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年献词」
满怀心事付旧年。
时间如医,但不是汤药之医,妄言滋补虚亏的元气。时间是外科手术,那些痛处与难言之隐,我们总选择一刀割掉,不得不决绝。年关的手术刀一视同仁。2024年过去了,我们重新上路,寻找生活的方向,那些堆叠心底的记忆,是我们仅有的路标。
我们可以选择遗忘,但不能遗忘选择。我们希望从过往中发掘教益,往希望的枪膛里装填几粒子弹。我们希望认清旧岁的来路,辨认出新年的去路。
2024年是一个选择之年。
社会在选择。美国人选择了川普,韩国人放弃了尹锡悦。巴沙尔仓皇辞旧庙,泽连斯基不唱别离歌。看似宏大的事件,是影响世界大盘的暗涌。我们生活的小船在暗涌之上浮沉。我们需要换个人小视角看家国大问题。
很多人都说美国在撕裂。性别在对立,族群在碰撞。乱哄哄一片失去了秩序。我们甚至用民粹定义美国社会的政治参与。
但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我们只能看到涟漪,就不能预知季节变迁的消息。2024年,J. D. 万斯搭档川普参加大选,这位80后准副总统在2016年,曾将在铁锈区的成长经历,写成了《乡下人的悲歌》。这本书是最好的竞选文宣,关心庞大群体的生活际遇。
我们总是被设定的议题裹挟,吐出一层又一层价值观的蚕丝,将自己牢牢地裹进信息的茧房。抛弃民粹话语陷阱,换成个体视角看问题,美国人关心底层生活叙事,在政策框架上重构个人生活机遇与社会的关系。这理应成为政治学的镜鉴。
在万斯关心乡下人悲歌四年之前,珍妮·拉斯卡斯出版了《看不见的美国》,将俄州的煤矿工人、缅州的农业劳工带入主流媒体的视野。这些社会观念最终成为潮流,正是社会参与活力的表现。我想问,我们有没有悲歌,看不见的群体又在哪里。
许多宏大的命题需用小人物视角解题。马保国不是太极宗师,但在寻找生活机遇的赛道上,在不讲武德的时代丛林里,他是货真价实的解题高手。他跌下了拳台,2024年又站上了舞台。在各个小城的夜店舞台上,他用滑稽的闪电三连鞭,轻巧地接过了时代的变招,化掉如磐的压力,发出生机之苗。
马保国是一个夸张的特例,他诠释了人们当下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活着。退役运动员56学姐同样,她想将过去的操场变成舞台,在社交媒体上逆天改命。他们都在努力改变自己,不断调整和社会的关系,企图找到一个合宜的身位。他们并不是成功的榜样,而是我们的影子。
我们在思想上赶时髦了,急于做人身价值观判断,却忘记了何不食肉糜的典故。21岁的胖猫职业是游戏代练。他在黑夜中丢掉了爱情,从长江大桥上纵身一跃,随滚滚长江逝去。不像马保国饱经风霜,磨练出了玩世的皮壳,他结束游戏代练这局漫长的游戏,其间甘苦比他的爱情更令人感同身受。
我们接受现实的冲击,现实也带给我们教益。我们就像桃花源里的人,来不及颠覆自己的认知。其实,历史从来没有断裂,历史必有来路,也自有去路。我们追忆这一年里的逝者,或多或少能辨认出历史的经纬。
吉米·卡特去世了,46年以前他主导了戴维营协议,叙利亚和埃及渐行渐远,最终决定依傍苏联。阿萨德开启了长达30年的强人之旅。许多年过去了,阿萨德的儿子仓皇辞旧庙,登上一架军用飞机,消失在叙利亚领空,一个时代真正结束。
这就是历史。一个人的一生很短,历史过于曲折漫长,好在卡特等到了终局。大多数人只有从历史中获取新知,才能稍稍跑赢时间,走在历史脚步之前。世事纷纭。历史的定见让我们穿透迷雾。
一年将尽夜,千山独行,不必温情,我们相互提问,彼此询路,就是祝福。两周之前去世的音乐家杨立德,做过一首歌词叫《奉献》,“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朋友。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不停的问,我不停的找,不停的想。”
“不停的问,不停的找,不停的想”,这就是我们的去岁与明年,来路及去路,祝福和共勉。
一起以有趣对抗无趣
合作请联系:cathyqian@youmatiyu.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