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怎么来的?还和二十八星宿有关,更是耕种的开始!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刚好是周六,不少朋友在这一天去剃头了。和上一个剃头故事相关联的,就是不能再正月里面剃头。这样前后两个月份的故事就联系在一起了,不过龙抬头这个日子,其实还是有很丰富的内涵的。
现在我们想到的龙抬头,更多是和剃头联系起来。实际上,它是一个春耕开始的节日。它除了被称为“龙抬头”外,又会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和农耕文化关系非常深厚的节日。
另外一点,“龙抬头”嘛,肯定和龙有关系了。在二十八星宿里面“龙”指的是东方苍龙七宿星象,也就是“龙角星”在每年二月二这一天,在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来,所以叫做“龙抬头”。下图是仰韶文化中的蚌塑龙虎图案:
唐朝时候就有文献记载龙抬头的习俗了,在在《唐书·李泌传》里面,说长安春天里只有三个节日,一个是正月九、正月三十、以及三月的上巳节。上巳节也就是之前文章里提到过的,是三月三,轩辕皇帝诞辰的日子。
因为二月没有节日,所以李泌就上说,正月晦,也就是正月三十这个节日,改为二月朔,合称三令节。
上图来自:pexels(zhang kaiyv)
加上二月是天气变暖,万物生长的时候,皇帝赐宴群臣,民间也要用青色袋子装各种种子,送给亲友。以及祭祀勾芒神(少昊之子),祈求丰收等。
因此可以看到二月二除了我们熟悉的龙抬头这个节日之外,其实更多是一个农事相关的节日活动,如果大家注意看当地新闻的话,这两天会有各地官员视察春耕活动了。
一开始二月二和龙抬头没啥关系,是到了元朝时候,才把二月二叫做“龙抬头”,北方地区,就吃面条,叫做“龙须面”,烙饼叫做“龙鳞”,包饺子叫做“龙牙”。
到了现在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活动就更多了,比如祭社神,也就是土地公的诞辰。还有采龙气、剃龙头、起龙船、舞龙、使耕牛、开笔写字、引龙田、放龙灯等等。
基本上可以看到是和农事,和日常生活相关活动。写到这里,就想起,很多人写穿越古代的历史小说,感觉很空洞,没有生活。那么写写古代节日活动,其实就很有生活气息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