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12月7日上午,在亲生父母和姐姐的陪伴下,37岁的李明(化名)回到了阔别30年的老家——内江市资中县归德镇甘露寺社区的一处老房子,家门口的道路、上学的方向,这些记忆中的碎片在脑海里重新组合,思绪万千!
李明原名叶强,1994年在街上走失。自此,李明的父亲叶明奎、母亲袁素伯、姐姐叶龙英便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资中县公安局的帮助下,今年11月1日,时隔30年后,一家人终于团聚。
李明回到老家(受访者供图)
男孩独自上学走失
依稀记得坐火车离开家乡
时间回到1994年12月22日,当时的李明只有6岁半,在镇上念幼儿园。姐姐叶龙英比他大两岁,在读小学一年级。
以往,两人都是一起去上学,步行大概20分钟,中午有时回老家吃,有时去镇上的奶奶家吃。叶龙英还记得,那天早晨,弟弟没等她先走了,而中午,她回了老家,以为弟弟去了奶奶那里。一直到晚上6点,弟弟还没回来,一家人才意识到不对劲。
后来在寻找过程中,家人才打听到,那天中午,李明是被一个大人带着去吃的饭。
叶龙英说,那时的交通工具不发达,唯一的交通就是坐船到归德镇,然后乘坐火车。李明也依稀记得,那年他是坐着火车离开的家乡。
在叶龙英的记忆里,她多次跟着父母出去寻亲。“哪里有消息,爸妈就带着我去哪里,但是都一无所获。”尽管如此,一家人从没有放弃过寻找。
DNA匹配成功
见面时一家人抱头痛哭
多年寻子无果,叶明奎和袁素伯向资中县公安局求助,夫妻俩采集了血液样本。
资中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游杰介绍,经过多次比对,2024年10月30日,叶明奎、袁素伯和李明(其血样于2022年11月25日被外地公安局采集)的DNA匹配成功,夫妻俩就是李明的生物学父母。
原来,当年走失后的李明被带到了河南省。李明告诉记者,尽管以前对自己的身世有过怀疑,但是直到资中县公安局的民警找到他,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父母另有其人。
而另一边,叶明奎和袁素伯得知找到儿子后,都十分激动。叶龙英第一时间买了去河南的机票,11月1日她带着父母一起赶到河南与弟弟团圆。见面时,一家人抱头痛哭,场面十分感人。几天后,三人才返回四川。
12月5日,李明回到家乡资中。12月6日,一家人手持一面写有“公安义举,找回至亲,家庭重圆,感恩至深”字样的锦旗,送到资中县公安局,表达对民警的感激之情。
一家人返回老家合影
房前屋后的景物还原儿时记忆
12月7日上午10点过,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叶明奎夫妇带着女儿女婿、儿子一家5口驱车从资中城区回到了归德镇甘露寺社区的老家。一路上,叶龙英一边用视频记录,一边给弟弟介绍家乡的变化。
一家四口在老家门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下车后,一家人撑着伞,沿着小路往家的方向走去,李明主动走在最前方。“虽然农村变化很大,但是我还记得家的大概方位。”李明说。在一堆碎瓦片的路口,他停下了脚步,母亲告诉他,小时候他就在这里“玩钻子”(用一种木匠工具“钻子”扎东西),不小心把脚扎伤了。母亲一说,他便记起了这件往事。
老房早已没人居住,门口堆满了柴火和树叶,屋内空空如也。进门后,李明望着门框思索,袁素伯在一旁给他讲述老房的历史,周边的变化,担心儿子听不懂四川话,她特意用着不太熟悉的普通话。
他们还燃放了一长串鞭炮,庆祝李明回家,一家人在老房下合影留念。
离开老房,叶龙英带着弟弟到后山走了走,在一片柑橘树下,叶龙英指着一个树桩说:“这是一棵枇杷树,以前你爬树不小心摔下来,把手摔伤了。”
随后,一家人还去了渡河的码头,带着李明重走上学的道路,一边走一边回忆往事。
“姐姐他们说的很多事,我都还记得。”李明感慨万千,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一切的事物都让他感到很亲切,他打算在四川多待几天,再返回河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