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会专访|刘传健:让无人机飞得更加安全

0
分享至

安全,始终是刘传健职业基因的 底色。作为机长翱翔云端的时候,让万千旅客平安落地,是他肩上的最重的担当。今年,当“低空经济”第二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的目光始终聚焦在产业发展的安全坐标上——无人机能否飞得更安全,低空经济的发展能否行稳致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总飞行师刘传健(受访者供图)

数字见证着低空经济发展的跃动:2024年全年,我国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110.3万架,无人机运营单位总数超过2万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但在刘传健看来,跳跃式增长的数据背后,更需要安全基座的支撑。

“就像汽车上路之前需要合格证,在道路上行驶时需要遵守交通法规,无人机飞行同样需要完整的管理体系,来确保安全。”在四川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刘传健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的运行监控系统,构建从适航审定、航路规划到实时监管的全流程安全保障,规范无人机的飞行以及有关活动,积极促进低空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一年,刘传健也在持续关注着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他欣喜地看到,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关于健全无人机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建议,已然催生一系列积极变化,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比如前不久,广州发布的《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就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框架和支持。

但与此同时,刘传健也发现,跨区域、跨场景的无人机飞行活动,仍存在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建立国家层面的监管框架,才能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探索之路漫漫,还需久久为功。但只要我们在正确的前进方向上,就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刘传健说。

将专业视角转向更贴近民生的领域,刘传健今年还带来了另一份与旅客出行息息相关的建议。为了给旅客打造“即到即走”的轻量化乘机出行体验,减少在地面上等待的时间,他建议航空公司进一步优化地面服务,缩短航班截载时间。这样一来,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顺畅,民航的整体竞争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从守护一架客机的平安到护航一个产业的腾飞,刘传健用民航人的专业与担当,诠释着新时代的代表履职。当被问及对低空经济发展的展望,刘传健的回答十分朴实:“希望有一天,人们谈起中国的低空经济,不仅惊叹于它的发展速度,更敬佩它的安全高度。”(中国民航报 记者方笑)

更多2025全国两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民航网《2025聚焦两会》专题。(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民航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民航报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3903文章数 4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