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数论》(第六版)学习与批判001
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的。尊重前人的成果不等于迷信和盲目的崇拜,必须批判地继承前人的文明理念和文化遗产,我们才能不断的迈进一个新的领域和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本文就是学习《哈代数论》第一章中的1.2“素数”,1.3“算术基本定理的表述”这两节。其中共有5条定理,我们将逐条的阐述和研究。
定理1 除了1以外的每个正整数都是素数的乘积。
首先注意什么是正整数?就是1、2、3…… 这些自然数。
什么是素数?就是2、3、5、7……这些除了能被1和自身整除,而不含有其它因子的数就叫素数。
1是不是素数要看在那个“自然数空间”里,1既可以是素数,也可以是合数。
什么是合数?就是那些有素数乘积的数。比如4=2X2,6=2X3等等这些含有因子的数。
显然定理1从汉语逻辑来讲是错误的。我以前的文章里提出来过这个问题,还有人骂我,讽刺我。用名人是读此书自学成才的来吓唬我。混蛋王八蛋,难道名人不是人吗?名人不是吃粮食一样拉大粪吗?难道名人就是吃黄豆,喝凉水拉金豆子吗?
兔崽子看不懂我的文章就讽刺我,就骂我。
我们说明定理1的汉语描述是错误的,我们看下面的公式。
这个公式就是“正整数(自然数)”的标准型。
其中英文字母小写的n代表“正整数”,
英文小写的p代表“素数”,a是指数,必须>0 。
文章里也表述了n要么是一个素数,否自就是多个素数的乘积。
如果公式的右侧是一个素数,那么就是 n= p^1 =p
这只能说此时正整数等于某一个素数p,并不是表明整体上正整数等于素数,或正整数都可以写成素数的乘积。因为正整数中,有素数和合数。
从整节的内容和公式来看,人家哈代没错,而定理1的汉语表达是错误的。
定理1应该这样表述:除1以外,正整数中的合数都是素数的乘积。
很明显正整数是包含素数的,而 n= p^1 =p时素数不能写成是素数的乘积。
《哈代数论》中的定理1的汉语描述是错误的。起码说明一些所谓的数学家和自称“官科”的人,甚至连这条定理都没有看懂和理解透。这王八蛋们无知无能,就靠笑话别人,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民间讲:“笑话人,不如人!”
定理2 (算数基本定理) n的标准型是唯一的。也就是说,除了因子可以重新排列外,n只能用唯一 一种方式表示成素数的乘积。
哈代数论定义正整数(自然数)是以二维空间(平面1^2)为基础的,这个空间不同于数轴上的一维空间,这里的1绝对是1X1=1^2=1是一个合数,不是素数。但是离开这个定义和体系,如果使用N+1自然数空间,也就是数轴一维空间,出现的第一个1就是素数。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0、1的二进位制,本质上“机器语言”就是1的不断相加和相减,电脑数字线路是没有乘除法的,这才是自然数的本质。自然数既是数字的大小,也是一种顺序的表示。本来自然界没有1、2、3……的数字和十进位制,这些都是人类自己表示的。自然就是无数的单位1,像铁轨一样铺向无尽的远方。
我们可以使用“自然数空间”N+1来研究它,表格如下
这样全部正整数就用Z=N+1 来表示,可以写成Z=(a+1)(b+1)+1。
因为“自然数空间”是无穷多的,所以正整数(自然数)的表示方法也是无限多的,这要看我们在哪个“自然数的体系”中研究自然数。
而合数项方程就是 Nh=a(b+1)+b
我们可以用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来表示。ab是在一个平面上的数对,取整个第一象限,而数轴上就是合数项Nh,剩余的N就是素数项Ns,代入N+1中就可以得到一个素数。
数学是相对的,自然数也是相对的,所以定理2仅仅适合这个“哈代”的乘法二维平面体系,它不适合全部的数学基础的概念。
这里的1不是素数,但是不能说“全部数学体系”中的1都不是素数。
有些人既无知又霸道,就是滥竽充数的嘴炮。
定理3 (欧几里得第一定理)如果p是素数,且p|ab ,那么p|a或者p|b。
这个好理解,不需要讲什么。在表格中我们看到,所有合数的形成都是素数相乘,或素数与合数相乘的结果。其中合数都可以分解成素数相乘。就是正整数n=(a+1)(b+1)+1。
比如 7X11=77 7X12=7X(2X2X3) =84
定理4 (欧几里德 第二定理)素数无限
不用讲了。
定理5 对于任意给定的数N,都存在长度超过N的仅由连续合数组成的片段。
看N+1自然数空间表格,
我们有一个合数项公式 Nh=a(b+1)+b
其中,a、b都是项数 ,取值范围是1、2、3……
合数项的规律也就是正整数的规律,这个合数项方程就满足了定理5的定义。
这里面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p,p+2)孪生素是对的问题。因为正整数可以写出无数的“合数项数列”
N1=1K+0
N2=2K+1
N3=3K+2
N5=5K+4……
Hs=SK+(S-1)…
在N+1中最小合数周期是2,下一个出现的素数是3,所以不可能出现连续的素数,只能出现(p、p+2)的素数空位。
这个“素数空位”概念很关键,它在什么条件下成立我没有研究,但是已经感觉到它的存在了。
在“自然数空间”N+1中的“素数空位”的条件描述,可以拿数学界的大奖!
在合数数列的项数N上,不可能再出现素数。而这些(p、p+2)的素数空位上(不是全部),就会出现无数的素数对。同样道理可以无限地向下推导。
比如,(p,p+2,p+6) 、(p,p+2,p+6)等等。
如何表达出来,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了。让数学高手去做吧。不过你们是爷,使用的时候最好把我这个“孙子”的铺垫给“引用出来”,避免是有剽窃的嫌疑。
TMD这个环境下,无知无能的嘴炮们真不是个玩意!
参考书籍: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