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自由成了我们彼此异化为工具,那自由就是人类无福消受的礼物。
今年《阿诺拉》的画面、表演、节奏都挺不错。但夺奥迪卡最佳影片还是让人意外。
它的故事实在老套,内华达州的脱衣舞娘阿诺拉,有天遇到一个嫖客,俄罗斯小伙Ivan。Ivan是俄罗斯寡头的儿子,含着金钥匙长大,愣头青,纨绔子弟,父母送他来美国镀金,除了陪伴以外,豪宅,钱,什么都给。Ivan对阿诺拉日久生情,两个孤独的灵魂很容易走到一起。
Ivan凭感觉就想娶阿诺拉,说干就干,愣头青就是这样任性,也真诚。两个人在拉斯维加斯登记结婚。
快乐永远是短暂的,很快Ivan结婚的事被他有钱的爹妈知道。
爹妈派在美国的 马仔找到Ivan和阿诺拉。有意思的是,马仔里有美国俄罗斯人社区里的东正教神父,这是在讽刺宗教人士的道貌岸然吗?
接下来,寡头老婆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冷峻和果决宣布婚姻无效,最多赔偿阿诺拉1万美元。阿诺拉说不愿离婚。
不是离婚,是婚姻无效。我儿子还要回俄罗斯管理家业。
一家人在内华达找到Ivan,此时的他正和其他脱衣舞女做爱。而且像嗑了药一样,神志不清。阿诺拉才发现自己嫁给的是个巨婴,懦夫。寡头夫妇强行把他和阿诺拉送到法院去办理婚姻无效手续。
Ivan和阿诺拉就这样结束了这段荒诞的“婚姻”。
整个过程,寡头一直在旁边傻笑,似乎在嘲笑阿诺拉想挤进富豪圈层的可笑。
连寡头的马仔也看不过去,让Ivan向阿诺拉道歉。遭到寡头夫妇拒绝后,他也被开除。
马仔选择留下来安慰阿诺拉。
电影的结尾很有意思,阿诺拉职业习惯一样,去和马仔做爱。这似乎是她报答马仔唯一的方式,她除了性,已经一无所有。
马仔显然并不要她的报答,最后一个镜头,阿诺拉第一次痛哭起来。
这个故事其实很眼熟。传统戏曲一再演过这样的悲剧《杜十娘》《燕燕》《焚香记》《秦香莲》等等。
讲的都是青楼女子,或身份卑贱的丫鬟,和书生、少爷邂逅,两情相悦,结为夫妇。本来是加入豪门,但要么是因为书生高中状元实现阶层跃迁后,有了贵妇新欢,然后抛弃身份卑微的旧爱。要么是因为少爷玩腻以后,反悔,离弃原配。最过分的是《燕燕》里面的李郎,不仅离弃曾救过自己的燕燕,还要糟践她,将她卖为奴仆。
这样的剧情很虐,从古到今都很有市场。
其结局往往是女方以死来控诉着不公的命运,或者找到一个包青天,来为自己主持公道。要么让公义者为自己献祭,要么自己用命来献祭。
传统社会,卑微者大致只能如此了。
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民煮自由的世界,
每个人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没有了丫鬟奴仆的身份等级之分。连脱衣舞娘也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低人一等的身份。这样平等自由的社会,是否会摆脱枷锁?
《阿诺拉》要回答的是这个问题。
阿诺拉看到了身份跃升的机会,而且她是真情投入,但发现是一张空支票。在现代社会里,自由,只是自由卖自己的自由。每个人,变成了一个符号。别人只看你能为他带来什么价值。
价值,商业价值,情绪价值,性价值·······最终都可以量化成钞票。每个人都成了行走的钞票。阿诺拉最后的眼泪,她发现自己就是个性玩物,除了性,她没有任何价值。
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果我们没有核心技能,才华,美貌,情商,头脑······我们还剩什么?
当自由成了我们彼此异化为工具,那自由就是人类无福消受的礼物。
阿诺拉最终没能跨越的,不是阶层,而是人的尊严。
而在现代社会,你甚至都不知找谁为自己主持公道。因为一切合乎法律。这是一种现代困境与枷锁。也是在逼问每个人:人之为人,最本质的自由与尊严是什么?谁给我们光荣与梦想?
欢迎转发本文给你关心的他/她
传递真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