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余承东在央视上说“资源有限,没有更多精力满足其他车企的合作需求”,转眼间“尚界”、“塔界”陆续而来。
是上汽和长安得罪不起,还是“精力有限”只是安抚赛力斯、北汽、江淮和奇瑞四家掌门人的一时说辞?
不管怎样,华为在汽车圈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大。
随着上汽集团王晓秋和余承东的合影流出,华为在汽车圈的地位,呈指数级跃升。
作为中国汽车圈里的前“老大”,上汽与华为的合作,不仅是两家企业的历史性时刻,也将是载入中国汽车工业史的重要一笔。
而这一笔,对华为是荣耀,对国有汽车企业并不算光彩。
集体沦陷 十余年努力白费?
上汽和华为合作正式官宣,代表国有汽车集团已全部拥抱华为。
目前北汽、江淮、一汽、长安、广汽、东风以及上汽,与华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华为给车企们提供的服务,涵盖零部件供应、技术解决方案、工厂生产、产品设计、营销服务、渠道销售等。
除了没有自己建整车制造工厂外,华为几乎已经渗透进汽车整车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不造车的华为,确实正在帮助车企们造好车。
一个没有造过车的跨界者,正在教造了几十年车的车企造车。是华为太强大,还是国有车企们不够努力?
其实,在智能驾驶领域,国有车企们与华为的起步,几乎在同一时间点。
公开信息显示,华为在“车联网元年”的2009年,才开始低调试水车载模块开发。2013年推出车载模块 ME909T,才有了第一个像样的车用零部件。
2014年华为成立车联网实验室,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同一年阿里与上汽集团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互联网汽车,轰动一时。2015年华为拿到奥迪、奔驰的通信模块订单,成为车联网供应商。当年3月,阿里与上汽集团成立互联网汽车基金,想把车联网这块蛋糕做大做强。
直到2019年,华为正式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开始在智能车联网、云、座舱、驾驶和电动领域全方位布局。
3年后的上海车展上,赛力斯和北汽旗下的极狐,分别在展台上展出了与华为合作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和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从此,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实力,才开始慢慢被外界关注。
在车联网领域,上汽集团选择与阿里合作,走在了华为的前面。在智能驾驶领域,2020年5月上汽集团正式成立零束软件分公司,打造智能汽车生态,只比华为晚一年。
而长安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布局,则要更早。
“我们长安汽车成功完成了2000KM超级无人驾驶测试活动,成为全球第一家长距离且车速最高无人驾驶的整车企业,迈出了中国汽车品牌在汽车智能化领域举足轻重的一步。我们在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连续8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这是2016年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的公开讲话。
按照其说的时间推测,长安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至少在2008年就已经开始。
很明显,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安汽车走在了华为和上汽集团的前面。
另一家广汽集团,2019年就发布了“ADiGO自动驾驶系统”,据官方当时宣称“拥有全球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技术及L4级自动驾驶示范运行技术;业内第一个智能物联网系统……”
显然,在智能驾驶领域,长安、上汽和广汽布局的时间并没有落后华为。其中,长安汽车深耕该领域至少已经十余年。但从当前的市场表现来看,消费者更愿意为华为的智驾技术买单。
权宜之计还是无可奈何?
华为的吸金力到底有多强?
数据显示,赛力斯2024年净利润约在51.5 亿至 56.5亿之间,而在此的前4年其每年亏损,亏损额度在17亿到38亿之间。
抱上华为的大腿,赛力斯实现了逆天改命。
当下,国有车企们并不像以前的赛力斯一样连年亏损,但新能源汽车不赚钱是不争的事实。车市价格战连年不断,新技术又需巨额资金投入。提升销量改善财务数据,成为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但是,燃油车时代,国有汽车企业因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得不以市场换技术,依赖合资企业生存。
如今,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引领全球。此前,上汽集团前董事长陈虹的“灵魂”论广为人知,背后透露出车企们不想再重蹈燃油车时代的覆辙。
然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技术变革,让车企很难成为全能型选手。比如,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的寡头地位,让广汽集团前董事长曾庆洪公开吐槽“给宁德时代打工”。
如今,华为在汽车圈攻城拔寨,未来车企们会不会变成“给华为打工”?这都是车企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当下,车企们积极拥抱华为,目的或是为销量考虑。毕竟,随着华为合作伙伴的增多,“全民标配华为智驾”的情况下,如果不随大流或有掉队的危险。
此外,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华为是否还有足够的资源满足各家车企的需求?毕竟余承东自己表示“资源有限”。因此,提前拿到一张“船票”是稳妥的策略。
其实,国有车企们在智能驾驶领域也不是一点实力没有。
去年12月,在某投资平台上,上汽集团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零束全栈3.0可支持L3智能驾驶技术量产上车,并预计于2025年正式搭载上市;下一代全栈4.0则更多融合了AI技术,进一步升级车云一体数据底座、操作系统等以实现更高级别L4的智能驾驶。
本月初,在长安汽车智能化发布会上,长安汽车表示,在自主研发上,长安汽车不仅打造天枢智驾,实现全国首个2000公里智能驾驶长距离测试、全国首个L2级IACC智能巡航辅助量产、全球首发量产APA7.0远程无人代客泊车,实现电梯到电梯的无感泊车体验。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已在启源E07首发量产,并且具备L3级自动驾驶量产能力。
今年年初,冯兴亚表示,自动驾驶方面,广汽已具备L2至L4级技术能力,L3级自动驾驶在广州开展试点,L4级Robotaxi在深圳、横琴等地实现商业化运营。
从这些信息来看,上汽、长安和广汽在智能驾驶方面的技术并不弱。与华为合作,只是一时权宜之计还是技不如人?后续仍需观察。
遥想当年,阿里曾做过“做汽车圈安卓”的梦。如今,以智驾切入汽车圈的华为,会不会完成阿里未能完成的梦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