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每天走多少步不伤膝?“最佳步数”出炉!

0
分享至

走路,作为一种简单易行且性价比极高的锻炼方式,成为很多人的首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每天适量增加走路步数不仅能促进健康,还能延长寿命!

然而,有不少人担心:多走路真的不会伤膝盖吗?究竟走多少步,既能有效锻炼身体,又能避免损伤膝关节呢?

01

每天走这个步数,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202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探讨了“每天走路步数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的关联,并发现了最有利于预防膝关节疾病的步行量。

研究显示,每天大约走8000步,对于预防膝关节疾病最为理想。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然而,当步数超过8000步时,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主任医师孙鲁宁也介绍,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 对于平时几乎不运动的人,走路过多很容易导致膝盖受伤和膝盖疼痛。

  • 一些肥胖的人由于体重过重,如果走得太多,关节更容易磨损,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

02

每天走8000步有很多好处

除了要考虑膝关节,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走8000步还有很多好处——

每天走8000步,降低死亡风险获益大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人群的最佳行走步数,降低死亡风险获益最大——

  • 18—60岁最佳步数:8000—10000步;

  • 60岁以上最佳步数:6000—8000步。

每天走8000步,降低高血压效果理想

2021年发表在《临床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快走坚持3个月后,大部分人的血压下降了2—3毫米汞柱左右。对于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效果。

每天走8000步,降低6种慢性病风险

2022年《自然·医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走8000多步,可以降低6种慢性病发生风险,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病、重度抑郁症。

03

什么时间走路

对健康益处最大?

走路锻炼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如果想要拿出固定时间锻炼,更推荐每天下午6点以后锻炼

2024年《肥胖》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一天中最佳运动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以后,此时进行运动最有利于降低血糖。

同时,每天下午6点以后运动对健康益处最大,可以把心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全因死亡风险降到最低。

建议走路锻炼前进行热身,锻炼时需要摆臂。此外,选择适宜的鞋,避免受伤

04

哪种走路方式

不适合老年人?

要特别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健康”走路方式都适合自己。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

  • 走鹅卵石路不适合糖尿病、跟痛症和扁平足患者

有些中老年人喜欢走石子路,散步走一走、饭后踩一踩,认为有益于身体健康。尽管有研究表明,走石子路有助于增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调节功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项运动。

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对于冷、热、压力的感觉不大明显。当走石子路时,如果脚不小心被刮伤,就会造成皮肤破损,从而容易导致脚部感染。

跟痛症患者也不适合走石子路。脚底疼痛多数是由脚底跖腱膜炎造成,而跖腱膜炎常由对足部有额外应力的活动引起。如果这种情况下还坚持走石子路,只会加重病情。

此外,扁平足患者如果在石子路上行走,很容易造成足部组织损伤。

  • 倒着走,弊大于利

很多老年人认为“倒走1步可以超过正走10步”。倒着走或倒着跑的确能刺激到不经常活动的肌肉,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平衡力,但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适合“倒着走”。

倒着走容易摔倒,而摔倒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危险。严重者引起骨折,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损伤。

对于膝关节有炎症患者,如果经常倒着走,有可能会加重膝关节不适。因为在倒着向后迈步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膝关节常常不自主地伸直支撑,对膝关节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如果老年人本身就有膝关节疼痛或炎症,最好不要尝试倒着走。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胡梦莹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十五运会官宣:田径项目4x100米混合接力、4x400米混合接力将重赛

十五运会官宣:田径项目4x100米混合接力、4x400米混合接力将重赛

新快报新闻
2025-11-16 18:19:02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梦首次回应与孙颖莎不和、王楚钦绯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梦首次回应与孙颖莎不和、王楚钦绯闻

鋭娱之乐
2025-10-21 19:02:43
西贝“闭店潮”加速蔓延,贾国龙终究撑不下去了

西贝“闭店潮”加速蔓延,贾国龙终究撑不下去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6 17:46:36
台立法院长韩国瑜出狠招,强势废除“台独党纲”,赖清德如何接招

台立法院长韩国瑜出狠招,强势废除“台独党纲”,赖清德如何接招

健身狂人
2025-11-16 12:53:00
全运会为何不见奖牌榜?原因就藏在“全”字中,两改变引关注

全运会为何不见奖牌榜?原因就藏在“全”字中,两改变引关注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6 12:34:59
第4名收官,辽宁男篮不敌四川 韩德君5分16篮板谢幕 周琦16+13

第4名收官,辽宁男篮不敌四川 韩德君5分16篮板谢幕 周琦16+13

替补席看球
2025-11-12 17:46:07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52:24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新冠病毒3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新冠病毒3大结局已经不可避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医护健康科普
2025-08-31 17:07:58
《唐朝诡事录》各位演员的另一半,没想到春桃的前夫是豫津!

《唐朝诡事录》各位演员的另一半,没想到春桃的前夫是豫津!

卷史
2025-11-15 22:34:11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糖尿病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多次苦劝:少吃西红柿,多吃这6物

健身狂人
2025-11-12 14:10:12
追随蒋介石6年的郝柏村晚年称:蒋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追随蒋介石6年的郝柏村晚年称:蒋最大错误,就是接受雅尔塔协定

我是斌哥哥
2024-04-06 10:46:20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34岁孙杨确认不会退役!1金1银告别十五运 20年坚守5战全运夺13金

风过乡
2025-11-16 19:57:19
为什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以决定征召36周岁至45周岁男性服役?

为什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可以决定征召36周岁至45周岁男性服役?

混沌录
2025-10-20 19:44:05
摊牌了!72岁唐国强终于承认与刘晓庆的真实关系,曾志伟当场傻眼

摊牌了!72岁唐国强终于承认与刘晓庆的真实关系,曾志伟当场傻眼

小欣欣聊体育
2025-11-01 18:42:28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狗主人有五次不死机会,他们还串供了”,来自李胜律师最新爆料

汉史趣闻
2025-11-16 17:22:09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历史求所知
2025-11-16 20:38:0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经济下行,这5大行业赚钱越来越难,这5大行业赚钱越来越容易

经济下行,这5大行业赚钱越来越难,这5大行业赚钱越来越容易

第一桶金学派
2025-11-14 10:36:33
你觉不觉得她,面相变了...

你觉不觉得她,面相变了...

BenSir本色说
2025-11-16 22:07:49
2025-11-17 04:28:49
牙克石融媒 incentive-icons
牙克石融媒
牙克石市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14452文章数 14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数码要闻

华为鸿蒙HarmonyOS 6.0.0.112版本首曝,支持电脑投平板

旅游要闻

历史学者纪连海打卡徐州户部山:在这里可以享受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