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博 宋筱筱 蒋佳榛
事件描述
2025年2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1月,社融新增7.06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1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0%,M2同比增长7%。
核心观点
2025年1月新增社融同比超预期,信贷、政府债是主要支撑;其中,企业中长贷结束10个月的同比少增、超市场预期;M1启用新口径,但1月M1、M2增速均有回落,或主要系权益市场震荡导致资金回流理财。信用能否扩张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关切,我们认为:1)在货币财政发力,以及化债后企业加杠杆能力修复的带动下,社融增速有望修复;2)社融修复一方面为后续的实物工作量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提供加持;3)于固收市场而言,降息预期下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目录
1、社融同比超预期,信贷、政府债双支撑
2、企业中长贷同比改善、超出预期
3、新口径M1启用,M1、M2增速均有回落
4、货币财政助力信用扩张,1%时代刚刚起步
以下是正文
社融同比超预期,信贷、政府债双支撑
社融同比超预期,信贷、政府债双支撑。1月新增社融7.06万亿,同比多增5833亿,信贷、政府债是主要支撑。 具体来看:
1)1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5.2万亿,同比多增0.4万亿,是本月社融超预期的主要分项。 原因有三: 一是去年12月信贷整体偏弱,开门红驱动下或有部分项目腾挪至今年; 二是1-2月化债进度环比减弱,对信贷的压制减轻; 三是,财政发力拉动配套融资,化债之后企业加杠杆能力有所恢复。
2)1月政府债新增0.7万亿,同比多增0.4万亿,1月国债净融资、新增专项债(项目建设)、化债资金分别发行4531亿、1898亿、1869亿,同比+3765亿、+1330亿、+1869亿。目前政府债发行整体好于去年,预计将对一季度社融产生持续支撑。但值得注意的是,化债本质是置换,政府债增加的同时,信贷、非标、企业债等规模或有下行压力。
3)委托贷款、企业债亦同比+808亿、+134亿,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等非标融资仍有小幅拖累。
企业中长贷同比改善、超出预期
企业中长贷结束10个月的同比少增,相反的是,居民中长贷结束3个月的同比改善。1月当月新增信贷5.13万亿,同比+0.2万亿。
分部门来看,1月居民部门信贷新增0.44万亿,同比-0.54万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分别同比-0.40、-0.13万亿,短贷新增为负、同比为负,均指向居民消费意愿仍较差,而居民中长贷结束3个月的同比改善,或受春节假期错位影响,居民加杠杆仍需政策呵护和房价牵引,后续关注持续性。
1月企业部门信贷新增4.78万亿,同比+0.92万亿,其中企业短贷、中长贷均有改善,同比+2800、+1500亿,一方面受开门红驱动,另一方面化债后或激发部分企业加杠杆动力,同样关注持续性。
新口径M1启用,M1、M2增速均有回落
M1、M2增速均有回落,或主要系权益市场震荡导致资金回流理财。1月M0同比增速回升至17.2%,M1、M2同比增速则回落至0.4%、7.0%。春节期间流动资金需求抬升,M0同比增速季节性抬升。
从存款分项来看,1月居民存款同比+3万亿,企业存款、财政存款、非银存款同比分别-1.3、-0.5、-1.7万亿,虽然财政存款仍在加速释放,但权益市场调整、部分资金从非银存款回流至理财,M2增速回落。
M1已启用新口径,将原来M2里面的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例如:微信钱包、支付宝中的个人资金)纳入M1中,由于旧口径M1中企业活期存款占比在30%左右,现在则降至18%左右,因此旧口径M1能更加直观的衡量企业经营活力,而新口径M1则能更好的衡量强流动性资金的状态,缓解春节前集中发放工资等导致的企业与居民活期存款、M1与M2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但值得注意的是,新M1增速回落至0.4%,指向活期资金更为谨慎。
货币财政助力信用扩张,1%时代刚刚起步
货币财政助力信用扩张,1%时代刚刚起步。1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社融口径的信贷增速均持平至8%、7.2%,政府债同比多增在预期内,信贷同比多增略超预期,未来信贷能否持续、能否由宽货币演绎为宽信用,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关切。 对此,我们认为:
1)首先,在财政发力、信贷开门红,以及化债后企业加杠杆能力逐步修复的带动下,预计2025年社融增速将有望修复至8.2%-8.5%;
2)其次,社融领先于部分经济指标,社融信贷的修复一方面为后续的实物工作量提供支撑,另一方面也为权益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提供加持;
3)再次,政策展望上,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均有加码空间,共同作用于信用扩张。年初至今,政府债整体发行(包含化债)好于去年,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全年政府债净融资将增加2.6万亿;而货币政策上“适度宽松”总基调不变,央行在2024年四季度货政报告中将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从“稳中有降”明确为“下降”,后续仍有降息空间,只是降息时点需要“择机”,综合考虑稳汇率、贸易政策变化、实体经济需求等因素。
4)最后,对于固收而言,宏观大周期短期难以转向,“流动性充裕”意味着央行将熨平资金面大的波动,降息预期下利率仍有下行空间。日本10Y国债利率在1%时代曾持续十余年,国内或刚刚起步。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经济复苏强度较弱,居民、企业信心不足,信贷增长不及预期,社融存量增速走弱。
2、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美国经济韧性较强、通胀具有较强粘性,美联储降息预期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超预期的企业中长贷——1月金融数据点评
对外发布时间:2025-02-15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