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城六区中,朝阳占了"三最":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国际化程度最高。
过去不断爬山的朝阳教育,现如今不仅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校”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更在2024年高考后迎来了崛起和“绽放”。
我们常说,人才是第一资源。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强教先强师”的底层逻辑,更藏着一份硬核的教师数据:朝阳区拥有北京市特级教师285人,正高级教师218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全区专任教师近六成,高层次教育人才总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朝阳教育从一个教育大区向特色教育强区迈进的底气。
今年是落实教育纲要的起步之年。《教育纲要》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如何让教育家精神在每一位老师心中扎根?如何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每一个教育细节?
这是教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
让优秀的校长更出彩,让优秀的老师更优秀——这是培养“教育家型校长”和“专家型教师”的目标要求,也是打造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的关键工作。
当朝阳进入“宜学朝阳、教育强区”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朝阳区中小学校如何在明媚的春天迎来美好的开局?
最近,作风相对低调的朝阳老牌重点校和平街一中(以下简称“和一”) 搞了个大动作!
2025年2月15日,和一迎来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时刻——教育家书院成立仪式暨第十一届教科研节表彰会成功举办。
落实教育强国纲要,践行教育家精神,和一教育家书院应运而生。
和一教育集团成立首个教育家书院,不仅开启了一场关于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对话,也为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提供了三点行动指南。
01
让教育家的理想住进心里
在中国提起教育家,不少人都会想到顾明远。
据了解,和一教育家书院的牌匾由教育家顾明远教授题写。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为“和一教育家书院”揭牌
何为教育家精神?顾老先生阐释了自己的理解:
老师的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老师最大的成就是看到孩子的成长。
那么孩子的成长要靠什么?要靠老师的敬业精神,这种敬业精神也是教育家的精神。
不是每个老师都可以成为教育家,但是人人都可以拥有教育家精神。
践行教育家精神,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徐志辉强调了两个支点:“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徐志辉副主任拿春节期间爆火的梁文锋和饺子举例。
他俩一个是科技界的精英,一个是动画界的骄子。他们的成功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
梦想之光可焚千山万壑;勇气之花于荆棘中傲然绽放;坚持之石可磨砺出绝世锋芒;热爱之光可穿透无尽黑暗。
徐志辉副主任表示,梦想、勇气、坚持和热爱,这四点就是未来人才的基础和基石。希望每个老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思考如何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成长环境,如何为学生的兴趣和热爱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可以说,教育家精神的思想火花,能够引导每一个老师走在教育家的正确道路上。当老师做到敬业、爱生,又何愁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呢?
值得关注的是,和一在65年的发展中凝练成“和合”教育文化。“和合”二字的背后,是学校“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信中成长,让每一位教师在阳光中工作”的教育观,既强调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又倡导和而大同、互融共生,推动全体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六十五年来,和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985、211、“双一流大学”等知名高校,校友在各行各业作出卓越的贡献。
02
下真功夫、真干活儿
教育不能空谈情怀,还要有具体的“行动纲要”。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对此,徐志辉副主任给和一提了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学校不断完善层级式教师发展体系,逐步构建集团教师发展的共同体,形成能胜任、突破学段壁垒、贯通小初高一体化的教师队伍。
第二,希望教师们积极主动投入,深入钻研业务,深入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本领,真正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
第三,希望教师们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回答好新时代的课题,解决好现实中的问题。
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徐志辉发表讲话
具体来看,和一如何建工完成自己的教育大厦?
和一校长杨艳在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讲话中,从最核心、最关键的四方面入手,描绘了和一的教育建模——
从集团化办学入手。
进一步优化学校组织结构,完善集团化办学六大运行机制,制定集团《行动纲要》,构建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提升教育集团治理效能。通过和平街一中集团化办学“行政与学术并行”的组织架构运行,更加充分地发挥多元治理主体作用,既保持集团内行政管理的精炼与弹性,更要突出学术、学科专业在集团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治学地位,为教育资源共享、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组织和环境氛围。
从教师成长入手。
加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构建集团教师发展共同体;提出“双名”工作室的“五个一”预期目标计划,通过“双名”工作室的运行,带动集团内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形成集团化办学的人才规模优势。
从教书育人入手。
加强课程、教材、教师之间的流动和关联,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贯通课程,通过小初高学段贯通,校区融合,校内与校外协同,在集团内更好地落实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连续培养,实现系统善治。
从学生成长入手。
让学生成为建设校园的主人,通过年度学生成长“十事实办”,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内动力,在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欣赏闪闪发光的自己,让每一个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校长杨艳发表讲话
据了解,和平街一中已进入优质教育集团建设和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的快车道。学校逐步发展成为同一法人下一校六址(2个高中校区,3 个初中校区,1 个小学校区)以及成员校四址共十校址集团化办学。
和一以高水平的师资、高绩效的管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高质量的育人享誉社会,并获得了全国人工智能特色学校、北京市课程建设先进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英才计划”北京地区中学基地校、清华大学“国优计划”实践基地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校、北京市学生金鹏科技团、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全国足球教育特色校、全国篮球传统项目特色校、北京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朝阳区初中、高中教育教学优秀校等称号。
03
向身边人“取经”
先把教育家精神扎根心底,再按照科学的方法实实在在地干出点成绩,最后就是向身边的名长名师学习。
比如这次的教育家书院启动仪式,和一就请来了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
石教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奋力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用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深入阐释什么是教育家精神,新时代为什么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鼓励和一全体老师要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按教育规律办教育,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解决真正的教育问题,做好的教育。”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带来新学期第一讲
我们看到,为了帮助老师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才,和一采取了两项行动。
一是成立教育家书院。在集团内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集团化办学的教育治理效能,加强教育家、科学家等社会名家对全体教师的榜样引领,加强名长名师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教育科研团队建设、成果转化、学习交流的“共同发光”,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质量落实。
二是成立首批名长名师工作室。在集团内营造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名师脱颖而出的生态环境,带动集团内小学、初中、高中教师队伍一体化发展,形成集团化办学的人才规模优势,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
首批“名长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值得关注的是,和一掌门人是朝阳区本土培养成长起来的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校长。杨艳校长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几所市区级示范学校管理岗位历练过,入选北京市名校长领航工程、朝阳区“双名工程”教育家型校长培育项目,朝阳区“双名工程”工作室主持人,优秀正职干部,并荣获2023年度“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称号。
“作为学校的校长,我这样要求自己,竭尽全力去做学校发展的先行者,做学生的引路人,做教师的知心人。”杨艳校长说道。
学校书记王松,同样有几所市区级示范学校管理岗位经历,是资深的、优秀正职干部,多次荣获教育管理荣誉。
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都是学校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或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等。
据介绍,和一目前拥有教职员工近600人,人才队伍数量日益增强。其中专技教师535人,正高级、特级教师18人次,博士后、博士教师15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近350人。
这是和一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成效,也是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
杨艳校长表示,“教育要焕发活力,老师先要具备过硬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和持续的学习能力。”
学在和一,和合筑梦。“2025年,和一的老师们将在小初高贯通育人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内,通过一份成长规划、一个课题研究成果、一个小初高贯通课程、一次学术盘点展示、一张育人效果清单,实现老师与学生的‘双向奔赴’。”杨艳校长说道。
编辑 | 京教君
部分素材来源 | 和平街一中
微信又改版啦
为了让「京城教育圈」出现在您的时间线
星标一下★为了更好的我们
欢迎 | 扫码加入
京教圈学习交流群
走之前记得点个“心心”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