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宣统二年虽有试铸大清银币(水龙大清银币),却因为未合朝廷心意,仅仅少量铸造发行便被废止,因此对此前清朝长时间的混乱币制问题并未进行有效解决。到了宣统三年,清政府为了能进一步改变货币问题带来的混乱局面,决定进行货币改革,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重新设计了多种“宣统三年”国币样币。也就是著名的“大清宣三壹圆系列”。
“大清宣三壹圆系列”分为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四个大版。而曲须龙最后成为流通品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宣三龙洋”,其余四个品种亦成为大清龙洋中的名誉品种。
圈内大家从时间和风格推断,认为前二者雕模者为宣三立龙一角设计者余子贞,后二者当为大名鼎鼎的L.Giorgi。也有人说只有长须龙符合国人雕刻美感。珍惜度的话,长须龙<反龙<大尾龙<短须龙。而从工艺上来看,长须龙应当为这四枚样币的第一款,因为他的铸造不足之处最多,有的模裂,有的弱打,应当是第一个试验品,而反龙据传应为第四枚,从模具传承关系上看,无论是龙面还是字面,长须龙、反龙几无关联,但是由于大尾龙和短须龙无价无市,所以大家常把长须跟反龙配对收藏。而长须龙则是最具人气的一版,价格也是居高不下。另外曲须龙也有样币存世。下面我为大家一一介绍:
——长须龙——
长须龙和大部分中央厂样币一样,也是SP镜面底板。而根据不同花枝的凸凹又可将版别分为阳叶版和阴叶版,阳叶版可分粗花瓣和细花瓣版,其中阴叶版较少,颇像反龙。
这几年长须龙的假币也层出不穷,圈内机制币收藏大家田潮先生就总结了高仿长须龙的基本特征:
——反龙——
“反龙版”大清银币样币枚银币蟠龙沿边缘自左向右腾云而起,环绕一圈,双目如火如炬,霸气威武,龙身呈“乙”字形,自龙头向右再左旋,龙尾朝右似隐没在云饰中,呈现出一幅“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动感画面,因龙尾的方向与后面发行的各版别的龙尾方向相反,而得名“反龙”。所见基本为阴叶,阳叶极少。
——大尾龙——
大尾龙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尾巴很大。尾巴上的龙须,一共有12根。最左一根短且低于祥云,中间十根穿出祥云,最右一根浮在祥云上面。存世罕见。
——短须龙——
查找半天只有这么一张带水印的网图,仅供参考
“短须龙”正面大致与“长须龙”相同;背面差异较为明显,最突出的是龙头上端更大而龙须较短。短须龙尽管珍稀,但却是四款样币中最粗糙和难看的,但因为其存世量稀少。在2004年北京拍卖会一枚短须龙就以118.8万人民币成交。“短须龙”是四款宣统三年试制样币中存世最少者,极为罕见。据耿爱德表示,1949年他离开上海前仅知此款存世五枚,公开市场近二十年仅仅出现一次。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
——曲须龙——
曲须龙是“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经送样核定发行的流通者。此币除背面龙形不同之外,正面与上述的四款试制币差异明显之处在于“大清银币”四字的笔画稍细,外圈花瓣与枝叶的位置较高,顶端花苞距离满文较近。另外有签字L.Giorgi版样币和无签字样币。
普通宣三曲须龙银元大致分为深版和浅版两种,细分可划分为以下几个版别:1、浅版宣三;2、浅版宣三带点版3、满文连珠浅版直齿4、深版无暗记(过渡版);5、深版右密齿版;6、深版左宽齿版;7、满文连珠左宽齿版;8、深版配浅版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