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在日常生活中,其实藏着非常多的早教机会。
比如孩子最爱逛的动物园,除了看个热闹,还能起到陪伴+早教的作用,关键就看咱们怎么引导。
你只需要在出发前,准备一件法宝,就能把动物园之旅从走马观花,变成一堂有趣的早教课。
这件法宝就是一本自制的动物园护照。有了它,孩子参观的时候,就能同时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数学能力和英语能力,是不是超棒的?
动物园护照做起来很简单,可以参考照片里的样子。
在网上找一些动物的卡通图案,放到文档里,然后打印出来,折成小本子的样子就搞定啦。
每个动物旁边留一个盖章的位置,这样参观时,孩子看到一种动物,就可以在护照上盖一个章,会有一种“集点”的感觉。
怎么使用这个护照本呢?小样妈给大家准备了5种玩法
玩法1——小小饲养员,培养专注力
第一种玩法就是前面提到的“集点”。
每种动物旁边都有一个五角星的标志。
孩子在动物园里找到动物后,只需把贴纸贴在星星标志上,或者给星星涂上颜色/盖章,就表示已经收集到这种动物了。
为了让这个过程更有趣,我们可以问孩子,
“想不想当一回小小饲养员?
今天饲养员的工作,就是在动物园里巡视,然后把看到的动物记在护照本上。”
给孩子安排这样一个任务,不仅能让他在参观的过程中更专注,更有参与感,还能激励他走更多路哦(这样你就不用抱他啦)。
玩法2——聊聊小动物,训练观察力
孩子找到动物后,可别看一看,“哇”两声就走了。
可以和孩子聊很多东西,引导他去观察和思考。
比如“斑马是什么颜色的?有几条腿?吃草还是吃肉呀?在天上飞,还是在地上跑? ”
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问他,
“它们住在哪里呀?是炎热的大草原,还是寒冷的南极?
它们是昆虫、鸟类,还是哺乳动物呢?”
和孩子聊一聊这些问题,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观察细节的习惯,还能培养他的思考能力。
记得有一次我问小样,“斑马是什么颜色的?”
3岁不到的他回答我,“是黑黑白白的。”
我又问他,“还有什么动物是黑黑白白的呢?
当时我心里的答案只有一个“熊猫”,没想到他不仅想到了“熊猫”,还想到了“奶牛”,让我很是意外。
所以说,孩子真的不缺少才智,缺的是善于引导他思考的家长。
玩法3——数数有几只动物,练习计数能力
除了在护照上贴贴纸,我们还可以和孩子数一数,每种动物有几只。
大熊猫可能只有2只,斑马却有12只,带着孩子一起数一数。
如果孩子还不会写数字,没关系,可以画小圆圈代替,或是请爸爸妈妈帮忙记录。
除了计数,我们还可以问孩子,
“哪种动物最大?哪种动物最高?”
练习比大小、比高矮,同样是数学里很重要的一环。
玩法4——谁是lion?英语词汇学起来
重视英语启蒙的爸爸妈妈,一定不会错过借着逛动物园的机会,陪孩子学习动物的英语词汇表达
每看到一样动物,爸爸妈妈都可以用英文把动物的名字说一遍。
听得多了,孩子自然就记住了。这可比在家对着绘本学习有趣多了。
玩法5——回家路上聊一聊,提高记忆力
有了前面的找动物、数数和讨论,回家后,我们就可以借助护照本,很容易地和孩子回忆起今天的所见所闻。
“今天看到了哪些动物,是大的还是小的,身上有花纹吗,会不会飞?”
和孩子回忆、讨论的过程,就是帮他锻炼记忆力的最好机会。
要是最近咱们没有带娃去动物园的计划,也没关系。小样妈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可以在家玩的动物分类游戏
准备三个塑料筐。
一个铺上黄色的橡皮泥,代表陆地。一个装入清水(可以加一点蓝色颜料),代表海洋。最后一个什么都不用放,代表天空
把孩子的动物模型找出来,然后请他帮小动物们分类
“哪些是地上跑的,哪些是天上飞的?
除了这种方式,还有没有别的分类方法?”
(按颜色,按腿的数量,按胎生还是卵生)
经常玩这样的分类游戏,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哦。
今天的动物主题早教游戏,大家还喜欢吗?赶紧陪孩子试一试吧。
我是小样妈,复旦硕士,早期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轻松育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