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元。
一年处理3万亿元不良资产是什么概念?2025年银行不良资产领域又会呈现怎样一种趋势呢?
金融监管总局:保持平稳
目前,金融监管总局对外公布的2024年商业银行主要指标,还停留在2024年第3季度。
数据显示,2024年1~3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3670亿元、33398亿元、3376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1.56%、1.56%,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再对照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
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23万亿元,同比增加2427亿元,不良贷款率1.5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约3万亿元。
可以看出,2023年至2024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均处于稳定当中。实际上,从2020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就保持每年3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处置水平。同时,基本呈现出“一升一降”的特点——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贷款率下降。
之所以出现“一升一降”,一是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同时,贷款供应增加幅度更大;另一个原因,是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也在加大。
银登中心:交易升温
随着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开放,通过银登中心进行交易的不良资产,正处于快速升温当中。
以挂牌而论,2023全年金融机构在银登中心挂牌的不良资产包为1588.2亿元,而2024年攀升至2861.9亿元,增长约80%。
谁在甩包?
那么,目前哪些金融机构在利用银登中心的交易方式甩包处理不良资产呢?
从数据可知,股份制银行遥遥领先。
其次,是消金公司。
紧随其后,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
有分析认为,股份制银行是银行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力量,也是最容易发生变革的力量。在不良资产交易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一力量正在发生变化,乃至分化。
谁在岁末甩包?
每年岁末是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甩包的高峰。那么,2024年末,谁在银登中心甩包呢?
从总额看,股份制银行第4季度出包347.9亿元,数额最大,但是,其3季度出包金额还要更高,可以说,股份制银行全年都保持了较高的出包水平。
仅以4季度环比增长排位:消金公司152%,城市商业银行122%,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14%,农村中小银行机构77%,均有大幅增长。
谁在拿包?
有甩包的,就有拿包的。
2024年,是谁在银登拿不良资产包呢?
从数据可以看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地方AMC)表现抢眼,全年拿包超过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全国性AMC)1000多亿元。同时,银登也公布了季度拿包十大活跃受让方,可知哪些地方AMC在市场表现积极。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4季度,全国性AMC拿包幅度大涨,可理解为其对银登交易的重视度提升。
2024年4季度银登中心统计公布的十大活跃受让方——
北京市国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滨海正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海南新创建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黑龙江国瑞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富安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江西瑞京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重庆富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昆朋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关注居民收入
近日,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发布了《2025年中国银行业经营展望:银行与保险》,其中对银行不良资产的未来进行了分析。
温彬的核心观点是两个:
一,2025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生成率有望实现稳中下降;
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也将继续加大。
温彬认为——
贷款利率下降有利于减轻借款人财务负担,企业和个人偿债能力或有所提高。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政策推进,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净不良生成率预期,降低市场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隐忧。同时,不良贷款处置力度继续加大。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风险有望得到缓释。
值得重视的,是零售领域的不良率。
“2024年零售类贷款不良率仍在上升,主要由于居民收入预期及还款意愿、能力尚未恢复,以及部分金融机构前期片面追求高收益,客户过度下沉,形成风险。目前零售不良尚未有明显改善迹象,后续关注稳增长政策对居民收入的改善作用。”
与温彬观点类似,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5年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中分析认为——
近年来净息差的压缩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利润。但是,随着加大财政资金对于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及信贷投放能力等会得到提升。此外,系列政策也将缓解房地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住宿、餐饮等普惠小微风险。由于前期疫情影响,相关行业修复进程缓慢,且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居民消费完全恢复尚需时日,由此影响住宿、餐饮营收增长及还贷能力。
另一风险,来自个人贷款不良风险的上升。2024 年三季度末,部分居民收入水平和还款能力有所下降,个人贷款及垫款的不良率指标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增高。
《报告》认为:
“预计2025年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等资产质量情况值得继续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