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里人还在用滤镜包装精致生活时,“名模坤”却在村里穿高跟鞋围着老人玩。
男人穿高跟鞋本就稀罕,走在路上都会招来议论,更何况在闭塞传统的小山村。
可当名模坤穿上高跟鞋,偏偏是一副和谐画面,不仅有父母陪他玩,还有一村子老人陪他闹。
2024年,凭借这双高跟鞋,他在抖音涨粉百万+,在视频号涨粉50万+。
不仅如此,他还为家乡带货,卖出 20 万斤沃柑,被网友送出外号“高跟鞋书记”。
获得百万粉丝喜爱,靠一双高跟鞋改变人生,名模坤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回到家乡的名模坤,曾一度是最想要走出山村的人。
从小他的家境不好,6岁就开始自己做饭,吃不起肉,所以会炒各种素菜。
上学时,又因为是家庭条件差的留守儿童,常常被男同学堵在厕所扇耳光。
名模坤那时候的想法就是走出大山,远离这里,而读书是最佳方式。
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针对贫困生免学费的学校,终于走进城市,大学毕业后名模坤也如愿留在成都,找了份奢侈品销售的工作。
可好景不长,名模坤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身为儿子,他还是决定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照顾母亲。
在家乡的小山村里,名模坤是唯一的年轻人,空闲之余他想到拍短视频玩玩。
他尝试过拍一些段子,一人分饰几角,都效果平平。
直到有一天,名模坤穿上了高跟鞋,数据突然有了起色。
顺势他策划了“给女朋友测试高跟鞋”等视频,做了很多期,还带上爸妈一起拍。
渐渐地,他又扩大范围,到村子里和老人们一起拍。
刚开始穿上高跟鞋,网络上的确有不少难听的声音,但是名模坤并不在意,因为对他而言,身边的人比较重要。
他的母亲会夸“公主好漂亮”,他的父亲会说“我比他还爱穿”。
村里的人看着名模坤穿高跟还这么会干活,也总夸他,大家都在坚定的支持他,这就够了。
之所以选择这种有些猎奇的方式,也是因为名模坤跟着父亲去镇上卖沃柑,发现附近摊位上大家都在卖橘子,都没什么生意。
他想着自己拍各种视频段子,如果有了流量,就好卖出沃柑。
好在他成功了,不仅吸粉百万,还帮家乡青吉村成功卖出20万斤沃柑。很多粉丝喜欢他,很多官媒也找到他采访他。
从名模坤的故事中可以看到,他出圈密码的第一步是:
找到了自己专属的强反差定位,00后男生+返乡+高跟鞋=记忆锚点。
“穿高跟鞋是节目效果需要,能让观众记住我,让更多人关注到青吉村。做短视频账号想要出彩,就要跟大家不一样。”
不只是做短视频,写书是同样的道理,差异化的认知烙印,永远是内容突围的第一把密钥。
就像我们写书私房课的小安老思,本来想写一本演讲的书,但他有工科背景呀,我直接帮他重新定位:做一个在AI界最懂演讲的人,在演讲界最懂AI的人。
一个月内小安老思顺利签约机械工程出版社,他的书《AI重塑演讲力》上市当天拿下京东计算机与互联网新书榜TOP1,销量超2000册,还登上第三方软件开屏,成为京东引流品。
当然,有好定位只是第一步,名模坤出圈密码的第二步是:
当流量遇见温度,算法也会为真心让路。
在“00后男生+返乡+高跟鞋”的标签下,名模坤又植入了亲情陪伴与公益助农的价值观,让内容从辣眼睛升级为暖人心。
通过父母参与拍摄、村民集体出镜,用真实的人情味打破城乡认知壁垒。
名模坤知道村里的老人们都想去北京天安门,于是他搬了回来给大家打卡拍照;
老人们从没去过酒吧和KTV,他就搭了一个带他们玩;
帮老人过生日,给老人送礼物、福利;
更厉害的是,他还给老人们办了一场“村晚”,邀请了艺术家为老人们表演变脸、舞狮等传统文化节目。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氛围太好了,不知道温暖了多少老人的心。
短视频也好,图书也罢,真正的好内容永远在回答"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故事"。
秋叶写书私房课的陈千寻在回顾出书过程时提到,始终牢记“用户思维”、“读者思维”,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他们爱不爱看。
后来陈千寻的书也很是顺利的上市,《让孩子爱上阅读》获得四榜第一,还通过新书推广吸引新的合作,打开事业新机遇。
最后名模坤出圈密码的第三步是:
从娱乐直播到沃柑专场,完成猎奇网红到“高跟鞋书记”的闭环。
名模坤用短视频重建代际对话,用直播间重构城乡连接,让被遗忘的村落重新进入时代叙事。
这种价值转化,带货20万斤沃柑、搭建乡村舞台,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流量不是终点,而是赋能家乡的起点。
这放在写书里面,就是说要有差异化定位,要站在读者的角度,还有你的书不仅要结合市场,最好还能为个人品牌服务,才能更好的形成闭环。
我们写书私房课的宋宋,原本就是卡在个人品牌闭环上,不知道要如何衔接。
正是听了秋叶团队的建议,打出了“左手写作右手育儿”的标签,B端继续以写作为产品承接过去的客户,同时还增加C端,做写作社群。
并于新书《24堂男孩养育课》的推广中直接用上,在拿到当当7榜第一的基础上,跟省妇联和电视台合作,大大提升了她在当地的影响力。
不管是名模坤还是秋叶写书私房课的学员,都在证明优质内容永远在搭建价值网络而非流量孤岛。
如果你也在内容创业路上,不妨问问自己:
● 当算法不再推送时,用户凭什么记住你?
● 当流量红利消退时,你的内容资产在哪里?
● 当有人搜索行业关键词时,书架上会有你的名字吗?
与其在流量游戏里内卷,不如写一本书能让你的思想住进读者书房——这才是个人品牌的终极形态。
欢迎对写书出书感兴趣的老铁,扫码详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