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新闻与传播学院举办了2024级学习指导日暨院领导接待日。这次活动旨在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为新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会议上,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老师、副院长洪杰文老师、新闻系副主任林婕老师、广播电视学系副主任欧阳敏老师、传播学系副主任王朝阳老师、广告学系副主任廖秉宜老师以及本科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老师出席会议,为学生代表们解答围绕学习、生活及未来规划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建议,营造了温暖、务实的交流氛围。以下是本次交流会中的具体内容。
1、学生若遇到问题想要向老师请教,可以通过哪些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沟通,包括在线上通过课程群进行交流,或通过邮件与老师约定时间进行面对面的探讨。此外,学院的每位老师都有固定的办公室,学生可以直接前往,礼貌地敲门请教。
2、对于部分课程专业相关性不高的问题,学院怎么看?
一些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虽看似与新闻传播专业关联不大,但其培养的工科思维和逻辑能力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产生深远影响。这类课程虽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却能为学生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方式。
3、如果对未来的专业方向感到迷茫,应该如何调整心态?
对于专业方向的迷茫,学生可以多参与学院组织的学术讲座、实践活动等,借此拓展视野、培养兴趣。同时,与专业导师或学长学姐交流也是有效的途径。通过逐步探索,学生可以在实际行动中明确自己的目标,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4、学院的转专业政策是怎样的?是否有建议?
学生可以自由申请转出,只需通过目标学院的考核即可。学院建议,在申请转专业之前,学生应充分了解目标专业的特点,可以与目标学院的师生多沟通,深入了解课程安排和就业前景。同时,选择专业时需遵从内心,慎重决定,避免盲目跟风。
5、学生可以提前了解所有年级的课程安排吗?
学生可以通过教务系统查询所有年级的课程信息。但是,低年级学生并不建议提前修读高年级的专业课程,应该根据自身学习进度循序渐进,以免因知识储备不足而影响学习效果。
6、关于跨专业考研,学院有何建议?
学院鼓励跨专业考研,并认为这种选择虽然难度较大,但能够带来专业思维的融合和拓展,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会大有裨益。学院中许多教师自身也有跨专业背景,他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考和激励。
7、下课时间较短对部分学生不太方便,是否可以延长?
延长下课时间将影响整体的课程安排,目前的上课安排已经是经过反复研讨和实践确定的。
8、学院是否考虑引入导师制?
目前已经在大一实施了班导制,学生可以向班导咨询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所有任课老师和教职工都是开放的,非常欢迎大家积极交流,后续学院也会开始试点导师制。
9、学生如果不想参加校园活动,学院的态度是什么?
所有校园活动均以自愿为原则,旨在营造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同学们可根据兴趣选择参与,通过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社交能力。
10、如果不想考研或保研,大学生活应该如何规划?
同学们不要被传统路径束缚,而应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多样化资源,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校内外的竞赛活动,或关注职业规划课程。大学是充满机会的平台,只要用心规划和实践,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轨迹中取得成功。
大学是人生中探索与成长的新起点,对大一学生而言,这更是迈向独立与自我发现的重要阶段。本次师生交流会充分展现了学院对学生诉求的关注与回应,为新生们解答疑惑、指引方向。相信在学院的支持下,同学们将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图片 | 学习部 徐语帆
文字 | 学习部 汪康桥
运营 | 珞新传媒 袁艺菲
审核 | 胡静文 珞新传媒 刘艺博 王庹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