海的浦东新区,沿江的还有广州的珠江新城、杭州的钱江新城和重庆的两江新区,沿海的有深圳的前海CBD和天津的滨海新区。

你知道的,「襟江带淮」的合肥,其实不靠长江,也不靠淮河,但是它离巢湖还算近。于是,合肥有了滨湖新区。

合肥干得比其它城市更猛烈——准确说,是安徽干得更猛烈。滨湖新区不是合肥市主导的,而是安徽省主导的「地理政治经济学作品」。

省政府已经搬到了滨湖新区,在2016年4月。准确说,是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四套班子同时搬到了滨湖新区。

为什么我们说合肥崛起是举全省之力,此为一例证。

这一搬,搬到了大约20公里开外。对于北上广深来说,20公里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尺度本来就偏小的合肥来说,20公里简直够得上一段旅程。

可见合肥对于拉伸城市骨架的雄心。或者说,是安徽努力让合肥崛起的雄心。

从前的合肥为什么弱?因为安徽弱。但反过来说也成立:安徽为什么弱,因为省会合肥太弱,起不了经济上的龙头作用。

这是鸡生蛋与蛋生鸡的问题。现在,安徽的解决办法差不多是,举全省之力让合肥崛起。

是为再造头部。滨湖新区不仅是合肥的头部,更是安徽的头部。「大湖名城」,就是这么来的。

要拉开城市骨架,说起来也容易啊,找个城乡结合部建个新区,或者来几次撤县建区,不就好了。

没错,这样是容易的;但这只是空荡荡的城市骨架,没有肌肉,没有血循环,这样的新区容易沦为「鬼城」;这样的撤县建区,不过是过过嘴瘾的嘴上风暴。

合肥甚至连撤县建区都懒得做。正在火速融入合肥的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都还不是「区」。对于他们来说,建滨湖新区,远比撤县建区更重要。

本质上,撤县建区是城乡二元体制的老思维用头部激活长尾,才是新玩法。今夜的合肥,还不关心撤县建区,只想滨湖新区,这是聪明人干实事的玩法。

实事上,「县」和「区」似乎没什么大区别了;至少,在合肥,这种区别已经没有在别的城市那么明显。

如果用看待别城的眼光来打量合肥,你大概觉得合肥的城市骨架还不够舒展。但合肥用了扎实的办法,实质上推进了没有文件、没有口号的「撤县建区」。

当然,滨湖新区不是孤悬在巢湖北岸;真正将拉开合肥城市骨架的,并将之串联在一起的,是地铁。

作为一个「迟到者」,合肥地铁1号线在2016年底才正式通车,这才结束了安徽省没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历史。但是,合肥规划了15条地铁线,总长逾300公里。

这还不包括合肥行政辖区之外的轻轨线。六安,听说过吗?就是那个被誉为「羽绒之都」的地级市六安(恐怕还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城市),她也建轻轨了,合肥的地铁将接到六安。

合肥也很知道TOD(地铁上盖物业)之于城市变革的重要性:没有TOD,地铁就只是解决上下班问题的交通工具而已,TOD才是激活地铁价值的关键。

合肥的决策层,也很了解上海的最新一代TOD项目「万科·天空之城」,了解站点如何开发、城站如何一体、步行动线如何最短……甚至,「万科·天空之城」的规划设计师,都已经被挖到了合肥。

在城市化极其迅猛的这个中国,「迟到」未必是坏事,每一座城市都有机会激活自己的「后发优势」。合肥的地铁,可以越过「TOD1.0时代」(地铁边的偶然性开发)直接步入「TOD3.0时代」(有预谋的站点综合开发)。

当然,我们只是说「可以」;现实会如何,尚需要决策者的智慧与魄力。

现在,我们再来稍微总结一下合肥的正在崛起——

1.省政府迁址滨湖新区,形成示范效应与资源聚集方向,从而再造了城市新头部;

2.十五条地铁线拉伸城市骨架,努力尝试TOD;

3.高浓度释放科大讯飞这种生态量级超级企业的能量,以「中国声谷」的荷尔蒙刺激,让拉开的城市骨架逐渐生长出新产业的肌肉。

这些是「向内求」。一座城市的崛起,必然需要抓住各种时机「向外求」。

高铁,是这个时代赏赐给城市化的大礼物。要多吃一点高铁红利,最好是「米」字型。武汉有「米」字型高铁网络,郑州也有,但她们早在绿皮火车时代,就已经是铁路枢纽城市。但合肥不是。如果没有高铁,合肥就只是铁路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合肥将有11条高铁线,交汇成一个比「米」字型还要复杂的图案,晒在长三角的地图上。

「向外求」的另一个机遇是:国务院终于让江浙沪带上安徽一起玩了。

2016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的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其最大看点是:合肥也变成了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安徽一口气塞了8 个城市进长三角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的26个城市

省份

城市

数量

1个

江苏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镇江、泰州、扬州、盐城

9个

浙江

杭州*、宁波*、绍兴、嘉兴、金华、台州、湖州、舟山

8个

安徽

合肥*、芜湖、安庆、马鞍山、滁州、宣城、铜陵、池州

8个

注:带*为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城市

现在,你会更明白,安徽为何不惜举全省之力做强合肥。你可以尽情批评举全省之力是好大喜功,但在现行体制下,中国的新一轮城市化逻辑差不多是:只有省会壮大了,省内的其它小兄弟才能也分到一杯羹。

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是很残酷的。

除了那些耀眼的明星城市,绝大多数可以归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城市,你很难在全国性媒体的首屏上刷到她们,除非悲剧新闻发生时。

合肥,大概也可以归为「沉默的大多数」。尤其是在省会城市阵营里,她恐怕是「沉默的大多数」中最尴尬的一个,她没有沈阳的重工业,没有西安的厚重历史,没有广州的对外贸易传统……

但现在,沉默的合肥终于开始发「声」——她将是中国的「声谷」,她可能会是AI人工智能时代的一种独特城市模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合肥是中国的拉斯维加斯,一座建在「沙漠」中的奇迹之城。从前的合肥,几乎是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的「沙漠」。拉斯维加斯靠的是「赌城」之定位,而合肥是靠中国正在发生的城市化红利与即将到来的AI人工智能红利,以及她对红利的食欲与情欲。

「合肥不错……从长考虑,比较适宜,以为如何?」今天,你在合肥的长江饭店主楼东墙浮雕上,能读到毛主席的这封信。在《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也能读到。

是啊,「合肥不错」。

现在,你觉得「合肥房价过山车」,还重要吗?「从全球涨幅第一到部分楼价几近腰斩」,还可能吗?

「合肥不错。」

主编-何玲 影像总监-费嘉

编辑-卢丹婷 编导-沈奕飞 摄像-王德正

商务总监-周慧慧 总策划-王冬莺 总编辑-刘德科

点击「大国神游」它或许是你的一个宝藏视频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思聪近况有点惨:香港平价餐厅吃饭,一个人好落寞下巴后缩严重

王思聪近况有点惨:香港平价餐厅吃饭,一个人好落寞下巴后缩严重

小娱乐悠悠
2025-10-03 14:13:04
外国妹子从中国电商平台买了盏“可颂灯”,收到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咬了一口后惊呆了!

外国妹子从中国电商平台买了盏“可颂灯”,收到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咬了一口后惊呆了!

最英国
2025-11-01 17:13:32
中国制造太强:3个季度,全球卖出9.1亿台手机,中国造了8.8亿

中国制造太强:3个季度,全球卖出9.1亿台手机,中国造了8.8亿

互联网.乱侃秀
2025-11-01 11:11:47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一旦武统台湾,这4个台湾人必上“斩首”名单,全都是罪有应得!

老闫侃史
2025-08-10 18:05:03
住建厅:10月26日起,一级建造师/造价/监理可以认定副高级职称,且不用发论文!

住建厅:10月26日起,一级建造师/造价/监理可以认定副高级职称,且不用发论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24:56
科技公司高管被境外人员带走威逼5小时 主动上报

科技公司高管被境外人员带走威逼5小时 主动上报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01 12:35:04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秦雯袭警冲上热搜!向王家卫炫耀后台硬能捞人,网友要求严查特权

萌神木木
2025-10-31 21:33:21
国军师长逃亡台湾途中被俘,笑着和老同学打招呼:我是中央军委的

国军师长逃亡台湾途中被俘,笑着和老同学打招呼:我是中央军委的

小港哎历史
2025-11-01 10:39:09
他出身京剧世家,再婚娶单身妈妈,没亲生娃也幸福,今71岁不显老

他出身京剧世家,再婚娶单身妈妈,没亲生娃也幸福,今71岁不显老

素衣读史
2025-10-31 18:00:44
WTA年终总决赛:莱巴金娜2-0阿尼西莫娃,取得小组赛首胜

WTA年终总决赛:莱巴金娜2-0阿尼西莫娃,取得小组赛首胜

懂球帝
2025-11-02 01:58:25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这几天最大军事动态非韩国开搞核潜艇、是美印签署10年国防协议

邵旭峰域
2025-11-01 16:01:04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知名电视台主持人复出,56岁已满头白发

BRTV新闻
2025-11-01 15:21:16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看看杨瀚森和马鲁阿奇在常规赛上的表现,堪称一对难兄难弟!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21:55:51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你听过最离谱的八卦是什么?网友:留着上夜班的时候慢慢看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05:08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确定刘佳玺只有13岁

可乐谈情感
2025-10-30 12:59:13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丁丁鲤史纪
2025-11-01 23:02:37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血管悄悄硬化、堵塞?不用去医院!在家2招自查,早发现早救命

孟大夫之家1
2025-10-29 20:18:06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活久见!山东一租客租了17年房子,房东要卖房,租客说有她的一半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0-31 15:54:46
2025-11-02 09:32:49
德科在屋顶 incentive-icons
德科在屋顶
在屋顶 激赏中国
193文章数 5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头条要闻

母亲给35岁儿子花32万和女子"闪婚" 发现女方背负巨债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健康
数码
家居
教育
军事航空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数码要闻

3L 机身内置 5090,雷神预热 MIX G2 独显游戏迷你主机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教育要闻

2026高考报名,这八处变化一定要了解!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