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气余热回收技术通过热交换设备将高温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新进风,实现能量回收与节能。具体应用及原理如下:
核心原理与设备
1.热交换器类型:
- 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效率高,实验显示其热回收效率可达55%,新风温度可从25℃升至72℃。
- 热管式换热器:利用热管传递热量,例如在涂布机、锂电池生产线中,新风温度从30℃升至80-110℃,废气温度从120-155℃降至50-60℃。
- 回转式烟气换热器:适用于焚烧炉等场景,通过预热进风节省天然气补燃,具有高效率和小体积的特点。
- 空气预热器:在炭黑生产、煤气化等领域广泛应用,通过高温烟气预热空气,降低能耗。
2.技术优势:
- 直接换热:无需中间介质,通过温差直接传递热量,降低一次能源消耗。
- 多级回收:部分系统采用“气气+气水”双级回收,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应用场景
1.工业领域:
- 涂布机/烘干机:废气余热预热新风后送入烘箱,实现动态补风平衡,系统自身能耗为零。
- 钢铁/化工:高炉热风炉通过预热助燃空气,提升燃烧温度,风温可提高50-70℃。
- 烧结工艺:利用热风循环系统,废气温度提升40-50℃,余热发电效率显著提高。
2.建筑与农业:
- 空调系统:回收排风余热预处理新风,降低空调能耗。
- 茶叶加工:热管技术回收杀青废气热量,预热新风用于烘干,节能效果显著。
经济效益与环保意义
- 投资回报:设备投资约30万元,年节能量可达303吨标煤,回报周期1-2年。
- 减排效果:减少天然气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燃气电厂余热用于供暖/发电。
- 政策支持:政府鼓励节能技术推广,推动可持续发展。
技术挑战与优化方向
- 温差限制:需确保废气与新风有足够温差,低温余热(如<280℃)发电经济性较差,需结合热泵或存储技术。
- 材料与结构:优化换热器材质(如抗腐蚀设计)和布局,提高耐用性和效率。
综上,气气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多样化的热交换设备,在工业、建筑等领域实现高效能量回收,兼具经济效益与环保价值,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
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如下:
1. 纺织行业
在纺织行业中,气气余热回收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烘干和加热工艺环节。例如,兴科环保开发的“三段式智能气气交换余热回收装置”在纺织印染企业中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该装置通过生产性应用及定型机节能效果测试,节能数据超过保守估算的18%,达到22.8%。此外,不干胶印刷机的应用案例显示,使用余热回收设备后,烘箱内排气温度从95℃降至25℃,相对湿度从50%降至25%,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耗。
2. 工业生产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工业窑炉、锅炉、有色金属冶炼和钢铁冶炼等行业中,该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还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具体案例包括某单位安装的一套烟气源热泵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在烟气温度为120℃时,输出功率为350kW,相当于增加了0.55t/h锅炉的供热量。
3. 餐饮行业
在餐饮行业,厨房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餐馆和大型厨房。这些场所每天烹饪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热能,通过有效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还能改善室内环境。例如,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先进,通过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和脱硝技术,烟气余热回收的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4. 其他行业
在其他行业,如化工、电力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钢铁行业,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炉烟气中的高温烟气与水接触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此外,化工厂中烟气余热可以用于加热反应器或提供压缩空气。
效果评估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体效益包括:
- 节能效果:如纺织行业的节能数据超过18%,工业窑炉和锅炉的能源消耗显著降低。
- 经济效益:通过回收利用余热,企业能够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竞争力。初步估算,投资回报周期约为1-2年,并且永不衰减。
- 环保效益: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 板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和回转式烟气换热器的技术比较和效率分析。
板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和回转式烟气换热器在技术特点和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以下是对这三种换热器的详细比较和效率分析:
1. 板式换热器
技术特点:
- 结构紧凑:板式换热器的设备换热面积可减少2/3以上,占地面积减少1/4以上,交通和移动极为方便。
- 冷却水消耗少:流体湍流形成,冷却效果好,结垢速度极慢,大大减少了冷却水的消耗。
- 无需保温:传热系数远高于传统管壳式换热器,无需采取保温措施,提高了传热效率。
- 安装方便:安装和维护非常简单,只需将冷热介质管道与设备进出口通过角对流连接即可。
- 高效节能:可以合理回收低品位热能,将温度从65℃左右降低到38℃左右,大大降低了低品位热能的浪费。
效率分析:
- 换热效率高: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高达20W/m²*℃,换热效率可达95%。
-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低温升换热,如新风回风系统和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 模块化设计:模块可拆卸,维修方便,适用于各种风量。
2. 热管式换热器
技术特点:
- 结构简单:内部采用钢制管壳组成,热管受热侧吸收高温热量,通过管内工质蒸发,转化为蒸汽,再通过压差作用下放热汽化,向外放出热量。
- 高效传热:翅片为光滑的管壳,气流以逆流形式交换热量,换热效率可达65%左右。
- 适应性强:结构不受气流限制,换热效率稳定,不易脏堵,风速在2.5-3.8米/秒时效率更佳。
- 无交叉污染:进排气流分隔严密,采用特殊密封技术,确保新风品质。
效率分析:
- 换热效率较高:标准设计换热效率超过70%,静压阻力约为200Pa。
-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大风量、高效率、低阻力的场景,如高温烟气与低温空气的换热。
- 维护成本低:工作时无额外运行费用,采用毛细力液体回流技术,无需季节转换,设备安装后基本无需维修。
3. 回转式烟气换热器
技术特点:
- 高效换热:通过回转式芯体上的金属换热片,将高温烟气的热量传递给低温进风,实现两股气流之间的持续换热。
- 大风量适用:适合大风量应用,适用于20,000至50,000立方米/小时的风量。
- 低阻力:标准设计静压阻力约为200Pa。
- 体积小:设备体积小,易于清洁。
效率分析:
- 换热效率高:标准设计换热效率超过70%,适合污染较严重的烟气进行余热回收。
- 适用范围广:适用于高温烟气与低温空气的换热,尤其适合处理污染较严重的烟气。
- 维护方便:易于清洁和维护,适合工业生产中的高效节能需求。
综合比较
- 板式换热器:适用于低温升换热,结构紧凑,安装方便,换热效率高,但工作压力和温度范围有限。
- 热管式换热器:适用于大风量、高效率、低阻力的场景,换热效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但结构相对复杂。
- 回转式烟气换热器:适用于高温烟气与低温空气的换热,特别适合污染较严重的烟气处理,换热效率高,体积小,易于清洁。
结论
根据具体工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热器类型:
- 对于低温升换热和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板式换热器是最佳选择。
♯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气气余热回收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下:
1.技术进步:
-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高效热交换器和更高效的余热回收技术的应用,使得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
- 采用叉流式或交叉逆流式静止热交换芯体的气气余热回收装置,具有高热交换率、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和低混风率的特点。这些装置通过点-面结合密闭工艺,寿命长且温度传导率高,不会产生渗透和二次污染。
2.应用范围扩大:
-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已经在多个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钢铁、电力、化工、建材、冶金等。未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在需要高效能源利用的行业。
3.标准化和规范化:
-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将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智能化和自动化:
-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引入,能够实现对余热回收过程的精准监控与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例如,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优化运行参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环保和节能:
- 气气余热回收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高效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未来,该技术将继续向高效、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6.新型材料的应用:
- 新型高效导热性能和优良耐腐蚀性的复合材料的出现,将进一步提升气气余热回收的效率与可靠性。
7.具体应用案例:
- 在不干胶印刷机烘干工艺中,气气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将烘箱内排气温度从95℃降至25℃,相对湿度从50%降至25%,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气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包括投资回报周期和长期运营成本。
气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可以从投资回报周期和长期运营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投资回报周期
1.一般投资回报周期:
- 根据,气气换热装置的经济效益分析显示,投资回报周期约为1-2年,具体取决于实际工况和设备运行状况。这表明在工业应用中,通过优化设备结构、采用新型材料和提高换热效率,可以显著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 进一步指出,余热回收设备的投资回报周期通常在几个月到几年之间,具体取决于行业和应用场景。例如,在钢铁行业,投资回报周期可能在几个月内收回,而在其他高能耗行业,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2.具体案例:
- 提到,金色漫香苑项目中,安装直接接触式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后,投资回报周期为3.2年(采暖季)。这表明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投资回报周期可能会延长。
- 中提到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其投资成本为865万元,每年可实现收益540.9万元,投资成本可在1.64年内收回。这说明在某些情况下,投资回报周期可以非常短。
长期运营成本
1.运行成本:
- 中提到,燃气热电联产机组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由于用电量增加导致的利润减少、污水处理成本以及为弥补区域供热网络损失而加热水的成本。这些成本需要在长期运营中考虑。
- 指出,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每年可节省标煤9800吨,每吨标煤1000元,每年可节省980万元。这表明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可以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2.维护成本:
- 提到,余热回收设备的投资成本包括采购、安装和运维等费用。虽然具体的维护成本没有详细列出,但可以推测,定期维护和设备更新是长期运营中的重要成本。
3.节能效益:
- 中提到,污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静态投资成本为113万元,每年能够节省的能源费用约为504万元。这表明通过余热回收,可以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 指出,余热回收系统的投资回收期因回收类型而异,余热回收的回收期为1~3年,取决于余热品质和规模。这表明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节能效益和长期运营成本会有所不同。
综合分析
综合我搜索到的资料,气气余热回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显示:
- 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1-2年之间,具体取决于行业、应用场景和设备性能。在某些高能耗行业,如钢铁行业,投资回报周期可能更短。
- 长期运营成本:主要由运行成本、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构成。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和提高换热效率,可以显著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结论
气气余热回收系统在工业应用中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设备性能,可以缩短投资回报周期,并在长期运营中实现显著的节能效益和成本节约。
♯ 面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挑战,目前有哪些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面对低温余热回收的挑战,目前有多种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技术和方法:
1.建龙集团的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 建龙集团与国内一流公司联合攻克了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难题,改变了传统钢铁企业转炉中低温余热无回收的现状。该技术已成熟,行业推广后效益将非常明显。
- 建龙集团还提出了“高温区火种捕集”干式防爆机理,确保生产安全稳定,目前超8000炉零泄爆。此外,行业首创“宽流道锅炉”技术应用,吨钢蒸汽回收达到156公斤,超出行业平均水平55%。
2.京诚科林的余热回收与利用技术:
- 京诚科林自主研发了多项国际首创专利技术,包括“高效长寿型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烟气炉隔爆型中低温余热回收技术”、“球形蒸汽蓄热器”、“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和“烧结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 这些技术成功解决了中低温烟气余热无法长期稳定回收的世界性难题,将钢厂余热、废热资源化,实现高中低温热源合理匹配、梯级回收、综合利用。
3.全流式透平技术:
- 全流式透平系统具有系统简单、技术成熟、热回收性能好、透平尺寸小、微小能量损失低等特点。适用于中小容量的能量、低温回收。例如,使用45℃水做工质,45℃水与100℃热源换热,水温升至110~100℃,透平发电效率高。
- 该技术特别适用于燃气锅炉的烟气余热利用,通过将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降至15℃以下,并持续运行,从而提高天然气的热能利用效率,减少大气污染和节约用水。
4.上海交通大学的吸收式热泵优化策略:
- 上海交通大学提出三种创新策略,包括变效吸收式循环、大温升吸收-压缩热泵耦合热泵等,以优化吸收式热泵的性能和换热网络,实现能源利用和转换的高效提升。
- 这些策略解决了吸收式热泵在低温环境下的运行瓶颈,如温度不稳定、温度品位低、温度滑移和温升小等问题。
5.空气源热泵技术:
- 空气源热泵技术通过将燃气锅炉的烟气降温至适合空气源热泵工作的温度,实现烟气中的热能全回收。该技术可以将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从15±5℃降至12±5℃,实现烟气中的热能全回收。
- 这种技术不仅解决了北方地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冬季低温结霜和效率低的问题,还降低了居民小区生活热水加热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
6.新型低品质余热发电装置:
- 该项目基于罗茨动力机驱动原理,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能源转化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回收,能够安全高效地回收工业生产中的废热。
- 项目还研发了适用于低温余热发电的嵌入式控制系统和控制技术,有效克服了烟气阀门控制等难点,实现对进气流量的准确控制,使发电质量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