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眉县猕猴桃林下套种羊肚菌高产栽培技术吗?
邓亚利等
陕西眉县南依秦岭、北跨渭河,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海拔442~3767m,年均温12.9℃,年均降水量609.5mm,年均日照时数2015.2h,无霜期218d。近年来,眉县积极探索“专家教授+合作社+农户”模式,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县合作,由西农教授提供技术,合作社统一提供菌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产品,引导农户在淼猴桃林下套种羊肚菌,实现“树上采果,树下采菇”的高效栽培(图1)。果农生产积极性高,推广面积逐年增大,亩均羊肚菌产量250kg,亩产值2万元,去除菌种、棚膜、遮阳网等生产资料投入1万元,亩增收1万元。现将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图 1 猕猴桃林下套种羊肚菌
1品种选择
选择菇形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眉县主要栽培的是六妹羊肚菌系列。购买菌种务必选择有资质、服务细心周到的单位。
2土壤整理
2.1田块选择羊肚菌适宜在靠近水源、地势平坦、通风良好、交通便利的独猴桃园种植,要求土壤肥沃、疏松透气,pH值6~8之间。中性或微碱性土壤有助于羊肚菌生长,最好选择夜间能回潮的沙壤土果园。
2.2土壤处理10月份猕猴桃采收后,彻底清除猕猴桃行间杂草、石块、树根等杂物,用菊酯类药剂喷施土壤,杀灭害虫。
2.3菌床处理播种前15d,在猕猴桃树行间距主干100~120cm处整理菌床。按100kg/亩的用量在地面撒生石灰,用微耕机或人工方式翻耕土壤,耕深15~20cm,然后将土壤整平。
3播种
3.1播种时间在白天平均气温持续两周稳定在10~15℃时播种,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去年眉县是11月下旬开始种植羊肚菌的。
3.2播前准备
1)铺设滴灌带、灌水。播种前2~3d,在菌床上铺设滴灌带,整个菌床浇透水,保证后期菌种萌发生长时水分供给充足。
2)播前菌种准备。播种前,将购买的菌种脱袋,轻轻揉碎菌料,放在塑料大盆等容器中拌匀。注意不要大力揉搓,以免对菌种造成损伤。亩播种量200kg(1kg/袋的菌种200袋)。
3.3播种
可选用条播或者撒播的方法播种。①条播。沿菌床行向开挖8cm深的小沟5~7条,每条沟间距15~20cm。将揉碎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小沟内用钉和覆土,覆土厚度2cm左右。②撒播。把菌床土壤整理平整松散后,将揉碎的菌种均匀撒在菌床上然后覆土盖面,覆土厚度2cm左右。
播种完成后,根据菌床宽度铺设宽1~1.5m的黑色聚乙烯地膜保墙,覆膜前每30cm打孔2行,膜上覆盖遮阳网。
4添加营养袋
播种后10~15d,待菌床上长出菌霜后,添加外援营养袋,促使菌丝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袋间距50~60cm为宜,每亩均匀放置营养袋2000袋在放置营养袋前,在营养袋的一面划两道长丝10cm的刀口,刀口朝下紧贴菌床平行摆放。放置营养袋时要提前揭开覆盖的地膜和遮阳网,完成后及时盖好地膜和遮阳网。
5 越冬管理
在羊肚菌越冬管理中一般不用补水,如果菌床过干,及时喷水加湿即可。羊肚菌菌丝生长期适宜温度12~18℃,如果温度过高,可在午后及时通风,避免高温闷蒸。发现菌床上气生菌丝增多且直立,说明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超标,可适当通风。
6搭建小拱棚
在催菇前1周(2月底至3月初),用竹竿或玻璃纤维棒搭建高1~1.5m的小拱棚,覆盖白色塑料薄膜。棚上加盖遮光率90号的遮阳网,棚四周用土或木楔固定,以防棚上覆盖物被大风吹走。
7重水催菇
根据营养袋转换程度催菇,一般是从放置营养袋后45~60d开始。当气温稳定在6~10℃时,揭开遮阳网、棚膜和地膜,给菌床喷1次透水或漫灌1次透水,然后盖上棚膜和遮阳网。催菇浇水后当天减少通风量,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后期保持通风,空气湿度以80号~85号为宜,以促进原基形成。
8 出菇管理
催菇后,棚内温度保持在6~16℃,相对湿度保持在80%~90%,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8%~22%。
催菇后3~5d需要通风换气,选择棚内外温度基本一致、风力较小时,通顶风。
待原基形成后,每天根据棚内温度情况通风,一般在早晨6:00-8:00打开风口10~20cm,通风换气0.5~1h,保持棚内气温6~18℃、相对湿度75%~85%,10d左右形成幼菇。
羊肚菌高度超过5cm时,加大通风量,可24h开放顶风口。务必持续关注天气状况及棚内温湿度温度过高要及时通风,同时用喷雾器喷水,以避免灼伤羊肚菌。
9 病虫防治
羊肚菌的虫害有蜗牛、蜻翰等,会对羊肚菌的菌种、菌丝体、子囊果造成危害。可采取大棚四周撒生石灰、棚内悬挂黄板等方法来防治。
羊肚菌的病害主要有软腐病、红体病等细菌性病害,蛛网病、枯萎病等真菌性病害。
软腐病主要是菌种和营养袋灭菌不彻底导致的,在菌种生产环节要严格消毒,出菇期加强通风。
红体病主要是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导致的,出菇期高温、高湿环境容易诱发病害,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0℃以下,空气湿度保持在65%~80%;避免连作,可深翻、撒生石灰处理土壤;选择抗病性强的羊肚菌品种。
10适时采收
1)采收标准。当羊肚菌菌盖长达4~6cm,菌柄长度达到4~6cm,总长达到7~12cm,菌盖颜色从黄色变为深灰色或浅黑色,菇帽菌褶全部展开时,即可采收。
2)采收原则。遵循“先大后小,先密后疏,及时采收”的原则,受病虫危害的病菇要尽早采收;采收后及时清除菌床上残留的菇根、死菇等。
3)采收方法。采用刀割法,用手轻拿菌帽,用小刀从菌柄底部切下,并切掉菇柄上的泥土等,轻放于干净容器中。采摘时保持手部干净,以免泥土等粘在菇体上,影响商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