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两会的热烈讨论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提出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建议:
将农民交农业税年限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这一建议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各界引发了广泛关注与深入思考,特别是得到了很多农民朋友的高度肯定:说出了农民的心声。
其实在此之前,网上已经多次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就是农民当年种地也都是又交公粮、交农业税的。因此农民老了以后,也应该能和城里人一样有养老金的。
但是之前都是一些网友的建议,而在今年的两会上,人大代表张翼首次提出这个建议,确实非常有意义,也难怪会得到如此多农民朋友的支持。
交公粮、交农业税,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了。但是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是一段既熟悉又遥远的记忆。
交公粮,是指农民将所种收获的粮食按标准无偿交给国家 ,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那时为了满足兼并战争的需要,秦国实施相关政策,其中就包括交公粮,此后各代多有沿用。
而农业税则是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年代,农业税为国家维持基本运作、支持工业和其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直到2006年1月1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到来,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这一古老税种宣告终结。
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释放了农村生产力,是国家对农民的关怀与支持的生动体现,也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然而,曾经缴纳农业税的那一代农民,如今大多已步入老年,他们的养老问题逐渐凸显。
当前,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比,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在养老金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
许多农村老人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较少,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而张翼代表的建议,无疑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将农民交农业税年限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农民过去贡献的一种认可和回报。
在过去,农民们以交公粮、交农业税的方式,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
他们辛勤劳作,将最好的粮食交给国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工业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今,当他们年老时,理应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与照顾。
这一建议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高度评价和支持。网友们纷纷为人大代表张翼点赞,称他为真正的人大代表,说出了广大农民的心声。
从社会公平的角度来看,这一建议有助于缩小城乡养老保障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农民作为我国庞大的群体,在过去为国家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给予他们合理的养老保障,是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同时,这也有利于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然,将农民交农业税年限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准确认定交农业税年限、如何与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资金如何保障等。
但这些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只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就一定能够让这一建议落地生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关注农民养老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张翼代表的这一建议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让农民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稳,让他们真正享受到国家发展的成果 。
对于张翼代表的建议你支持吗?欢迎广大农民朋友点赞和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农民的心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