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的法定结婚年龄是20岁,但在古代,13、14岁的女孩就已经穿上嫁衣,成为别人的妻子,甚至早早成为母亲。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几百年前,这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代的男子偏爱娶十三四岁的女孩?难道古代人对感情毫无追求,甚至对女性如此苛刻?
其实,这并非完全出于个人意愿,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古代社会,人的寿命普遍较短,许多人甚至等不到孩子长大成人便已离世。
当时的医疗条件极其落后,无论是大病还是小病,几乎都只能听天由命,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
在这样的环境下,结婚生子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家族传承被视为重中之重。
父母们常常担忧:如果晚几年结婚,可能连抱孙子的机会都没有了。
十三四岁的女孩被认为是最适合结婚的年龄,她们已经具备了成为“母亲”的条件。
早婚并不是为了追求浪漫的爱情,而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女孩需要尽早嫁人,为家族延续香火,而男子也需要尽快娶到一个“合适”的妻子,完成家庭的责任。
再加上当时婴儿的夭折率极高,生五六个孩子才能有一两个活到成年。
每个家庭都在拼命多生孩子,早婚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
在那个没有护肤品、没有美容手段的年代,女性的美貌全靠“天生”,而13、14岁正是女孩青春洋溢的年纪,脸上还带着天然的稚嫩光彩。
相比之下,成年女性因常年劳作,皮肤粗糙,外貌早早衰老。
因此,一个看起来清秀娇嫩的少女,显然更容易被男子及其家庭看中。
更重要的是,健康在古代婚姻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年轻的女孩身体素质更好,生育时出现问题的几率更低。
再加上古代人对养生和医疗的了解有限,丈夫和婆家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年纪小、身体健康的女性,以确保生育的安全。
这使得男子在选择妻子时,不仅仅是在挑选伴侣,更像是在挑选一个“健康的劳动力”和“稳定的生育工具”。
这种“现实逻辑”虽然听起来冷酷无情,但在那个时代却是普遍接受的观念。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纽带。
夫家希望新娘能尽快适应家庭的生活模式,接受长辈的教导,承担起媳妇的责任。
而13、14岁的女孩年纪尚小,心理和性格还未完全定型,进入夫家后更容易按照婆家的意愿去生活。
简单来说,她们更听话。如果年纪再大一些,到了十八九岁,性格逐渐独立,结婚后可能就不那么容易适应夫家的规矩了。
这种“容易管理”的特点,让小年龄的新娘在古代备受青睐。
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定位,从出生起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女孩从小就被视为“别人家的人”,她们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嫁出去,换取彩礼,或者为家族带来某种利益。
这种观念贯穿了整个社会,无论贫富,女孩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
许多家庭甚至在女孩刚刚懂事时,就开始为她们的婚事做打算。
谁家有合适的男孩,谁家的条件好,什么时候可以嫁出去……这些问题在女孩长大前就已经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她们的命运似乎从来不由自己掌控,婚姻成了一场注定的交易。
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女儿不仅不是家里的财富,反而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为了尽快“减轻”这份负担,许多父母会早早将女儿嫁出去,换取彩礼。
这笔钱对于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可能是救命的希望。
于是,女孩的婚姻就这样被物化,她们的青春甚至生命,都成了家庭利益的一部分。
女性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可能,婚姻对她们来说更像是一场终身的“束缚”。
嫁到夫家后,女性的生活并不会变得轻松。
除了生育子嗣,她们还要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务劳动,同时还要面对夫家的责难。
如果没有生下男孩,她们的地位会进一步下降,甚至可能被视为家庭的“累赘”。
在古代,婚姻不仅仅是两家人的事情,它也被看作是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为了促进人口增长,朝廷设立了“官媒”这一机构,来监督婚姻的执行。
在一些时期,官媒还会主动撮合适婚男女,尤其是在战争后人口减少的情况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比官媒,媒婆更像是一个灵活的民间“婚姻经纪人”。
她们对婚姻交易了如指掌,从女孩的容貌到家庭背景,甚至她们的健康状况,媒婆都会仔细打听清楚,然后再根据需求向男方推荐。
在媒婆的眼里,婚姻几乎完全失去了感情的成分,而是变成了一场基于利益的博弈。
对于一些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来说,妻子往往并不是丈夫唯一的伴侣。
纳妾制度让更多女性沦为男性家庭的附属品。
她们既要服从丈夫,也要看正妻的脸色,更没有任何独立性可言。
听起来让人心疼,古代的女性婚姻几乎是一场没有选择的命运。
但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放和平等的时代,女性有了追求梦想的机会,有了选择婚姻的权利。
今天,女性终于有了更多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
婚姻不再是一场交易,而是彼此的选择。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尊重,真正的婚姻,不该是束缚,而是幸福的开始。
靖边法院: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内容及其思考--2012-11-04
环球网 :古代三妻四妾制度真能允许每个人都妻妾成群吗?--2017-08-21
解放日报 :古代鲜有剩男剩女 汉代规定女孩不嫁人罚款600钱--2013-04-12
央广网 :古代婚嫁法:不许有“剩男剩女”唐代寡妇可再嫁--2016-04-0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