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智能驾驶明星创业公司纵目科技深陷舆论漩涡,“创始人跑路失联”“全员欠薪”“社保断缴”等负面消息在业内传开。2月26日,纵目科技创始人兼CEO唐锐回应媒体称,自己并未失联,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海外融资。
唐锐称自己并未失联,目前正在积极寻求海外融资(资料图)
创始人回应
据中国企业家报道,针对春节后跑路传闻,唐锐澄清,“我确实在和联席CEO商议之后在春节之前离开国内,并且暂未回国。离开至今未回国,出于多重考虑,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希望能够在业务重整期间在海外寻求蚕丛(机器人)新的落地业务机会和资金来推动走出困境,寻找跳出盒子的解法。”
值得关注的是,有报道称,1月26日至27日凌晨,纵目科技8名高管以3.5个月欠薪为由,私自将88万元保供款转至个人账户。唐锐表示,在这里可以澄清的是:
- 具体的发放,包括决定做出,具体涉及人名清单以及金额,我是事后得知。
- 该决策的做出,在那个时间点,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决策高度和决策质量不够(至少我这么认为并且批评这一决策)。
- 该决策的流程中有较多不合规性。
- 让员工比较愤怒的是,该名单上的员工理论上是领取该款项后积极尽职,但是从事后来看,完全没有。
对于员工欠薪补偿问题,唐锐表示,这个有待进一步确定。唐锐还透露,目前由于社保缴纳问题,基本上大部分员工包括管理团队处于离职的状态。然后一些核心的技术骨干和极个别管理团队成员仍然按照离职状态在尽可能帮助业务维持和推动重整解决。
三次折戟IPO
官网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从事于自动驾驶行业,其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国际科创中心,在上海、北京、厦门、深圳、重庆以及美国密歇根Novi市、德国斯图加特设有研发中心,生产制造中心位于厦门、湖州、东阳(在建)。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融资能力上,纵目科技并不算弱。2015年至2023年,纵目科技走完了A轮到E轮的融资,总融资额超22亿元,估值超90亿元。投资方既包括高通创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电装投资等产业资本,也有重庆两江资本、上海科创等地方国资身影,堪称豪华。
但是,钱并不好拿。本质上,所有的融资都要为股东创造更高的超额回报,这笔账才算得过来。由于经营上的种种原因,其曾三次折戟IPO。
转型迟缓,战略失策,是不少产业人士对纵目科技这几年在智驾领域屡屡失掉订单、经营艰难的看法。技术在飞速发展。智驾路线几乎一年一变,从BEV,到占用网格,再到端到端,甚至开始向世界模型快速演化,对于自动驾驶供应商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来源:中国企业家、21世纪经济报道、纵目科技官网
此前报道
开年伊始,智驾领域传出“爆雷”声响,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纵目科技”)深陷经营危机。
“老板唐锐现在已经不在公司,公司暂停运营。”2月11日,一位纵目科技的内部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春节假期前,纵目科技的人事总监、法务总监、财务总监等6名高管在给自己办理完离职手续后便离开公司,并带走了公司U盾。
同日,纵目科技软件开发部员工小明(化名)向记者表示,公司部分高管是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离职的,1月26日晚,在纵目科技开始全员春节放假的当天,部分公司高管还分走了用以“保供”公司项目的大额款项。
2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尝试联系纵目科技方面进行了解核实,有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整个公司已进入暂停状态,无人回应。
上述内部员工认为,纵目科技目前面临诸多严重问题,管理层的失职是导致当前局面的主要原因。“曾经有大量资金进入公司,但现已消失,用途不明,多位高管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连离职并‘消失’使公司后续安排缺失,员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上述员工表示。
图为纵目科技办公楼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高管接连离职
员工过年加班保供
“我是美国国籍,买张机票就能走,但还是要留下来,跟兄弟们一起战斗。”在1月26日的最后一次大会上,纵目科技CEO唐锐曾向员工们表示。彼时,唐锐还向员工们承诺,公司目前很有希望,未来能够补发拖欠工资。然而,据纵目科技市场部员工小张(化名)透露,就在唐锐做出这番表态后不久,他便离开了公司。
官网资料显示,纵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覆盖全面自动驾驶功能的解决方案。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显示,以2022年的销售收入来看,纵目科技在中国内地供应商中的排名较为靠前:在ADAS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1.0%;在自动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4.9%;在APA泊车解决方案市场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5.6%。
2月11日,纵目科技软件开发部员工小明(化名)向记者表示:“唐锐离开后,纵目科技的多位高管在员工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连离职并消失。”小明说,1月26日晚,在纵目科技开始全员春节放假当天,人事总监、法务总监、财务总监等高管在给自己办理完离职手续后,分走了蚕丛机器人春节期间高速保供的大额款项,同时把公司U盾也一并带走了。
员工称工资不发没法回家过年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上述纵目科技员工还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后复工时,部分员工发现已无法办理离职手续,因为其他人事员工没有足够的权限来处理这些事务。最令小明感到愤怒的是,就在公司高管们先后离开的同时,工厂里的员工却在加班。“过年期间很多同事都在高速服务区做售后的技术支持,年夜饭期间负责技术开发的同事还在帮客户现场解决问题。”该员工向记者表示。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早在2024年11月10日,纵目科技就曾召开临时全员会议,宣布发薪日延至当月25日。随后在当月25日,纵目科技再次召开全员大会,公司方面称,由于业务资金调整,对员工整体薪资有短期调整,预计在1~2个月后,营收款入账,会对员工的薪资进行补偿。同时,公司还表示近期将完成一笔新融资。
然而,公司承诺的2024年12月的工资却未能按时发放,这让员工们感到失望。纵目科技市场部员工小张(化名)向记者表示:“2024年10月、11月的工资都有发放,但12月份的工资都没有了,之前公司声称的融资,到最后也没了下文。”
大量员工聚集在公司 图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曾估值约90亿元
三战IPO未果
天眼查信息显示,自2013年成立至今,纵目科技已先后完成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君联资本、高通等,10轮累计融资达22.47亿元。在2022年3月的E轮融资中,纵目科技融资8.67亿元,估值约90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2024年3月28日,纵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但在6个月后未能通过审核。记者留意到,在去年3月冲击港股前,纵目科技也在资本市场进行了多次尝试。2017年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挂牌,但数月后便宣布摘牌;2022年11月,纵目科技转战科创板,但在2023年9月份撤回IPO申请。
除智驾业务外,纵目科技也在多维度布局“蚕丛机器人”业务。2024年1月,唐锐宣布纵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蚕丛机器人”正式问世,并正式推出FlashBot闪电宝。同年12月4日,上海纵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RUI TANG(唐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根据多位纵目科技员工反馈,在今年1月26日召开的全员大会上,唐锐表示,公司一直在与某家宁波上市公司对接业务并购事宜。唐锐提到,公司有意出售智能驾驶泊车业务,但会保留移动充电机器人业务。同时,唐锐还建议有条件的员工自行缴纳保险。随后,在2月4日的员工大会上,唐锐最后一次露面。
唐锐回应高管拿走回款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目前,纵目科技总部已处于停水停电的状态。公司管理层的集体离职,让员工们感到失望和无助。员工们试图联系人事总监,但未得到任何回复。最终,还是通过股东找到董事长唐锐,才安排了离职通道。但当员工们询问如何解决欠薪等问题时,唐锐却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欠薪问题外,有内部员工告诉记者,此前员工购买的股票和股权激励资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额不菲。纵目科技市场部员工小张(化名)向记者表达了对公司现状的看法:“公司最大的问题在于管理层的失职,尤其是董秘和CFO的战略失误,从冲击科创板、港股到现在的爆雷,问题一直存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