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的手机丢了,有人捡到却不还给我怎么办?”这样焦急的求助,道出了市民张某(化名)的无奈。近日,南关法院立案庭受理一起遗失物返还纠纷案,原告张某在超市遗失手机,报警后经警方调取监控发现,手机系被告李某(化名)捡走。联系李某请求归还后,李某却拒不返还。张某遂诉至法院,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返还遗失的手机或者折价赔偿原告1800元整。
收到诉讼材料后,立案庭庭长仲光锐认真梳理案件事实、审查证据材料,发现该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案件标的额较小,如果进入诉讼程序,不仅耗时长,而且直接判决很可能会激化矛盾,导致后续执行难。为了能够尽量一次性解决纠纷、案结事了,把当事人诉累降至最低,法官尝试以调解的方式处理该案。
经征询原告同意后,立刻开展调解。
“码上办”提交证据
为减少原告车马奔波,提高案件办理效率,法官引导原告使用线上政务微信平台“南法马(码)上办”提交证据。在指导下,原告成功将监控录像线上提交给了法院,为后续调解提供了有力的事实依据。
联系被告子女 迂回调解
由于被告李某年事已高,且此前在面对公安时态度强硬,仲法官考虑到直接与被告沟通可能激发抵触情绪,影响调解效果。故决定转变策略,回避被告本人,转而联系到其儿子,尝试沟通。
耐心释法明理
法官向被告儿子释明了法律关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其中的利害关系。同时,与被告儿子逐帧反复观看监控视频,引导对方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经过耐心沟通,被告的儿子终于认识到事情的不妥,主动提出赔偿意向。
共同商议赔偿数额
对于赔偿数额,法官结合当事人提供购买手机的收据和各平台二手手机询价,提出了1100元的调解价格,经过多次反复沟通,最终在三方共同成立的微信群中,被告方自动履行赔偿给付义务,原告也为被告出具了电子收条,同时撤回了起诉。至此,一桩由手机丢失引发的纠纷在短短七日内得到了化解,案结事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案结事了促和谐。对群众来说,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小求助并不“小”,只要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人民法官定会不厌其烦、耐心处置,全力以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今后,南关法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探索和创新调解方法,力争高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
来源:南关法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