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盖娅自然教育”
图、文/ 山竹
开栏语
2024年3月20日是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的十周岁生日!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走过的“拾年”,是秉承自然之友“真心实意,身体力行”的理念,用教育的方式培力“绿色公民”的十年。
希望借此专栏:
光阴重拾,讲述那些陪伴学员们成长的故事;
众人拾柴,展现一起同行伙伴们的星星之火;
拾级而上,阐明面对行业的未来我们的思考。
绿色生活营结束后大概半个月,我请橘子给我介绍一下那里的生活,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她的第一次单飞营。她兴高采烈地描述了很多细节,最后说:“绿色生活营是一个自由的生活营。”
很意外她会选择“自由”这个词,因为在很多人(包括我)眼里,沃思花园的规矩极多,大到从哪里行走、在哪里活动,小到如何洗碗、每一遍怎么操作,更有甚者,连如何上厕所、大便小便如何分别处理都有要求。
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了7天,橘子竟然觉得“自由”?当时,橘子给出了一个理由:“在这里,很多人都尊重别人的意见;别人说话的时候,大家都会认真听。”
多么平凡的理由!但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我却羞红了脸。因为哪怕只是“别人说话的时候认真听”这样一句从小就知道、长大过程中听过无数遍、也无数次用它来要求别人的、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自己做得也并不那么好。尤其是面对女儿,母亲的身份、老师的经验、长辈的权威,任何一样都会在不经意间跳出来干扰我的倾听。
很显然,在绿色生活营里,大家做到了。我想,这个过程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练习,引导员也一定给过很多次的提醒。最终,大家渐渐学会了这一点。即使有些人还没能做到,或者还不能每次都做到,但起码,TA知道了应该这样做,TA看到过真的有人在这样做,TA被这样认真倾听过,TA真切地感受过“被尊重”是什么滋味,将来,如果她愿意,她也可以给予别人同样的尊重。
而这,正是我(一个母亲、一个在职的自然教育从业者、一个挑剔的用户)会为孩子选择盖娅、选择绿色生活营的重要原因:我想让我的孩子去学习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想让她去结识一群心中有热爱、眼里有他人、温暖且真实行动着的大人。更重要的,我想让她自己去听、去看、去学习、去实践,我想用这一切让她知道,“道理并不只是随口说出的话,更是一次次真实的选择,一个个具体的行动。”我想让她去感受:什么是自由!
从绿色生活营回来后,橘子发生了很多改变。最明显的是学会了做饭。八月里,我已经吃过三顿了。
第一道是黄瓜鸡蛋饼。家里没有黄瓜的时候,她就改做胡萝卜饼。反正方法是一样的。
第二道是西红柿鸡蛋面。今年暑假的生活小实践,她就做了这个来提交。
还有一些变化不那么明显。比如她还是一样负责洗碗,但,以前每次都需要我反复提醒才肯去,还会经常因为觉得自己做了“额外的事情”而抱怨、要求奖赏。现在,她变得更主动了,更心甘情愿了。因为“在绿色生活营里,大家也都是自己洗碗。”“做饭真的很辛苦,妈妈承担了做饭的工作,我就来洗碗呀!”
外出旅行时,她依然会自己整理行李箱,但现在,她把装备清单放在了行李箱的夹层里,出发前她会照着单子来装箱,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把用不上的删掉,没写到的补充上。离开酒店回家时,也是这样,照着单子,一件一件地核对、登记,确保自己没有东西落下。
下楼玩雨之前,她不仅会给自己换上雨靴,还会换上雨衣雨裤,细心地把裤脚塞进靴筒里,确保自己的衣服不会被弄湿。
所有这些细微的变化,我把它分成了几类:
第一类,从被要求、被提醒到主动选择;
第二类,从不会到会;
第三类,从做到做得更好。
这些细微的事情里,正蕴含着“自由”! 在我看来,自由意味着,我对“我的事”和“跟我有关的事”拥有决策权。这些事,我可以选择做或不做、在什么时候做、如何去做。
对于绿色生活营,橘子印象很深的是孩子们自发组织的茶会。她甚至现在就已经准备好了明年要带哪几包茶去,她想要自己开一次茶会。因为“老师不管,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做主。”
在家里,橘子的很多事也都是自己做主的。穿什么衣服去上学,零花钱怎么花,早餐吃不吃、吃多少……很多事情,我们只是约定一个最低的底限,其他就由她来自己决定了。
比如用电子产品,我们约定了每天最多看15分钟,但什么时候看,看什么都由她来决定。即使有时候,我很想让她先写完作业再去看,我也不能干涉她的决定。因为我们约定过这15分钟如何用是她的自由。
当然,自由不是无边界、无限制的自由。对于家长来说,给孩子自由并不代表不能管教孩子。
15分钟时间到,我会提醒她。提醒无效,我也会直接动手来关掉。甚至,如果当天她看电视的时长超过了30分钟,那么,第二天的15分钟就会被取消。
因为,自由也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不管愿不愿意)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自然结果。
我不会用其他的事情来惩罚她(比如罚站、禁止外出),而是从这件事本身或和这件事直接相关的事情里来找。比如,上一周的零花钱没及时记账,我可以延迟发放当周的零花钱,直到她的帐目补全,但却不能干涉她用钱来买什么,因为那已经超出“自然结果”的范畴了。
自由意味着,我有能力做想做的事。想吃黄瓜鸡蛋饼,就可以自己烙一张;想吃西红柿鸡蛋面,就可以自己煮一锅。在绿色生活营里的学习,帮橘子开启了饮食自由的门。
自由也意味着,我有能力为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负责。
暑期作业里那碗西红柿鸡蛋面,从洗菜、切菜,到开火煮熟,再到饭后洗碗、清理水池、台面、扫地、拖地,橘子独立完成了全过程。
我在旁边记录、提醒,却没有动手代劳。既然是她要做饭,因为做饭而弄脏的厨房,当然应该由她来清理啦!
当然,这些能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单是洗碗这件事,橘子已经练习了1年半。最开始,她只会把碗过遍水,洗洁精打了,却擦不全。碗底、碗边经常残留着很多油污,所有她洗过的碗,我都要自己再洗一遍。耗时、用水比我自己洗碗更多。但我知道,这是必经的过程。所以,必须忍耐,必须等待。
后来,橘子学会了如何反抓着碗来洗碗底、如何两手协作、碗动布不动的转圈洗碗边。再后来,她逐渐知道了“洗碗并不只是洗碗”,还包括了做饭用的锅、铲、勺,以及洗完碗需要把水槽里的厨余倒进厨余垃圾桶,再把水池清洗干净,擦掉溅到洗碗池外边的水。现在,橘子还需要擦整个台面,顺便清扫地面。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母亲,作为橘子的第一任老师,我有教导、协助的责任。去教导孩子如何做事,陪伴他们练习,并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协助,这是每一个父母的责任。给孩子自由,并不等同于我们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
下一步,我准备跟她一起练习晚餐后清理厨余垃圾桶。等她10岁的时候,可以开始学习厨房的物品分类整理和摆放。12岁,也许就可以开始学习擦灶台了。
从4岁第一次练习帮忙把收好的厨余垃圾拎到楼下,“洗碗”(其实是整理厨房)这件事橘子已经练习了4年,按14岁能够熟练掌握全部技能来计算,这是一个长达十年的计划。
十年, 猛一看,时间好像很长,但跟“让孩子拥有选择自己的人生、做自己的自由”这个需要用一生来学习的功课相比,它也只是占用了我们两个生命的八分之一。
我愿意花十年的时间去陪伴橘子学习“洗碗”,不是为了把她培养成为一个家政女工、清洁高手,而是希望她在练习洗碗的过程中懂得:自由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持续不断地练习、迭代、提升。每个人拥有的能力,也会极大地影响自己所拥有的自由。相较于当时当刻的绚烂,自由的实现更需要一场漫长的陪伴!
现在,夏令营结束快三个月了,当初那些令人欣喜的变化渐渐融入日常,不再显得特别。以往那些兴师动众的铭记也演变成了不经意间的想起。但我知道,橘子对绿色生活营的记忆并没有淡忘,相反,那些经历已经变成了她的一部分。她随时可以从身体这座宝山里,去挑选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就是自由。它意味着,我们既要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也要不断丰富身体这座宝库——看到更多可能性的存在,并通过持续不断的练习让自己拥有更多选择的能力。毕竟,人生不是单一轨道,而是一片原野。
希望我的女儿可以在这片原野上,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小世界。
盖娅拾年专栏
(此专栏文章列表,随发布持续更新)
下期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