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帮帮龙为您提供及时的中基协资讯、私募资讯、金融行业等资讯。针对具体的私募业务诉求,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如《私募公司工商注册》、《私募高管人才猎聘》、《私募管理人登记备案辅导》《私募基金税务筹划》《私募FOF》等私募业务;
欢迎交流【188-177-19217】
/前 言/
2024年,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全年共对外公布161份针对私募机构的纪律处分相关决定书,其中包括2份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送达公告,以及18份纪律处分复核决定书(复核结果均维持原纪律处分),本文针对除复核决定书以外的143份纪律处分按照历史趋势、处罚措施数据、高频违规行为、违规类型与占比、处罚数据等板块分别进行了梳理。如需文件的excel版本,详询元小年。
一、历史趋势
2024年,中基协对外公布了143份纪律处分决定书(含事先告知书),相较于2023年的99份、2022年的54份、2021年的35份以及2020年的16份,这一数字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体现了中基协监管力度的持续加强。
二、处罚措施数据
撤销登记:60次(最严厉的处罚,涉及长期违规或严重失信行为)。
公开谴责:57次(常见于虚假信息、未履行信披义务等)。
警告:出现26次(多用于程序性违规,如未配合检查、内控缺陷)。
暂停备案(按月份统计):
暂停6个月:16次
暂停12个月:13次
暂停3个月: 3次
取消会员资格:常与撤销登记或公开谴责合并使用(共 21次 )。
三、高频违规行为
未配合自律检查:出现21次(直接导致撤销登记的比例高)。
虚假填报信息:包括高管信息、备案信息等(出现21次)。
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14次(常伴随撤销登记或公开谴责)。
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出现15次(如未披露关联交易、重大风险)。
非专业化经营:如兼营借贷、债券销售等冲突业务(出现14次)。
未备案产品:出现12次(处罚多为撤销登记)。
挪用基金财产:出现8次(处罚多为撤销登记)。
四、违规类型与占比
对违规类型进一步分类梳理后,处罚事由主要包括:
五、处罚公布时间和地域特征
时间分布上,2024年1月、6月、9月处罚数量显著增加,可能与监管集中检查周期相关。
地域特征:深圳、上海、北京三地违规机构占比超50%,与经济活跃度和私募基金集中度相关。中西部地区(如贵州、新疆)违规行为多涉及非合格投资者募资,反映区域合规意识差异。
六、纪律处分情况
【特别声明:该公众号聚焦服务于私募圈,包括但不限于:注册落户全国基金小镇,协办私募基金牌照,产品合规设计备案,监管募集资源对接,基金税务筹划,银行券商私募创投等资源群对接,本文仅供参 考阅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