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统一战线的责任和使命所在,也是衡量统战工作有无成效和成效大小的实践标准。近年来,娄底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议政建言,提出的意见建议涵盖了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农机出口产业链、中药材产业发展、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娄底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5万亩,新增蓄水容量1000万立方米,实现‘小水源、微田园’的目标。”这一切始于民盟娄底市委会提出的《打造农田水利绿色链,连通乡村振兴致富路》资政建言。建议提出后,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等3部门联合下发通知,明确继续实施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3年),完成骨干山塘清淤3600口,推动了娄底市小微水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有效增强了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是娄底农业经营的主要形式,民建娄底市委会围绕娄底农村实际情况开展持续调研,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建议。这一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书记邹文辉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超群多次深入村(社区)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举办全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流动现场观摩会,这些措施大大推动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万企兴万村”活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兴村”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市已有413家民营企业开展“兴村”项目459个,对口帮扶360个村。
农工党娄底市委会的《做大做强农机出口产业链》建议,则推动了娄底市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围绕这一建议,娄底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将相关农机智能制造基地和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市商务局建立农业机械进出口企业联系表,实行“一对一”企业联系制度,并先后在娄底经开区、新化、冷水江、涟源等省级以上园区建立4个外综服务中心,不断推进跨境电商建设,充分利用外经贸发展资金支持农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机企业加强与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吉峰农机等大企业的对接,促成与娄底规模企业的并购重组,提高娄底农机整体竞争力。
九三学社娄底市委会提出的《抢抓战略机遇,大力发展我市多花黄精产业》建议,也得到了市发改委的高度重视。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加强对黄精种植、优良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加工生产、质量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娄底市的多花黄精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药农的种植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娄底市充分吸纳无党派代表人士邱晓提出的《加快高端工程机械产品和产业链的延伸,打造娄底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建议。市发改委编制多项发展规划,市工信局制定支持娄底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娄底市打造中部地区一流的新材料产业高地和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名城”提供了有力支持。
娄底实施“党委出题、党派调研、政府采纳、部门落实”的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模式,近3年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报送意见建议600余份,民主监督报告36份,撰写调研报告150余份,多篇建言得到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和采纳。(通讯员 付嘉名 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丽艳)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