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在游览了通海文庙、秀山和古城以后,一家人决定再去看看杞麓湖,看看与九年前看到的杞麓湖是不是有些变化。
从县城出发,自驾车几分钟就到了湖边。湖水较满,虽不敢说清澈见底,但水质还算比较清明透亮,配得上高原的美丽和风情。
正值长假,游客比较多,因为有游客的投喂,成百上千只海鸥也在附近翻飞,人鸥同乐。
天气晴好,阳光明媚,强劲的春风吹来,湖水激起一层一层的波浪。放眼望去,整个湖面尽收眼底,它和远处的蓝天、白云、村庄、田园、城镇浑然一体,尽显出高原湖泊的秀美和柔情。
回头南望,几公里外素有“秀甲南滇”之称的秀山依稀可见。秀山又叫杞麓山,杞麓湖原名通海,后因在杞麓山畔而得名杞麓湖,一山一湖为通海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了生机、活力和文化氛围,明清两代考取举人、进士多达200多人。从现存的文庙规模、文物古迹也可以看出通海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风,它也因此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山好水好气候也好,杞麓湖畔的湖积平原成为全省主要的蔬菜产区。
只可惜景区不允许私家车开上环湖公路,所以只能在附近走走。
湖的南岸,隔着一条环湖公路,就是规划的杞麓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里野鸭、鹭鸶、海鸥等水鸟出没,这里野生动植物和谐共生,人从浮桥上走过,有一种让心灵安静下来的感受……
突然之间,又想起2015年的杞麓湖。那时,我们坐火车到通海,想去看看向往已久的杞麓湖。
我们夫妻二人带着十岁的女儿从县城出发,步行几公里,一路问着路往北走了一个多小时。因为正好是七月盛夏,一家人又热又累又渴,好不容易来到湖边,眼前的一幕却让我们大失所望。
也许和连续几年的干旱天气有关,这哪里是湖,分明是一大片沼泽或湿地,一眼望去,都是大片的一人多高的杂草,杂草间搁浅着几艘锈迹斑斑的破铁船。远处稍微有一片水域,长满了水葫芦。
问当地村民哪里才能见到湖水,他们说这一片区域没有水,杞麓湖有些地方有水,但离这里还比较远,也不深。好不容易来一趟,为了和杞麓湖有个亲密接触,我走到湖底,顺着一条水沟在可以落脚的地方走了一段,然后才离开。以后这些年,每当提起杞麓湖,我都不敢恭维。
云南湖泊众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近年来这些湖泊逐渐恢复了高原明珠的闪亮光芒和生态环境。九年之后再到杞麓湖,有让人眼前一亮、刮目相看的感觉。但愿,当我下次见到杞麓湖,它又是另一番更加美丽迷人的景象。
作者:汤云明(作者系云南省作协会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