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本来正考虑是否要孩子,父母一催,立马就决定暂时不要了。为什么呢?
因为本来决定要不要孩子的收益与代价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上,但是父母的催促增加了做这件事的代价,当代价超过收益,这件事自然就被搁置了。
父母催促产生的代价就是:我们不希望让对方觉得其对我们的选择具有命令或掌控权。因此我们需要做与其催促相反的事情来达到这一目的,哪怕自己明明想做但出于这样的原因也会暂时搁置。
那么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不希望父母有这样的掌控感?换而言之,不想让他们“称心如意”呢?
我想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或许是曾经自己的决定没有被支持如今的报复,或许是自己的局限性导致不够理解父母的想法,或许是缺乏充分的相互沟通等等。总之,没有办法单一说是某一方的原因造成的。
像抽烟、喝酒、网吧、酒吧、纹身、变性、早恋等等,许多与父母唱反调的事情,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因为父母反对我们才去做的呢?又有多少是出自其本身的正反馈呢?
比较遗憾的情况其实是自己本来想做却最后因为父母的催促选择不做然后未来后悔。当然这也是一个人认识世界的过程,由自己的局限性造成的,通过这样的理由也可以脱离情绪。
只不过若是能不仅仅感知到当下的情绪,还能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思考这件事当下和未来的利与弊,再选择自己的做法。哪怕依然是选择“不让父母称心如意”的做法,但是这样至少在面对代价时,我们更能心平气和地接受,因为我们已经充分做好准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