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好,我系浪浪。
今天是情人节,不如我们来聊聊婚姻吧。
婚姻是人类想象出来的一种关系。
在现实世界中,评判事物是否真实,有一个最简单的标准,需要通过反复确认来确定存在的,多半不真实。
婚姻就是如此,两个新人想要结为夫妇,需要经过三方面的确认,以此来完成关系范式的转变。
一是社会关系的确认,你们是夫妻,二是法律的确认,你们是夫妻,三是自我的确认,我们是夫妻。
而一旦离开了社会认可的范畴,婚姻就不存在了。
简单来说,婚姻就像是信仰,需要不断地为它注入愿力,不断地证明它的存在。
就比如说信徒与神明,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名信徒,于是有了第一位神明,而信徒的多寡,又成了神明是否存在的证据。
婚姻关系是脆弱的,但又可能比世上的一切更坚固,它取决于日常的点滴灌溉。
有一方不输入,它就会变得脆弱。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想象出来的关系,却是人类唯一可以自主选择家人的机会。
并且它允许试错,鼓励结婚,也应当鼓励离婚。
2024年的结婚人数又跌了,比起2023年下降了20.5%。
而且可预见的,结婚率还会经历长时间的下跌,正说前面所说,结婚是一种伪需求,它是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出现的一种社会制度。
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男性从事农业生产,女性则负责家务和手工业,这种分工使得婚姻成为家庭经济的基础。
并且由于财产私有制的诞生,比如个人拥有土地、房屋等,男性更希望把财产传给自己的亲生子女, 所以需要通过婚姻制度,来确保后代是自己亲生的。
所以你会发现,婚姻的诞生是为了满足两个目的,第一是满足社会生产关系的需要,第二是保证私有财产能传给自己的子女。
那么理论上来讲,假如不需要男女搭配的生产关系,比如自己就能过得很好,或者不需要把财产传承给子女,其实是没必要结婚的。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随着经济的发展,结婚率会连年下跌了。
核心原因就是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婚姻并非是刚需,不是一个必选项。
所以大家在涉及到婚姻问题上,会更加权衡利弊,更加注重主体性。
什么是主体性呢?就是婚姻要满足我的哪一种需求,以此出发。
比如说为了经济共享、风险共摊,典型的例子就是希望通过婚姻来实现阶级跃迁,或者强强结合,减少风险、扩大收益。
或者说是对幸福的追求,咱们一起生活比一个人开心,那就得了。
毕竟一家三口是刻在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的幸福模板,在特殊节日里即便啥都不干,只要一家三口一起吃个饭,也会莫名收获到满足和幸福。
其实欧美也是一样的,影视剧里幸福的模板都是一大家子,过着普通的家庭生活。
而住在3000平城堡里、开着劳斯莱斯幻影的霸道总裁,却时常活在没有家庭温暖的不幸之中,也是很令人唏嘘。
真的,我一点儿不羡慕。
总之,随着经济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传统的婚姻制度会逐渐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尤其是在AI时代到来后,已有的生产关系会完全颠覆,婚姻会变成一种体验式的游戏。
一种区别于赛博家人的体验游戏。
而婚与不婚,都是对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就像有人喜欢复古,有人喜欢新潮。
没有对错,你喜欢的就是好的。
(ps:我的婚姻很美满,性生活很美满,没有闲得蛋疼开始思考起婚姻的意思)
很多骚话只能私下说
欢迎可爱的朋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