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天羊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天羊牧业)的现代化养殖基地内,繁育舍银色屋顶棚舍整齐排列,内部环境整洁明亮,配备地暖、防粪污饮水盆的圈舍,为湖羊羊羔和产后母羊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前面是大羊区域,也可以在这里哺乳,羔羊可以进入后面的活动区,羊羔趴卧的地方下面都有暖气,肚子不会受凉。”天羊牧业总经理杨青青介绍。
地暖系统与防粪污饮水设备构筑起科技屏障,为产后母羊与新生羊羔营造出26℃的恒温生态。透过智能环控系统的显示屏,羔羊断奶天数定格在28天的惊人数据——这比传统养殖周期缩短30天以上,见证着科技对畜牧业的深度重构。
天羊牧业拥有十大关键技术,例如企业自主研发的低成本圈舍改造技术,将建设成本从每平方米500-600元降至300元,创新推出的“塑料膜+钢架”模式更将成本压缩至100余元,为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尽管如此,这家企业仍然还在找一只羊——一只最适合这里的羊。
天羊牧业成立于2023年4月,位于新疆塔城市,是一家以种羊繁育、肉羊养殖、饲料产销、屠宰深加工及肉制品销售为主的肉羊全产业链企业。
依托湖羊多胎多羔、四季发情的遗传优势,天羊牧业正在构建多元杂交体系,努力培育出生长快、产肉率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系。
“规模化养殖,一定是多胎的才能提高效益,这是农区牧羊的一种趋势。”杨青青说,湖羊虽是一种多胎羊,但只适合舍养,不适合放牧,“牧民有草场的话养湖羊放牧的不太适应。”
所以在天羊牧业,正在尝试湖羊的公羊,分别与杜泊羊、萨福克羊、澳洲白羊、东弗里生羊和巴什拜羊做经济杂交,从而选育出一种新的品种。
杨青青介绍,用湖羊和巴什拜羊配种,生出来的都是单胎,但尾巴油会减少1到2公斤,尾巴油减少肉就增加,换算一下就增加了100到150块钱的利润;杜泊羊和湖羊杂交的后代,可以产双羔,同比产肉率,杜泊羊产肉率是在50%至52%,湖羊大概是48%到50%,他们后代能在50%到55%左右,而且羔羊90天或到100天就能长到40公斤。
从基因库到智能牧场,从发酵饲料到中医保健,天羊牧业用科技重塑传统畜牧业。
根据塔城市委、市政府农牧产业发展规划,天羊牧业立足塔城优势农业资源与肉羊养殖经验,计划建设静态存栏20万只羊动态存栏60万只羊的大型湖羊肉羊养殖场,项目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1100亩。
建成后,天羊牧业或将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最大的优质种羊基地之一,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亿元,年均利税总额1.2亿元,并为当地提供2000个就业岗位机会。
“我们还要完成这样的一个任务——找到一种适合老百姓既能舍养,又能上山放牧的羊,培育出生长快、产肉率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系。”杨青青说。
科技并非点缀,而是畜牧业的“新草场”——天羊牧业以“硬核科技”重塑养羊业生态。终有一日,当这只“宜舍宜牧”羊终于被找到,当地牧民接过新的“牧羊鞭”时,上面一定还留着科技的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