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们还能不能再等来一部《大明王朝1566》

0
分享至

前几天,爱奇艺官宣,《太平年》在横店正式开机,一个感觉这些年很少出现的表述被再度提及: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

近年来历史正剧的数量较少,此前聚焦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的题材更是罕见。

《太平年》以“纳土归宋”为故事背景,讲述五代十国时期,钱弘俶、赵匡胤、郭荣三位有志青年经历家国动乱、秩序崩溃、生灵涂炭后,逐渐认识到只有国家一统才能摆脱战火国殇的故事。

白宇饰演钱弘俶,朱亚文饰演赵匡胤。导演是成功执导了《三体》的杨磊,其他幕后主创团队成员大多也来自《三体》原班人马。目标,是要打造“一部雅俗共赏的新时代历史大剧”。

这两年,沉寂已久的历史大剧,似乎渐有复苏之势。

《太平年》之外,备受关注的茅奖长篇《张居正》,或将于2025年以历史正剧《风禾尽起张居正》之名上线;《觉醒年代》的导演张永新,也可能在明年推出王阳明的历史传记《阳明传》;《大唐赋》《大汉赋》连续两年登上爱奇艺的片单,其中《大唐赋》据说2023年大纲和前十集剧本就已经完成,将聚焦少年李世民成长为一代明君的故事;而张颂文主演的《清明上河图密码》、雷佳音主演的《长安的荔枝》,虽是传奇剧,也颇有历史正剧的卖相……

这些剧集还未“上桌”,能否重续曾经的辉煌言之尚早。然而,我们不妨先探讨一下,昔日曾称霸中国荧幕的历史正剧,为何近十几年来,几乎沦为无人问津的冷门剧种?

豆瓣第一国产剧,当属经过近三十万人打分之后,得分高达9.8的《大明王朝1566》。它是中国历史正剧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

豆瓣国产剧评分体系下,《大明王朝1566》居首

在它之前,观众分外迷恋以王侯将相为代表的宏大叙事。诸如1994年《三国演义》、1999年《雍正王朝》、2001年《康熙王朝》、2004年《成吉思汗》、2005年《汉武大帝》、2006年《贞观之治》和《朱元璋》等。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清大帝,几乎垄断了历史剧的主角。电视工作者偏爱将史书中的帝王,搬演到摄像机前,用一系列文治武功、旧弊新政、内部党争、天下大案等,给他们镀上一层人性的、理想的光辉,以此说明权力斗争之险,清明治世之难,以见一代雄主之风姿。

而荧幕前的观众,之所以沉醉于这类帝王家谱、贤君明臣的故事,或许是因为,这让他们有一种参与了数代雄主为万世开太平的伟业之感。在阔步前进的时代,彼时的观众,也颇有一种“大国心态”。这样的叙事与观众的愿望是同频的。

但听过激昂壮阔的交响曲的观众,后来更迷恋的却是《清平乐》《上阳赋》《梦华录》这类清扬小调。

昔日胡玫导演的《雍正王朝》,写的是九龙夺嫡、“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等朝堂大事。

而过了十多年,同样是雍正,他已经成了甄嬛、华妃、皇后等后宫权谋与爱情游戏中的一环。

王朝兴衰、历史更迭、王侯将相等一系列宏大名词,逐渐沦为了遥远的星辰,而我们开始关注脚下的大地。

星辰何其遥远,何必给我慰藉;反观大地上的婚丧嫁娶、家长里短、油盐酱醋、悲欢离合,似乎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情共鸣,更能够关照你我之心绪处境。

这种变化是时代和观众共同完成的,造就了严肃性的倒退和娱乐性的进击。

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商业电影等全面崛起,电视领域也不例外。比如三国题材,可以从司马懿视角出发拍《大军师司马懿》系列剧,可以从魏蜀谍战角度出发上演《风起陇西》,还可以从汉献帝出发拍摄汉末权谋《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甚至亦可走古装偶像剧套路演绎《武神赵子龙》。

历史正剧的严肃性,本就高处不胜寒。而娱乐性的全面侵袭,更是稀释了“历史”,也磨损了“正剧”。

就像《大明王朝1566》开篇讲钦天监官员痛陈国弊,被杖毙;围绕国库亏空,嘉靖及各大重臣开财务会议,制定“改稻为桑”的国策。15年后的《山河月明》,同样是明朝题材,开篇讲的是朱棣逃学,徐妙云责父,朱元璋指婚,朱棣怒道:我是不会娶她的。

前者讲严党、清流派、宦官集团三股势力的角逐,历史本身即是主角;后者不过是拿历史做幌子,输出一套道德伦理观相当廉价的家庭剧。

陈宝国,饰《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山河月明》里的朱元璋

这种娱乐至上的创作潮流,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观众,乃至于发展至今,出现了微短剧这种特供产品,完全剥夺了观众的“耐受力”:十秒钟之内,必须出现一个反转、打脸、相爱等高刺激性情节。这在历史正剧中是不可想象的。

1997年,胡玫筹拍《雍正王朝》时,请来同学张黎担任艺术指导,深度参与剧本修改及后期制作。此后,张黎便对历史剧产生兴趣,并在数年后执导《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等高口碑佳作,一举奠定自己“历史正剧第一人”的美誉。

导演张黎 图据视觉中国

2010年前后,与他同期的导演们,李少红因《新红楼梦》的挫败,开始迎向年轻人,监制由言情小说改编的《花开半夏》;赵宝刚因导《奋斗》尝到了与年轻人为伍的甜头,继续开发《我的青春谁做主》。

张黎在坚持了几年后,也决定跟“这个世界的年轻人谈谈”,有了2018年同杨洋合作的网文改编剧《武动乾坤》,但该剧豆瓣评分低至4.4分。

从9.8分堕落成4.4分,从《大明王朝1566》转向《武动乾坤》,历史正剧第一人也败下阵来,更遑论其他创作者。

2018年,张黎曾有一叹:“现在的观众对那个历史是真是假,没兴趣了。”他认为《大明王朝1566》是将30岁以下的观众排除在外的;而今时今日看剧的观众,自然是以年轻人为主。历史正剧的式微,仿佛是一个必然。

资深演员李诚儒曾多次批评《甄嬛传》“胡编乱造”“害人不浅”,他指责允礼多次留宿宫中,甚至与甄嬛泛舟湖上,严重违反史实。而他自己也曾投资、筹拍、导演过一部讲述恭亲王奕䜣一生的清宫戏《红墙绿瓦》。他编剧十年,查阅大量史料,道具严谨到每份奏折、诏书都是原样影印,1:1还原,背景及剧情严格遵循“清宫规矩”,可是,这样考证考据相当严格,极尽还原历史的正剧却卖不出去。

电视台说,“您这戏太正了。”

李诚儒多次批评《甄嬛传》

正,竟然成了一种“错”。李诚儒赔惨了,此后他导演了几部悬疑、犯罪、喜剧剧集,再未触碰历史正剧。

如张黎、李诚儒般转向,是迫不得已,也是时势使然。

比如《雍正王朝》能在1999年售出天价2600万元。那个年代,不计成本、时间、代价与回报地制作精品电视剧,是可以期待得到相应的回报的。

《雍正王朝》剧照

而这二十余年来,随着制播分离、上星落地、网剧兴起、IP混战、付费会员,这些概念的涌现,背后是电视剧市场越来越市场化、娱乐化、年轻化。市场逐利,娱乐求热,年轻慕新,成本、时间、代价、回报,也不得不纳入制作的考量范畴。

《大明王朝1566》中海瑞的饰演者黄志忠曾感慨道:“现在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个团队去做这样一部戏了,不管从钱上,还是从感情上,还是勇气上、胆识上,那种创作环境,回不去了。”

黄志忠饰海瑞

环境、市场、行业、创作者、观众,统统都“回不去了”。好比1994年版《三国演义》,5年筹拍,群演最高达40万人次,光是道具制作便有7万余件;到了2010年版《三国》,总投资低于“老三国”,筹备两年,拍摄9月,选角和内容则见仁见智,但比起“老三国”,肯定是差之远矣;而到今天,倘若重拍三国,可能都找不齐档期、演技、形象、气质等合适的演员。

历史正剧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判断一部剧是否为历史正剧,其着眼点可能不在于“历史”,而是“正剧”。

《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曾直言,《大明王朝1566》的故事基本上全是假的,比如电视剧一开始就让高拱把海瑞引荐出来,这根本不可能;高拱和徐阶的关系也并非电视所演,严嵩“除了贪污之外,没做其他坏事”。

剧里太多人物和历史事件,皆为编剧刘和平的虚构。他喜欢“改”历史。当初,编写《雍正王朝》时,他让八、九、十爷比历史上多活了九年;《大明王朝1566》里的重要事件“改稻为桑”,完全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上没有。

但这个改编是合理的。

在当年明月看来,“改稻为桑”体现了编剧的企图,反对特殊利益集团,反映了古代长期以来重商和重农的对抗,它“应该说是一部正剧”;刘和平的说法是,他的“虚构”,是因为史学研究、历史考证和文学艺术,终究不同,“在历史这块我主要想表达的是历史精神,我的终极追求是美学价值。”

作家、编剧刘和平 图据视觉中国

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的范畴里,美学价值的突破,比历史事实的呈现,可能更为重要。

所以,历史正剧想要突围,在剧作层面不必拘泥于史书,当然这不等于说,可以犯最基本的历史常识性错误,比如《康熙王朝》里的孝庄太后竟能自称“我孝庄”就过于离谱了。

不局限于既定史实和史观,仅为其一;当时代和观众厌倦帝王家谱的叙事时,创作者也可以另辟蹊径,避开大道走小路,比如《显微镜下的大明》,从一个县城的丝绢案入手,揭开明朝吏治、赋税制度及整个历史生态的一角。

从庙堂之高,挪向偏远县城;从将相王侯,转向市井众人;以正剧手法,呈现历史中的百姓的贪嗔痴怨、悲欢离合,何尝不是一条历史正剧与当下时代共振同频的思路?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正剧的底色,多是悲凉的,更近于悲剧,而绝非闹剧。

像《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都是以天灾开场,就天灾展开一系列各站立场、各怀鬼胎、各抱意图的“救灾”行动;结果适得其反,一场天灾,生出人祸。人祸,或来自官僚体系,或来自制度弊端,或来自险恶人心,不一而同。但它们都在探讨历史里的“人祸”。因为天灾不可避免,“人祸”却不该重复。

也许这是历史正剧不同于偶像剧、言情剧、类型剧等各类通俗题材的价值所在。

纵然,历史正剧不复昔日的黄金时代,但《大明王朝1566》还是豆瓣国产剧第一,人们还在反复欣赏1994年版《三国演义》、胡玫版《雍正王朝》、张黎早期导演的剧集,就说明历史正剧不会消亡,它只是在等待。

文/李瑞峰 编辑 苏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波兰总统签署决议 同意北约部队驻扎该国领土

波兰总统签署决议 同意北约部队驻扎该国领土

财联社
2025-09-15 02:59:25
大S遗产落锤:具俊晔背2.3亿债,汪小菲孩子坐拥百亿存款

大S遗产落锤:具俊晔背2.3亿债,汪小菲孩子坐拥百亿存款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9-14 10:54:27
难以相信!她已经61岁了,看起来竟然像三四十岁的样子!

难以相信!她已经61岁了,看起来竟然像三四十岁的样子!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8-29 05:54:09
李国旭:上半场换下马莱莱,是因他的身体情况达不到比赛要求

李国旭:上半场换下马莱莱,是因他的身体情况达不到比赛要求

懂球帝
2025-09-14 23:46:11
张颂文和厚唇女的恩怨纠葛瓜

张颂文和厚唇女的恩怨纠葛瓜

热闹吃瓜大姐
2025-09-14 19:51:32
靴子落地! 孙永红被查,半年内黄岛区连续两任书记被查

靴子落地! 孙永红被查,半年内黄岛区连续两任书记被查

元芳有看法
2025-09-14 11:59:12
2-1逆转前世界第一,梁伟铿/王昶夺赛季首冠,破国羽12年无冠魔咒

2-1逆转前世界第一,梁伟铿/王昶夺赛季首冠,破国羽12年无冠魔咒

钉钉陌上花开
2025-09-14 16:24:25
小米要塌房?车评圈一大V称卖掉自己的小米Yu7,雷军怕是压力来了

小米要塌房?车评圈一大V称卖掉自己的小米Yu7,雷军怕是压力来了

火山诗话
2025-09-12 06:41:53
52岁女保姆自述:伺候一位退休教师,每月三万五,我却打算辞职

52岁女保姆自述:伺候一位退休教师,每月三万五,我却打算辞职

磊子讲史
2025-07-04 15:03:23
3000亿芯片巨头轰然倒下!中国芯的“遮羞布”,如今彻底被揭开

3000亿芯片巨头轰然倒下!中国芯的“遮羞布”,如今彻底被揭开

壹知眠羊
2025-09-10 21:24:15
“捏蛋姐”肠子都悔青了!说在她住的小区里的男人看到她时都下意识的停下脚步夹紧双腿

“捏蛋姐”肠子都悔青了!说在她住的小区里的男人看到她时都下意识的停下脚步夹紧双腿

张晓磊
2025-09-05 07:57:32
柯克葬礼时间已定,特朗普承诺出席 枪手曾对朋友开玩笑:是我的“替身”干的

柯克葬礼时间已定,特朗普承诺出席 枪手曾对朋友开玩笑:是我的“替身”干的

红星新闻
2025-09-14 18:59:14
77比65大胜12分!广东男篮拒绝三连败:小徐杰狂轰38分7板5助!

77比65大胜12分!广东男篮拒绝三连败:小徐杰狂轰38分7板5助!

篮球快餐车
2025-09-15 02:34:51
2:4完败!无缘澳门冠军赛决赛,陈幸同赛后居然如此评价王曼昱!

2:4完败!无缘澳门冠军赛决赛,陈幸同赛后居然如此评价王曼昱!

田先生篮球
2025-09-14 14:45:07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九三阅兵一周后,我们躲过了一场世界大战

罗列思维
2025-09-10 18:44:59
北青:国足主帅报名踊跃,多位欧洲教练有意,克瑞斯参与指导

北青:国足主帅报名踊跃,多位欧洲教练有意,克瑞斯参与指导

懂球帝
2025-09-14 22:31:52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荷兰开炮,意大利开炮,俄军正式与北约交手!爱国者导弹全程哑火

影孖看世界
2025-09-12 16:36:55
不受影响,王辰9月11日被免工程院副院长,第二天就参加医学年会

不受影响,王辰9月11日被免工程院副院长,第二天就参加医学年会

东东趣谈
2025-09-13 11:39:14
向太爆知名女星被骗婚!假豪门老公身家就一辆车,婚礼酒席还逃单

向太爆知名女星被骗婚!假豪门老公身家就一辆车,婚礼酒席还逃单

君笙的拂兮
2025-09-13 16:13:31
60岁老太住院子女无人问津,她出院后子女却来蹭饭,她掏出银行卡

60岁老太住院子女无人问津,她出院后子女却来蹭饭,她掏出银行卡

白云故事
2025-09-09 09:35:03
2025-09-15 05:12:49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89099文章数 13349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花泽香菜官宣离婚 结束与老公5年婚姻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头条要闻

罗永浩向贾国龙重新开战:我看你智力有问题 不可救药

体育要闻

利物浦1-0绝杀十人伯恩利 萨拉赫95分钟点射

财经要闻

西贝贾国龙,“错”得离谱

科技要闻

L3级车型要来了!辅助驾驶迎重大利好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手机
健康
教育
亲子
时尚

手机要闻

手机周报份额再次出炉:小米逆袭上位,iPhone蓄势待发!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教育要闻

南京29初中班级数量持续减少,为何不再“超级”?

亲子要闻

孩子上课坐不住、成绩差,警惕多动症

听说现在年轻人的家都“歪七扭八”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