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要保持既有的生命力并茂盛地发展,离不开创新协同的教育发展。”教育对于今天景德镇市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推动景德镇市教育的“蓄势突破,高位推进”已成全市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作为“中国瓷都”,景德镇不仅在陶瓷艺术方面具有举世闻名的地位,而且在教育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景德镇教育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体系,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今后十年,是景德镇市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对于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
北大金秋作为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型企业,三十年来对于“优质资源实体办学”“区域教育提质升级”“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突破性探索,具有燕园特色优质高中办学优势、拔尖人才早期培养优势和产教融合引领职教创新等优势,建立开放赋能架构,推进区域教育发展和人才高地建设,已成为北大金秋人的生命底色和追求。
2025年3月3日-5日,北大金秋管理集团教育考察团到景德镇市进行考察调研和交流,此次考察与交流,既有对“中国瓷都”教育情感的底色,更是基于对“千年瓷都”教育变革和高位推进的深入思索。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多元升学路径下的优势选择
2025年3月4日上午,“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座谈会”在景德镇一中召开。会议围绕新高考下的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并就未来的协同战略合作达成重要共识。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主持会议,景德镇市一中、二中、昌河中学、乐平中学等11所代表性的高中学校书记、校长参加了会议。
王利平总裁就北大金秋管理集团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战略作了翔实介绍。北大金秋缘起于北京大学1993年成立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北京大学金秋新技术公司,响应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校企体系改革的政策要求,主动作为,转型升级,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控股型教育与乡村振兴的社会企业,三十多年来,北大金秋始终以“熵减哲学”加快创新与变革,在对地合作上,始终坚持敢于突破,以赋为进,全面激活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他指出,区域教育实践探索越来越注重准确把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具体化、实操化,区域要实现打造教育高地的目标,就要以提高教育质量、培育特色品牌为核心。
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北大金秋管理集团总督学、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华小明认为,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培养变得越发重要,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发现机制、评价标准和培养模式,北大金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重大突破,四年共计助力 160 余名学子圆梦清北,打破了区域隔阂与减少了教育不均衡。他强调,国家深化和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对于学生多元化升学、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广空间,北大金秋注重多元化升学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个人竞争力,也实现了学校的差异化发展。
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对北大金秋三十年来所倾注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所取得的丰硕教育成果表示赞赏,同时他就景德镇市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情况作了具体介绍。他说,景德镇市的教育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方位体系,市内拥有多所知名公办高中,如景德镇市一中、乐平中学等。李局长指出,近三年,景德镇市教体局重视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结合市普通高中“三新”改革工作实际,开展了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工作。他强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除了制度创新、课程重构、教研升级之外,仍需要本土教育与像北大金秋这样的优秀教育企业共同构建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强化能量交换,解决景德镇市高中好学校“强基”和“竞赛”难录取、难获奖的问题,更有力地推动和增强市高中教育的潜力和势能。
景德镇一中、乐平中学、昌河中学、景德镇第二十六中等学校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历年的高考情况和培优需求。各学校一致表示,高考竞争逐年激烈,考查内容变化较大,对学生知识储备和考试技巧提出更高要求,学校需要全方位的培优方案,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成绩。针对高中教育教学创新和发展的问题,双方还就“高中培优拔尖”“多元升学路径”“精准教学支撑”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与行动计划进行了现场交流。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交流为新起点,不断互学互进,深化在“培优拔尖体系”“学科高地建设”等领域的拓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携手为区域教育扩优提质发展聚智力、添动能。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座谈会:按下优质均衡发展“加速键”
2025年3月5日下午,景德镇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座谈会在景德镇市陶阳学校陶远楼三楼会议室召开。此次座谈会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评析,并提出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江志瑜,珠山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峰,景德镇市第十三中学、景德镇市陶阳学校、景德镇市游泳学校、景德镇市第七小学等书记、校长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由李洪涛副局长主持。
教育考察团一行首先参观了景德镇市陶阳学校科技馆,展厅丰富多彩的互动模型和可操作的展品引起了考察团的极大兴趣。该馆创建于2021年,在珠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打造了“未来学校·智慧空间”项目,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燕园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岩感慨道,他们用一幅幅生动的教育图景、一场场炫酷的互动体验,点亮每个孩子美好的科技梦。
王利平介绍了北大金秋管理集团的发展情况和此次带队考察交流的方向。他说,北大金秋作为转型升级中的社会型企业,特别关注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遇到的多重问题。北大金秋以精准教学撬动“精准+成长型”课堂的变革,旨在通过教的精准、学的精准和注重“沟通、协作、包容、乐群、毅力”等社会情感力的培养,让学生“素养”可见。“由北大金秋西安研发中心研发的AI学伴机,走进班级和课堂,实施“精准测、精准练、精准教、精准学”的“精准教学”模式,为学生个性成长和素养全面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北大金秋与多家教育基金会和研究型企业联合推动的“青少年阅读型示范城市”的打造,关注青少年全民阅读问题,以教育部等八部委文件为基础,深入支持地方中小学阅读工程的落地,在阅读大课堂指导、图书角捐赠、白名单赛事指导和联合打造阅读示范点上提供助力。北大金秋深入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以积极心理学协会为基础,构建了一整套关于心理测评诊断、分级预警、干预治疗、师资培训的服务体系,为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珠山区教体局负责人从“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校际之间师资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珠山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情况。她说,景德镇市珠山区教体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立了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标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体系,积极推进“五育”一体化教育工作,提高教育均等化水平,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群众认可,但还存在“师资水平不均衡”“副科占主科”“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等突出的问题。“珠山区期待北大金秋在师资培训、心理健康课程、精准教学引进等方面给予赋能和支持,确保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实效。”景德镇市第十三中学、景德镇市陶阳学校、景德镇市第七小学的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合作需求。
北大金秋考察团表示,针对学校心理健康课程设置欠缺以及心理健康教师不专业的问题,北大金秋可以帮助学校培养一支数量充足、专业基础扎实、实践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同时可以协同心理学协会对有异常心理状况的学生给予筛查、诊断、预防和治疗干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难,走出心理危机;深化青少年阅读战略和推进书香校园建设,由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阅读素养研究中心承担珠山区阅读活动计划的设计与开展,推动好白名单赛事,落实好“阅读城市授牌”工作,通过开展“捐书、阅读文化分享、阅读课堂”等公益性活动,提供阅读资源服务,强化和升级阅读公益品牌,同时,高效梳理师资库,由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中高考语文命题研究员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师培训,全面释放师资库整体效能。
北大金秋与景德镇市教体局合作座谈会:共绘“千年瓷都”教育蓝图
2025年3月5日上午,北大金秋与景德镇市教体局合作座谈会在景德镇市教体局316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旨在加强双方沟通交流,探讨合作机会,推动景德镇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俊,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岑波,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洪涛出席了座谈会。景德镇市各县(市、区)教体局分管领导,市教体局办公室、基教科、职成科、监管科、竞技卫艺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列席了会议。座谈会由孙俊副局长主持。
王利平就“支持高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力打造优质民办高中”“职业教育升学强化与产教融合”“多元升学与生涯教育”四个方向“以及“集团2025年集团新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翔实介绍,并说明了此次到景德镇市开展考察交流的目的。他回顾了北大金秋的发展历程,在 31 年的历史发展特别是近4年的奋斗历程中,集团的发展势头强劲,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且以加速度在往前奔跑,已属于高成长性的企业。对于2025年集团新战略,他表示,北大金秋将在2025年全面整装出发,目标是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产业和智力资源服务。
对“集团化办学”问题,王利平总裁作了经验分享。他说,“集团化办学”是北大金秋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具体行为,在“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北大金秋以“打造区域教育高地,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目标,围绕“高端、精品、优质”的办学定位,全力打造具有北大基因和燕园特色的民办高级中学,北大金秋各地直属高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特色的区域模式和学校品牌。他同时介绍,北大金秋集团化办学确定了纵横贯通,统筹结合的集团运行体制。紧紧围绕“区域教育高地建设”的问题,实现办学关系之“融”、发展内核之“熔”、教育品质之“荣”,形成“北大金秋”人的教育共识与标志行为,引导“集团化办学”从直属校归属走向集团认同。北大金秋“三高团队”深入直属学校作教研垂直指导工作,各校区分别保持教育教学特色和执行的灵动性,做到了“内化集团标准、外化集团品质”,“北大金秋人”形成的变革共识推动了“集团化办学”的“以融促荣”。
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俊对北大金秋所取得的教育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对北大金秋与景德镇市教体局的战略合作表示期待。他介绍了景德镇市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2019年至今,景德镇完成中小学校建设54所,新增建筑面积148.17万平方米,总投资68.53亿元,新增学位9.5万个。他强调,景德镇市教体局很重视教育改革和创新,坚持立德树人,聚力“五年树标杆”阶段性目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景德镇市还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教育设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孙俊副局长指出,景德镇市区知名公办高中众多,但还没有一家民办高中。景德镇市呼唤民办高中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强烈。“我们期待在不久的未来,与北大金秋达成民办高中办学战略合作,为整个景德镇市的教育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教育选择。”
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岑波介绍了景德镇市职业教育的现状,他说景德镇市力促职业教育扩容提质,景德镇机电工程学校新校区即将投入使用,乐平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二期工程交付使用,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搬迁至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本部办学。同时,积极推动校地融合发展,由市政府搭建平台,成立“景德镇市陶瓷文化传承与创新产教联合体”,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北大金秋在产教融合引领职业教育创新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我们加强合作与共建,构建职教园区建设和服务体系,推动景德镇市职业教育该质量发展。”
双方就“集团化办学”“拔尖培优”“中职协同”等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双方一致表示,以此次考察交流为新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和其它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路径,做实教育资源配置、做稳改革攻坚、做好精细管理,绘就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景德镇市民办教育与职业教育座谈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2025年3月5日下午,景德镇市民办教育与职业教育座谈会在景德镇市第一职专召开。会议就景德镇市民办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和遇到的困境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并就民办教育与职业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等核心问题作了交换意见。景德镇市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景德镇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景德镇机电工程学校、景德镇市卫生学校、景德镇市体育运动学校、景德镇市昌江区高级职业学校、乐平中等专业学校、景德镇传统文化职业学校、景德镇市乐丰平高级职业学校、浮梁县高级职业学校、景德镇陶溪川职业学校、景德镇市百树学校、洪马中学等学校的书记、校长参加了会议。
北大金秋管理集团职教事业部主任胡粤鹏、北大金秋管理集团运管中心主任韩永胜详细介绍了北大金秋管理集团在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同时就“民办高中集团化办学”“中职多元化升学”“中职托管办学”等问题作了详尽说明。胡粤鹏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革。当前职业教育体系在满足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教育模式等方面均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面临着“生源竞争压力大”“学生升学路径窄”“本科录取概率低”“综合管理成本高”等诸多严峻考验。他说,2022年全国中职招生比2010年少了127万人,从2019年的1万所到2023年的7085所,短短五年中职学校关停了近30%,所有数据证明,中职教育已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而建立起结构布局合理、专业设置科学、校企合作成熟、学校运行高效的特色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模式,是实现职业教育从传统办学模式向创新发展转变、从扩规模向提质量转变的关键所在。他介绍了北大金秋中职托管办学的优势,一是合作成立北大金秋·教育发展研究院附属学校,成为中职教育共同体成员单位,由品牌牵引破发展口碑难题;二是集团化办学破单校管理难题,发挥北大品牌优势,以整体性的变革思维对中职学校布局进行重构;三是多元升学路径破学生成长难题,通过职教高考、天师单招、普通高考、公费留学、艺考、体考文化课培训等方式为学生升学提供多元选择;四是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多样的招生赋能举措破学校生源难题。
景德镇市各中职学校和各民办学校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并提出了合作需求。不论是民办高中还是中职学校都表达了今后与北大金秋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愿望,民办高中学校期待解决优质师资不足和生源流失的问题,中职学校则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师资不强”“课程体系不完善”“升学路径不多”“就业率不高”的问题。双方还就民办学校高质量发展共建以及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办学层次、建设水平和质量效益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当天,考察团一行参访了景德镇市第一职专,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深度合作”等方面作了初步了解和认识。
后记
“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面对“老问题”,也存在一些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问题”。区域教育资源配置还需继续优化,如何更好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还需持续探索,AI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变革。慢慢摸索、缓缓探索,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全球竞争新格局对“拔尖创新人才、战略急需人才”的需要,变革升级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正视的紧迫课题。
此次北大金秋管理集团教育考察团赴景德镇市开展调研交流,正是北大金秋顺应形势的需要,也是北大金秋坚持服务和赋能地方发展,推动教育链接区域振兴的使命所在。实地调研与交流,不仅凸显了实地考察其独特的价值和重要性,而且为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真实的“田野调查”依据,成为了北大金秋在“千年瓷都”定义“教育价值符号”的新起点。
景德镇市教体局在记者即将发稿时表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的“新教育联合体”。
他们期待与北大金秋“紧密合作、同向发力”!
来源 | 北大金秋管理集团融媒体中心
记者 | 翟良
责编 | 侯小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